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低危組復發(fā)兒童臨床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6 07:06
本文關鍵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低危組復發(fā)兒童臨床相關性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兒童 低危組 復發(fā)
【摘要】:目的:總結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近年來收治的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低危組患兒化療資料,探討影響低危組兒童復發(fā)的相關因素。方法:采用回顧性研究,選取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期間于我院血液兒科就診,歸為B細胞型ALL低危組患兒,采用以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為主導的多中心(SHAQ)協(xié)作組研究方案即SCMC-ALL-2005方案治療,分為誘導緩解治療、鞏固治療、庇護所預防、再誘導治療、期間維持治療、再鞏固治療及維持治療。隨訪至2011年9月30日,剔除其中失訪及放棄治療者,其余進入統(tǒng)計分析。本研究共納入B細胞型ALL低危組患兒45例,其中復發(fā)患兒6例,男3例、女3例,組成復發(fā)組。從剩余39例未復發(fā)患兒中選出性別相同、體表面積相似的6例患兒組成對照組,收集、整理臨床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檢驗樣本均數之間的差別。全部數據經SPSS17.0軟件處理。結果:1.治療前復發(fā)組與對照組臨床資料比較:發(fā)病時的一般情況,融合基因及染色體,無明顯差異(P均0.05)。2.治療情況方面:(1)庇護所預防期:復發(fā)組治療天數明顯延長(P=0.047);(2)感染次數:鞏固治療期復發(fā)組明顯增多(P=0.049),但抗感染治療天數,前三期無明顯差異(P均0.05)。3.腰穿次數及血制品輸注:腰椎穿刺數,輸注紅細胞及血小板數,兩組無明顯差異(P均0.05)。4.化療藥物的使用:前三期化療強度比較,阿糖胞苷、6-巰基嘌呤、甲氨蝶呤的化療強度,復發(fā)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1、復發(fā)組庇護所預防期治療時間明顯延長與對照組,提示庇護所預防期治療時間延長可導致白血病復發(fā)。2、復發(fā)組鞏固治療期感染次數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感染次數增多可誘發(fā)白血病復發(fā)。3、治療前三期阿糖胞苷、6-巰基嘌呤、甲氨蝶呤的化療強度不足是導致復發(fā)的根源。4、臨床一般資料及腰穿次數及血制品輸注量白血病復發(fā)無明顯影響。5、故采取個體化化療方案及適當的護理,減少感染,按計劃完成化療,對減少復發(fā)具有重要作用。6、本研究資料太少,需進一步擴大樣品量。
【關鍵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兒童 低危組 復發(fā)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3.71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6
- 第一章 對象及方法6-9
- 1.1 研究對象6
- 1.2 方法6-8
- 1.2.1 治療6-8
- 1.2.2 研究方法8
- 1.3 統(tǒng)計學處理8-9
- 第二章 結果9-15
- 2.1 發(fā)病時一般情況9-10
- 2.2 融合基因10
- 2.3 染色體10
- 2.4 治療情況10-15
- 2.4.1 復發(fā)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前三期治療天數比較10-11
- 2.4.2 復發(fā)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前三期感染情況比較11-12
- 2.4.3 復發(fā)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前三期腰穿及血制品比較12-13
- 2.4.4 復發(fā)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前三期化療強度比較13-15
- 第三章 討論15-17
- 結論17-18
- 參考文獻18-19
- 綜述19-26
- 綜述參考文獻24-26
- 致謝26-2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徐慧娟;姜健;仲任;李學榮;盧愿;湯靜燕;蔣慧;袁曉軍;王寧玲;孫立榮;;SCMC-ALL-2005方案治療兒童B細胞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療效觀察[J];臨床兒科雜志;2014年11期
2 潘慈;顧龍君;薛惠良;陳靜;董璐;周敏;羅長櫻;王耀平;湯靜燕;;兒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誘導化療修正方案的近期臨床評估[J];中華兒科雜志;2007年05期
,本文編號:9221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9221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