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過敏性紫癜急性期血漿MPO、MDA、SOD及T-A0C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7-09-23 12:35
本文關鍵詞:兒童過敏性紫癜急性期血漿MPO、MDA、SOD及T-A0C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過敏性紫癜 髓過氧化物酶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總抗氧化能力
【摘要】:目的過敏性紫癜((Henoch-Sehonlein purpura,HSP)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一種系統(tǒng)性小血管炎,目前其確切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已有研究表明,氧化應激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川崎病等風濕免疫性疾病及腎小球疾病發(fā)病及病理損傷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氧化應激在兒童過敏性紫癜發(fā)病及病理損傷過程中的作用國內外關注較少。為進一步研究本病發(fā)病機制,我們探討了兒童過敏性紫癜(HSP)急性期血漿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總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bility,TAOC)水平變化與患兒不同臨床表現(xiàn)類型及腎臟損傷的關系,為過敏性紫癜疾病活動期的抗氧化治療及重要臟器損傷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1.研究對象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初發(fā)HSP患兒80例,按臨床表現(xiàn)分為3組:普通型HSP組40例,腹型HSP組20例:典型皮膚紫癜+消化道出血,紫癜性腎炎(HSPN)組20例。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齡3~14歲,平均(9.08±2.45)歲。正常對照組為于我院健康體檢的兒童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齡3~14歲,平均(8.06±2.69)歲。2.觀測指標及檢測方法氧化應激指標檢測:采用化學比色法檢測血漿MPO、T-AOC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法)檢測血漿MDA水平,采用羥胺法檢測血漿SOD水平。全部受試兒童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2ml,即刻置edta抗凝管中混勻,于2000轉/分,離心半徑14cm,離心15分鐘,分離血漿置-80℃冰箱保存待測。24h尿蛋白排泄量測定:紫癜性腎炎組患兒疾病活動期全自動生化儀免疫比濁法測定24h尿蛋白排泄量。3.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疾病活動期hsp各組及健康對照組血漿各項檢測指標水平符合正態(tài)分布者,多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兩變量間相關性檢驗采用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1.各組血漿mpo,mda,sod及t-aoc水平變化hsp患兒急性期各組血漿mpo、mda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血漿sod、t-aoc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hspn組患兒血漿mpo,mda水平明顯高于普通型hsp組、腹型hsp組及正常對照組(p0.05),血漿sod,t-aoc明顯低于普通型hsp組、腹型hsp組及正常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型hsp組患兒血漿mda水平高于普通型hsp組及正常對照組(p0.05)。普通型hsp患兒急性期血漿mpo,mda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血漿sod,t-aoc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2.hspn組血漿mpo,mda水平與24小時尿蛋白排泄量相關性hspn組血漿mpo水平與24小時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關(r=0.695,p0.05);血漿mda水平與24小時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關(r=0.559,p0.05)。結論兒童過敏性紫癜急性期存在過度氧化和抗氧化能力降低的失衡狀態(tài),氧化應激強度與患兒腎臟損傷程度、蛋白尿程度有相關性。氧化應激改變可能參與了過敏性紫癜患兒的病情發(fā)展和腎臟等重要臟器的病理損傷過程。
【關鍵詞】:過敏性紫癜 髓過氧化物酶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總抗氧化能力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25.9
【目錄】:
- 英文縮略詞5-6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7
- 研究對象及方法17-23
- 結果23-25
- 討論25-29
- 結論29
- 展望29-30
- 參考文獻30-34
- 附錄34-35
- 致謝35-36
- 綜述36-47
- 參考文獻44-4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周崧;易靜;;信號配體誘導的活性氧生成[J];細胞生物學雜志;2006年05期
2 廖永強;夏洪嬌;彭可君;劉劍榮;;氧化還原態(tài)改變和淋巴細胞凋亡與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3年12期
,本文編號:9053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9053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