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兒維生素D水平及其受體Fok I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5-26 22:56
目的研究血清25-羥基維生素D3[25-(OH)D3]水平及維生素D受體(VDR)Fok I基因多態(tài)性與兒童川崎病(KD)的關系。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兒童醫(yī)學中心心腎免疫兒科收治的川崎病患兒136例,作為病例組。根據(jù)有無冠狀動脈損害,分為冠脈損害組(56例)及無冠脈損害組(80例)。根據(jù)對丙種球蛋白治療的反應,分為丙球反應組(108例)和丙球無反應組(28例)。選擇同期于我院查體的76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留取研究對象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應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25-(OH)D3水平,采用Sanger測序技術檢測VDR Fok I基因位點多態(tài)性。結果1.KD組血清25-(OH)D3水平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8.90,P<0.05);冠脈損傷組血清25-(OH)D3水平與無冠脈損傷組比較未見顯著性差異(t=0.13,P>0.05);不同冠狀動脈損傷程度之間血清25-(OH)D3水...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川崎病的診斷標準
1.3 冠狀動脈損傷的診斷標準
1.4 血清25-羥基維生素D分級標準
1.5 血液標本的采集與保存
1.6 主要試劑及儀器
1.7 實驗方法及步驟
1.8 基因多態(tài)性位點檢測圖
1.9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方法
結果
2.1 一般資料
2.2 臨床表現(xiàn)及輔助檢查
2.3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檢測
2.4 不同組別血清25-羥基維生素D3的水平比較
2.5 不同組別VD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不同組別中的分析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綜述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823421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川崎病的診斷標準
1.3 冠狀動脈損傷的診斷標準
1.4 血清25-羥基維生素D分級標準
1.5 血液標本的采集與保存
1.6 主要試劑及儀器
1.7 實驗方法及步驟
1.8 基因多態(tài)性位點檢測圖
1.9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方法
結果
2.1 一般資料
2.2 臨床表現(xiàn)及輔助檢查
2.3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檢測
2.4 不同組別血清25-羥基維生素D3的水平比較
2.5 不同組別VD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不同組別中的分析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綜述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8234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38234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