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兒童垂體高度與血清GH、IGF-1水平及生長速率關系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25.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宮少勇;趙初青;王文濤;裘晟;陳向飛;汪凱;劉文倩;姚曉群;楊廣夫;;空泡蝶鞍的MRI研究[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5年10期
2 孟桓申;王雪峰;;兒童矮小癥病因的現(xiàn)代文獻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兒科學;2013年06期
3 周環(huán);聶亞玲;范薇;王從穎;李安生;王紅;吳朦朦;;矮小癥兒童垂體MRI檢查的應用價值[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3年11期
4 李潔;吳晶濤;呂鐵圈;胡曉華;陶月紅;葉靖;王守安;張洪英;;垂體MRI成像在兒童矮小癥的應用[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2年04期
5 張家云;宋亭;董天發(fā);陳展航;;學齡前兒童原發(fā)垂體性生長激素缺乏癥的MR影像學表現(xiàn)[J];放射學實踐;2010年10期
6 韓振靚;李堂;;矮身材兒童垂體MRI檢查的臨床意義[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7 程若倩;沈水仙;屠月珍;夏紅;王輝;支滌靜;姚經(jīng)建;孫蘭;洪慶榮;葉江楓;趙諸慧;徐秀;郭志平;徐臻;周錦華;羅飛宏;;上海市城郊兩區(qū)整群抽樣6~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分布特點及矮小癥患病率調(diào)查[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9年01期
8 高雅君;徐和平;何四平;;原發(fā)垂體性生長激素缺乏兒童垂體形態(tài)學的MRI研究[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8年09期
9 李瑩,雷益,徐堅民,龔靜山,陳宇,黃飚;兒童和青少年垂體疾病的MRI診斷[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5年08期
10 陳愛玉,陳明磊,邱行光,陳曦;福州市屬小學矮小兒童發(fā)生率與原因調(diào)查[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1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思思;濟寧城區(qū)及郊區(qū)6~16歲青少年矮小癥篩查現(xiàn)況研究[D];濟寧醫(yī)學院;2015年
2 李西霞;MRI對全垂體功能減低患兒的診斷價值及多種激素的綜合評價[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7531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75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