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左向右分流先心病中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的表達
發(fā)布時間:2020-09-20 21:33
目的:探討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體、肺循環(huán)血管AT1、AT2受體表達的差異以及AT1、AT2受體表達與肺血管重構(gòu)的關(guān)系。 方法:20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兒術(shù)中取肺、骨骼肌活檢,5例兒童尸解肺組織作為對照。用免疫組化的方法進行AT1、AT2受體及α-actin、PCNA染色。測定肺、骨骼肌、胸膜小血管壁AT1、AT2染色的IOD值,以及肺血管密度、非肌性肺血管肌化程度、肺小血管壁厚百分比和肺小血管壁細胞的增殖度。 結(jié)果:先心病患兒肺小血管壁AT1、AT2受體染色的IOD值均高于對照組(P=0.000);先心病患兒骨骼肌和胸膜小血管壁AT1、AT2受體染色的IOD值均高于肺小血管(P<0.05);先心病患兒肺小血管壁AT1受體染色的IOD值與肺血管密度、非肌性肺血管肌化程度、肺小血管壁厚百分比和肺小血管壁細胞的增殖度相關(guān)(r分別為-0.783、0.742、0.521、0.657),AT2受體僅與肺血管密度和血管壁厚百分比相關(guān)(r分別為-0.487、0.516)。 結(jié)論: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兒體循環(huán)(骨骼肌、胸膜)小血管AT1、AT2受體的表達高于肺循環(huán)。Ang Ⅱ通過兩種受體亞型,但主要是通過AT 1受體參與左向右分流先心病肺血管重構(gòu)和肺動脈高壓的形成。為ACEI和AT1拮抗劑用于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兒童以減少左向右分流量、延緩肺血管重構(gòu)和肺動脈高壓的形成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學(xué)位單位】:四川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年份】:2003
【中圖分類】:R725.4
【學(xué)位單位】:四川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年份】:2003
【中圖分類】:R725.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董麗群,周同甫,劉翰e
本文編號:28231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8231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