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及其受體在早產兒視網膜病大鼠模型中的表達和作用
【學位單位】:暨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3
【中圖分類】:R722.6
【文章目錄】:
英文縮寫詞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ROP的病因和臨床
2 ROP的病理生理過程
3 VEGF與視網膜病
4 VEGF受體對視網膜血管的調控作用
第一部分 ROP大鼠模型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實驗動物
1.2 材料和試劑
1.3 主要實驗步驟
1.4 ROP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1.5 標本處理
1.6 眼組織標本的檢查
1.7 判斷ROP模型成功建立的標準
1.8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高氧組和對照組存活情況
2.2 視網膜組織結構發(fā)育情況
2.3 視網膜血管發(fā)育情況
3 討論
第二部分 VEGF及其受體在早產兒視網膜病大鼠模型中的表達和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對象
1.2 主要材料
1.3 免疫組化抗體
1.4 免疫組化實驗方法
1.5 結果判斷標準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ROP發(fā)展過程中VEGF在視網膜表達情況
2.2 ROP發(fā)展過程中flt-1在視網膜表達情況
2.3 ROP發(fā)展過程中flk-1在視網膜表達情況
3 討論
參考文獻
總結
附錄
致謝
附圖與說明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J];;年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慧斐;金艷;曹吉超;姬勝利;王鳳山;;修飾肝素作為內皮靶向藥物載體的研究[A];中國資源生物技術與糖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周向明;何縵;丁武君;肖佳荔;尤伶俐;王虹;濮清嵐;;2007-2010年嘉興市早產兒視網膜病的發(fā)病率調查[A];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暨兒內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3 鄭穗聯(lián);蘇衛(wèi)東;謝微微;胡曉潔;;眼底檢查對極低體重早產兒系統(tǒng)反應影響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鄭戈;章國忠;金國信;涂芳芳;周小堅;林振浪;;早產兒視網膜病危險因素分析[A];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與科學發(fā)展——瑞安市第十屆自然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11年
5 孫偉;袁天明;施麗萍;俞惠民;;出生體重1501~2000g早產兒視網膜病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A];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暨兒內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6 龔玉萍;Tamihiro Kamata;Andrew D.Leavitt;;體外人胚胎干細胞造血/血管內皮系統(tǒng)發(fā)育的研究[A];第11次中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7 朱慧清;江俊麟;魯蓉;張曉紅;鄧漢武;李元建;;單磷酰脂A對大鼠缺血心肌及血管內皮的保護作用[A];湖南省生理科學會新世紀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8 王永平;魏蕾;范彪;韓國鴿;張懿敏;董慧敏;周璇;蘇可;;Rac1在HeLa細胞穿越血管內皮過程中對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微循環(huán)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二屆學術大會會議指南及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周音頻;黃嵐;晉軍;武曉靜;于仕勇;崔斌;張坡;;內皮祖細胞動員促進損傷血管內皮修復的效應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十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8年
10 黃學林;楊杰;張永;羅先瓊;;廣東省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多點調查的初步分析[A];第十二屆廣東省視光學學術會議專題講座、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大慶;博士生劉玲證實維生素C可保護血管內皮[N];大眾衛(wèi)生報;2000年
2 天明;國家一類新藥——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劑YH-16進入臨床試驗[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鄭勇軍 權立通 通訊員 曲華明 馬雙軍;麥得津:叩開生命之門[N];煙臺日報;2006年
4 李瑞豐;“天曲”適合哪些人服用[N];中國航天報;2002年
5 副研究員 羅照春;運動有助于心臟病康復[N];大眾衛(wèi)生報;2001年
6 ;誰將最先吃上“太空藥”[N];科技日報;2002年
7 王保平;二十一世紀長壽醫(yī)學[N];科技日報;2001年
8 孫慶偉;血液是怎樣凝固的[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9 徐曉玉;楊麗蓉;陳剛;川芎嗪能抑制ECV304增殖[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10 任勇 李運紅 趙迎;揭開高惡性癌瘤易復發(fā)之謎[N];天津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鄔海翔;胰島素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2 項道滿;早產兒視網膜病圖文診斷及與血管新生細胞因子關系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郭金萍;不依賴于NF-κB信號通路的細胞因子破壞血管內皮屏障功能[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2年
4 徐建義;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對大鼠海馬神經元離子通道功能的調節(jié)及其機制分析[D];復旦大學;2001年
5 朱月永;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相關性的實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2年
6 王孟龍;腺病毒介導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啟動子-胸苷激酶基因轉移系統(tǒng)治療肝癌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1年
7 谷仲平;腺病毒介導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核酶治療人肺癌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8 黃耿文;肝細胞癌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過量表達的意義及其機制[D];中南大學;2003年
9 周磊;血管生長因子VEGF_(165)、Angiopoietin-1對心肌保護作用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3年
10 關永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損傷脊髓中的表達及其對脊髓損傷的治療作用[D];蘇州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先瓊;VEGF及其受體在早產兒視網膜病大鼠模型中的表達和作用[D];暨南大學;2003年
2 候健;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大腸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蘇州大學;2001年
3 路新卿;血紅素加氧酶-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門靜脈高壓性胃病大鼠中的表達[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3年
4 李明紅;腭咽軟組織中VEGF及受體在OSAHS發(fā)病機理作用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3年
5 劉博;高氧暴露新生鼠肺組織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動態(tài)變化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6 杜滂;人肝癌細胞原位種植裸鼠肝臟后血管造影表現(xiàn)與VEGF及其受體的表達[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7 王會溪;VEGF及其受體KDR,Ki67在食管鱗狀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青島大學;2002年
8 李明學;轉化生長因子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骨缺損修復中的表達[D];延邊大學;2003年
9 吳金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P53蛋白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與血管生成[D];鄭州大學;2003年
10 李寶華;軟脈降脂膠囊治療血脂異常和保護血管內皮的作用及機理的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8274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82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