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重癥肌無力107例臨床資料分析及文獻回顧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746.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邢雨勝;黃芪對重癥肌無力的輔助治療[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3年10期
2 秦秀燕,熊昆華,李玉華;重癥肌無力38例的藥物療效分析[J];臨床腦電學雜志;1998年03期
3 陳德蓮,崔新;淺談小兒重癥肌無力的觀察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1999年03期
4 施光琦,陳海亮,齊惠珍;青少年重癥肌無力57例臨床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1995年06期
5 李廣文;中醫(yī)辨證施治聯(lián)合西藥治療重癥肌無力17例[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4年02期
6 王娜;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重癥肌無力1例[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張潤莉,惠小莉,張建娥;重癥肌無力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陜西腫瘤醫(yī)學;2002年04期
8 匡秀,鐘蓮梅,陶文彪;重癥肌無力的臨床資料與CT/MRI分析[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韓曉鳳,韓潔英,陳芳源;重癥肌無力、胸腺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一例[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5年03期
10 毛曉輝,馮燕華;重癥肌無力22例臨床分析[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199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陸燕芬;陸勤;奚佳銘;黃建軍;沈蕾;陳麗琴;;兒童重癥肌無力的臨床特點及丙種球蛋白治療療效分析[A];第六屆江浙滬兒科學術會議暨兒科學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術班論文匯編[C];2009年
2 陳昆明;李劍敏;;173例胸腺切除的重癥肌無力臨床和病理分析[A];2007年浙江省神經(jīng)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李玲玲;牛豐南;徐運;;早期易被誤診為重癥肌無力的線粒體腦肌病的原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4 周春玲;黃志;;兒童重癥肌無力107例臨床資料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0年
5 李柱一;劉緒宏;劉煜;唐麗君;游國雄;;大鼠重癥肌無力中樞受損時白細胞介素-1和腫瘤壞死因子變化[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6 劉友章;徐升;楊曉軍;;從脾胃論治重癥肌無力[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第二十次全國脾胃病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張昊;楊明山;徐金枝;卜碧濤;潘鄧記;;重癥肌無力的免疫療法[A];第三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8 方琪;李麗;蔡秀英;蔣建華;王達鵬;段曉宇;;重癥肌無力患者外周血CD4+T細胞OX40表達及其在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9 李呂力;李曉峰;羅永堅;王敏莉;肖繼東;;重癥肌無力患者免疫相關基因差異表達的基因芯片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10 顏家菊;;重癥肌無力辨證及治療[A];全國疑難性心腦血管病診療新進展研討會及講習班(第七屆全國疑難病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海峰;重癥肌無力者腹瀉時莫大意[N];健康報;2001年
2 夏湖;治重癥肌無力便方[N];民族醫(yī)藥報;2004年
3 李瑩;中西醫(yī)結合重癥肌無力治療中心在京成立[N];科技日報;2009年
4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俞海;激素 重癥肌無力一線用藥[N];健康報;2009年
5 寧在蘭;治重癥肌無力方[N];大眾衛(wèi)生報;2003年
6 吉仁;治療重癥肌無力再獲成功[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常宇;重癥肌無力一定要早治——訪徐淑文[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2年
8 健康時報記者 楊銳;上眼皮松小心重病[N];健康時報;2009年
9 解放軍總醫(yī)院二附院重癥肌無力治療中心副主任 粟盛祥 本報記者韓璐整理;壯中藥合劑治愈重癥肌無力[N];健康報;2009年
10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喬文軍 鮑文晶 金迪;中醫(yī)對重癥肌無力的認識與治療[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麗君;重癥肌無力動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藥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楊燕;重癥肌無力的多基因多位點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朱雯華;HLA-DQ基因多態(tài)性與重癥肌無力的相關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楊麗;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療重癥肌無力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2年
5 趙云平;重癥肌無力胸腺樹突狀細胞對AChR抗原提呈作用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4年
6 張a\;眼肌型和全身型重癥肌無力患者胸腺不同分子的表達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7 任明山;P9-ZFD蛋白的表達、亞細胞定位及其在MG病因機制中的作用[D];復旦大學;2003年
8 李文輝;兒童重癥肌無力血清學分型的臨床和動物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9 李秀華;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法治療被動轉移型重癥肌無力動物模型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10 郭晨云;“靶位定向攻擊”治療肌無力癥的新思路[D];山西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常維緯;重癥肌無力患者骨髓單個核細胞中細胞周期蛋白D表達的初步觀察[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張敏敏;重癥肌無力的認知功能與疲勞關系及影像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3 高麗麗;重癥肌無力患者血清sICAM-1、IL-18及IFN-γ的研究[D];青島大學;2003年
4 毛志鋒;循證醫(yī)學視野下重癥肌無力自身免疫性學說的再闡釋[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柏萃;重癥肌無力治療方法療效的比較[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許勝杰;補益脾腎治療ⅡB型重癥肌無力的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7 朱衛(wèi)士;黃芪復方治療Ⅰ、Ⅱ型重癥肌無力的臨床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8 蔣莉萍;重癥肌無力骨髓造血干/祖細胞體外培養(yǎng)及骨髓單個核細胞周期的初步探討[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遲海濤;SIL-2R IL-6 CD4在重癥肌無力胸腺瘤中的表達及意義[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吳文秀;胸腺切除術對重癥肌無力患者療效及相關因素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766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77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