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2-10 05:35
目的:探討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方法:選擇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出生的150例新生兒,對其進行核磁共振成像診斷,并根據(jù)診斷結果將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分為輕度組、中度組及重度組,比較三組核磁共振成像腦損傷參數(shù),并分析其在缺血缺氧腦病患兒預后評估中的價值。結果:在150例新生兒中,共檢出23例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檢出率為15.33%,其余127例新生兒則身體健康,占比84.67%。在23例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中,有11例輕度患兒,占比47.83%;有8例中度患兒,占比34.78%;有4例重度患兒,占比17.39%。重度組的腦損傷參數(shù)INi、Ia、Bv較輕、中度組腦病明顯更高,差異性顯著(P<0.05)。輕度組與中度組預后效果接近;輕、中度組與重度組預后效果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將核磁共振成像應用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的診斷中,能顯著提高檢出率及準確率,根據(jù)診斷結果進行臨床分度,便于醫(yī)生治療方案的選擇,實現(xiàn)更為優(yōu)異的預后恢復效果,展現(xiàn)出較高的預后評估價值。
【文章來源】: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4(2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觀察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早期診斷結果
2.2 觀察分析組患兒檢出情況
2.3 觀察分析腦病組患兒的預后恢復效果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3.0T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權成像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 于揚,司振妍,呂聰聰. 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9 (03)
[2]核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早期診斷價值 [J]. 劉獻知,李建超,劉丙川.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8(11)
[3]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中3.0T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權成像的價值 [J]. 李文成. 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2018(10)
[4]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 [J]. 李紅雙. 系統(tǒng)醫(yī)學. 2017(15)
[5]核磁共振成像早期診斷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及對預后評估的臨床價值 [J]. 孟令松.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17(09)
[6]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 [J]. 宋貝,姚寶珍. 中國婦幼保健. 2017(10)
[7]3.0T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權成像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的價值 [J]. 郭建東,蘇錦權,張水興,陳文波,陳金品. 臨床兒科雜志. 2013(07)
本文編號:3532001
【文章來源】: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0,4(2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觀察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早期診斷結果
2.2 觀察分析組患兒檢出情況
2.3 觀察分析腦病組患兒的預后恢復效果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3.0T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權成像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 于揚,司振妍,呂聰聰. 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9 (03)
[2]核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早期診斷價值 [J]. 劉獻知,李建超,劉丙川.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8(11)
[3]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中3.0T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權成像的價值 [J]. 李文成. 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2018(10)
[4]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 [J]. 李紅雙. 系統(tǒng)醫(yī)學. 2017(15)
[5]核磁共振成像早期診斷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及對預后評估的臨床價值 [J]. 孟令松.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17(09)
[6]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 [J]. 宋貝,姚寶珍. 中國婦幼保健. 2017(10)
[7]3.0T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權成像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的價值 [J]. 郭建東,蘇錦權,張水興,陳文波,陳金品. 臨床兒科雜志. 2013(07)
本文編號:35320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35320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