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瀉火方治療女童特發(fā)性中樞性性早熟(陰虛火旺證)的臨床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4-03-31 01:09
目的:觀察滋陰瀉火方治療女童特發(fā)性中樞性性早熟陰虛火旺證的臨床療效,初步探討滋陰瀉火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選取64例西醫(yī)診斷為特發(fā)性中樞性性早熟,中醫(yī)診斷為性早熟,辨證為陰虛火旺證,僅限女童,年齡4-8歲,對照分為2組,試驗組32例,對照組32例。試驗組口服滋陰瀉火方(4-5歲80ml po tid;6-8歲100ml po tid)。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治療:肌肉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劑量90ug/(kg·4周),最大量3.75mg。治療3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療效評價采用兩組各項觀察指標及中醫(yī)主癥積分、次癥積分治療前后的比較,運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結果分析,最終評價滋陰瀉火方的臨床療效。結果:本試驗納入64例符合標準的研究對象,試驗組32例,對照組32例,研究過程中試驗組脫落2例,最終試驗組30例,對照組32例。(1)疾病療效比較:試驗組總有效率63%,對照組總有效率88%,兩組總有效率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中醫(yī)證候比較:在改善主要癥狀方面,兩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改善次要癥狀方面,兩組比較,P<0.05...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
前言
第一部分 性早熟的研究概況
1.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
1.1 流行病學的研究概況
1.2 存在的危害
1.3 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1.4 診斷
1.5 治療
2.祖國醫(yī)學對性早熟的認識
2.1 相關文獻記載
2.2 病位
2.3 病因病機
2.4 治療
2.5 中藥實驗研究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與討論
1.研究對象
1.1 一般資料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1.5 病例脫落標準
1.6 終止標準
2.研究方法
2.1 分組方法
2.2 治療方法
2.3 觀察項目和指標
2.4 療效判定
2.5 安全性評價
2.6 技術路線圖(見附表1)
2.7 統(tǒng)計學方法
2.8 分析與結果
3討論
3.1 立題依據(jù)
3.2 方義分析
3.3 研究結果分析
第三部分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綜述:小兒性早熟的中醫(yī)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附件1:技術路線圖
附件2:女童特發(fā)性中樞性性早熟臨床觀察表
附件3:觀察指標量化標準
附件4: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專著及科研成果
臨床試驗知情同意書
本文編號:3943215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
前言
第一部分 性早熟的研究概況
1.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
1.1 流行病學的研究概況
1.2 存在的危害
1.3 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1.4 診斷
1.5 治療
2.祖國醫(yī)學對性早熟的認識
2.1 相關文獻記載
2.2 病位
2.3 病因病機
2.4 治療
2.5 中藥實驗研究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與討論
1.研究對象
1.1 一般資料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1.5 病例脫落標準
1.6 終止標準
2.研究方法
2.1 分組方法
2.2 治療方法
2.3 觀察項目和指標
2.4 療效判定
2.5 安全性評價
2.6 技術路線圖(見附表1)
2.7 統(tǒng)計學方法
2.8 分析與結果
3討論
3.1 立題依據(jù)
3.2 方義分析
3.3 研究結果分析
第三部分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綜述:小兒性早熟的中醫(yī)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附件1:技術路線圖
附件2:女童特發(fā)性中樞性性早熟臨床觀察表
附件3:觀察指標量化標準
附件4: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專著及科研成果
臨床試驗知情同意書
本文編號:39432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39432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