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兒科論文 >

癲癇患兒服用丙戊酸鈉后肝功和血脂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25 11:34
   目的:癲癇(Epilepsy)是小兒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嚴重影響著患兒的身心健康,其發(fā)病率約0.4%~0.6%,其治療依靠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丙戊酸鈉(Sodium Valproate,VPA)作為一種廣譜的抗癲癇藥物,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特點,故廣泛的應用于臨床,雖有諸多優(yōu)點,但是其肝臟毒性不容忽視,并且容易引起患兒肥胖,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患兒生活質(zhì)量,并且使心血管疾病的潛在危險提高。國內(nèi)外雖有諸多報道,但是多未系統(tǒng)研究。本研究通過對服用VPA的癲癇患兒肝功和血脂的變化的觀察,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初步了解:1.患兒服用VPA后肝功指標的變化及其特征;2.患兒服用VPA后體質(zhì)量指數(shù)以及血脂的改變,推測及其對心血管疾病發(fā)病風險的影響;3.分析與患兒服用VPA后肝功和血脂變化的影響因素,指導在臨床工作中合理用藥,減少副作用。 方法:選擇2005年3月~2006年12月在齊魯醫(yī)院小兒內(nèi)科門診就診的癲癇患兒54例為實驗組,選擇標準為①所有患兒均依據(jù)1983年全國小兒神經(jīng)會議制定的“小兒癲癇發(fā)作形式的分類方法”,并結(jié)合臨床表現(xiàn)及常規(guī)腦電圖或動態(tài)腦電圖確診為癲癇,并準備應用VPA單藥初治;②未曾使用過其它影響肝功和血脂的藥物;③無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病史;④自然攝食狀態(tài),對實驗組患兒給予VPA10~40mg/kg.d,所有患兒依據(jù)年齡組0~3歲、3~8歲、8~13歲分為①②③組,每個年齡組患兒均給于3種不同劑量的VPA(Ⅰ:10~20mg/kg.d、Ⅱ:20~30mg/kg.d、Ⅲ:30~40mg/kg.d),形成9個處理組,每組6例。選擇63例門診查體的正常兒童為對照組,觀察正常對照組患兒和實驗組患兒在VPA治療前以及治療后3月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血清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γ-谷氨;D(zhuǎn)移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變化,并分析其特征及其與患兒年齡、VPA劑量的關系。 結(jié)果:1.服用VPA前實驗組與對照組患兒的BMI、ALT、AST、GGT、ALB、GLB、TG、TC、HDL-C和LDL-C水平統(tǒng)計學處理均無明顯差異(P>0.05)。 2.服用VPA治療3個月前、后患兒自身對照,其BMI、ALT、AST、GGT、TG和LDL-C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升高,統(tǒng)計學處理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HDL-C水平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ALB、GLB、TC水平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P>0.05)。 3.將服用VPA治療3個月前、后患兒有變化的指標的差值(如:ΔALT=ALT_后-ALT_前)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如下:不同年齡組患兒ALT、AST、GGT的變化不同(P<0.05),不同劑量組患兒ALT、AST、GGT的變化不同(P<0.05),小年齡組患兒ALT、AST、GGT的變化明顯大于中年齡組和大年齡組患兒(P<0.05),中年齡組和大年齡組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大劑量組患兒ALT、AST、GGT的變化明顯大于中小劑量組(P<0.05),中小劑量組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而且年齡和劑量因素之間存在交互效應,不同年齡組患兒給于不同劑量其ALT、AST、GGT的變化不同(P<0.05)。隨著年齡的增大,大劑量組ALT、AST、GGT的變化呈現(xiàn)明顯的下降趨勢,而中小劑量組無明顯變化趨勢,隨著劑量的增大,小年齡組ALT、AST、GGT的變化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而中年齡組和大年齡組無明顯變化趨勢,大幅度的ALT、AST、GGT變化僅見于在小年齡組應用大劑量VPA的患兒,劑量對于ALT、AST、GGT變化的影響僅在小年齡組表現(xiàn)最為突出,隨著年齡的增大,劑量對于ALT、AST、GGT變化的影響逐漸減小。不同劑量組患兒LDL-C的變化不同,大劑量組患兒LDL-C的變化明顯大于中小劑量組(P<0.05),中小劑量組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不同年齡組患兒LDL-C的變化無顯著不同(P>0.05),年齡和劑量因素之間無交互效應(P>0.05)。劑量對于LDL-C變化的影響也突出表現(xiàn)在小年齡組患兒中。不同劑量和不同年齡組患兒BMI、TG和HDL-C的變化無顯著差異(P>0.05)。 4.運用簡單線性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僅在小年齡組患兒ALT、AST、GGT、LDL-C的變化與VPA劑量存在直線回歸關系(ΔALT:R~2=0.581;b=1.223,P<0.001;ΔAST:R~2=0.554;b=1.467,P<0.001;ΔGGT:R~2=0.575;b=1.222,P<0.001;ΔLDL-C:R~2=0.440;b=0.031,P<0.01),隨著VPA劑量的加大,變化隨之增加,在中年齡組和大年齡組的患兒中,ALT、AST、GGT、LDL-C的變化與VPA劑量無明顯直線回歸關系。 結(jié)論:1.服用VPA3個月即可使患兒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升高,并且使部分患兒出現(xiàn)肥胖,這種變化與患兒年齡和VPA劑量無關,在此期間適當控制飲食,可以有利于控制體重的增加。 2.VPA在服用早期即可以明顯的升高肝酶,其中以ALT、AST為著,肝酶指標的變化與患兒年齡和VPA劑量相關,年齡因素和劑量因素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年齡組患兒給予不同劑量VPA,肝酶的變化不同,隨著年齡的增大,劑量對于肝酶指標變化的影響作用逐漸減小。劑量對于肝酶指標變化的影響突出表現(xiàn)在小年齡組患兒,其肝酶的變化與VPA劑量呈直線回歸關系,隨著VPA劑量的加大,肝酶指標的變化隨之增加。肝酶的嚴重升高僅見于小年齡組服用大劑量的患兒,對于小年齡的患兒,要避免應用大劑量VPA。 3.VPA服用早期即可以使血脂明顯改變,推論可以由此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僅LDL-C的變化與VPA劑量相關。劑量對于LDL-C變化的影響也突出表現(xiàn)在小年齡組患兒中。在長期的服用VPA過程中,與監(jiān)測肝功相比,長期監(jiān)測血脂也同樣是相當必要的。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R74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田杰,袁會珍,李清華;丙戊酸鈉對癲癇患兒血清瘦素及脂肪代謝影響的研究[J];臨床薈萃;2005年17期

2 楊琳,趙媚,黃紹平;丙戊酸鈉對大鼠肝細胞毒性作用的形態(tài)學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5年09期

3 溫兆春;王如明;;丙戊酸鈉對癲沲患兒瘦素及血脂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年12期

4 溫韜;劉焱;任鋒;武志明;趙金垣;;細胞色素P450 2E1在大鼠急性肝損傷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06年04期



本文編號:282662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82662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bcd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