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染色體陰性青少年及年輕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療效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6-24 15:10
【摘要】:目的:回顧性分析費城染色體陰性青少年及年輕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臨床特征、治療療效及預后。方法: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腫瘤中心血液科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18例初診Ph-AYA ALL患者。按患者初診時白細胞計數、免疫表型、細胞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特征將患者分為標危組和高危組;依據患者治療方案的不同,將采用CCLG-ALL2008方案治療的患者劃為兒童方案治療組,將采用CALLG-2008方案或Hyper CVAD(MDACC)方案治療的患者劃為成人方案治療組。分析兩組患者早期死亡率、第14天骨髓形態(tài)學緩解率、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MRD陰轉率及長期生存,同時對影響Ph-AYA ALL患者的預后因素進行分析。所有受試者或其直系親屬均對本研究充分知情同意并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研究方案經過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結果:1.患者的總體CR率為91.5%(108/118),兒童方案治療組與成人方案治療組間早期死亡率及CR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7%vs 1.7%,94.8%vs 88.3%,P=1.000,P=0.205)。兒童方案治療組患者第14天骨髓形態(tài)學緩解率及誘導緩解時MRD陰轉率高于成人方案治療組(87.3%vs 69.0%,72.2%vs 41.8%,P=0.019,P=0.001)。2.中位隨訪時間35(5-90.5)個月,長期生存分析提示總體1年總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無復發(fā)生存(relapse free survival,RFS)率分別為93.9%和68.5%,預計3年OS率和RFS率分別為65.9%和53.1%,預計5年OS和RFS率分別為61.1%和47.8%。兒童方案治療組預計5年OS及RFS率均高于成人方案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81.2%vs 43.4%,67.0%vs 31.3%,P=0.002,P=0.001)。3.單因素分析顯示影響OS的因素包括危險分組、誘導治療第14天時骨髓原始細胞水平、治療方案、誘導緩解時及鞏固治療3療程時MRD水平。影響RFS的因素包括誘導治療第14天時骨髓原始細胞水平、治療方案、誘導緩解時及鞏固治療3療程時MRD水平。單因素分析提示移植不是影響OS及RFS的預后因素,但對高;颊哌M行亞組分析,移植與非移植患者間RFS及OS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1,P=0.022)。4.多因素分析表明傳統(tǒng)的危險分組(HR=2.764,95%CI 1.087~7.033,P=0.033)及誘導緩解時MRD水平(HR=4.704,95%CI 2.037~10.867,P0.000)是影響患者OS的獨立預后因素。治療方案(HR=2.506,95%CI 1.223~5.137,P=0.012)及鞏固治療3療程時MRD水平(HR=5.336,95%CI 2.534~11.239,P0.000)是影響患者RFS的獨立預后因素。結論:1.本研究中Ph-AYA ALL患者總體CR率為91.5%,兒童方案與成人方案相比提高了Ph-AYA ALL患者第14天骨髓形態(tài)學緩解率及MRD陰轉率,而早期死亡率及CR率并未增加。2.單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提示傳統(tǒng)的預后分層對患者的預后有提示作用,但其對復發(fā)風險的提示作用較差,MRD作為新的危險分層指標,其作用獨立于其他預后因素,可預測患者長期生存及復發(fā)風險,用于指導下一步治療。3.兒童方案提高了Ph-AYA ALL患者的長期預后,但高危患者仍然可從allo-HSCT中獲益。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33.71
【圖文】:
3(3.3)23)異常 8(8.7) 15(16.3)危組/高危組] 49/69固治療[例(%)] 85(72.0)細胞移植[例(%)] 22(18.6) 6 月前納入的 42 例患者中 12 例未行 MLL 基因重排篩;2013 年 6 月后納入的 76 例患者中 2 例未行 32 種融患者融合基因分析結果 E2A/PBX1(+)患者 1 例,ESET/CAN(+)患者 3 例,MLL/AF4 或 MLL/AF6(+患者 3 例,SIL-TAL1(+)患者 3 例(見圖 4.1)。
圖 4.2 85 例患者 RFS(A)及 OS 曲線(B)4.3.2 兒童方案與成人方案治療組間患者生存比較85 例患者納入長期生存分析,兒童方案治療組與成人方案治療組患者基本臨床特征見表 4.3。兒童方案治療組患者 46 例,其中 2 例患者未檢測 MRD1,1例患者未檢測 MRD2,MRD1 及 MRD2 陰轉率分別為 81.8%(36/44)和 91.1%(41/45);成人方案治療組患者 39 例,其中 2 例患者未檢測 MRD1,3 例患者未檢測 MRD2,MRD1 及 MRD2 陰轉率為 43.2%(16/37)和 75.0%(27/36)。兩組間 MRD1 陰轉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兩組間 MRD2 陰轉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0)。兒童方案治療組患者 5 年 OS 及 RFS 分別為 81.2%和 67.0%,成人方案治療
本文編號:2728028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33.71
【圖文】:
3(3.3)23)異常 8(8.7) 15(16.3)危組/高危組] 49/69固治療[例(%)] 85(72.0)細胞移植[例(%)] 22(18.6) 6 月前納入的 42 例患者中 12 例未行 MLL 基因重排篩;2013 年 6 月后納入的 76 例患者中 2 例未行 32 種融患者融合基因分析結果 E2A/PBX1(+)患者 1 例,ESET/CAN(+)患者 3 例,MLL/AF4 或 MLL/AF6(+患者 3 例,SIL-TAL1(+)患者 3 例(見圖 4.1)。
圖 4.2 85 例患者 RFS(A)及 OS 曲線(B)4.3.2 兒童方案與成人方案治療組間患者生存比較85 例患者納入長期生存分析,兒童方案治療組與成人方案治療組患者基本臨床特征見表 4.3。兒童方案治療組患者 46 例,其中 2 例患者未檢測 MRD1,1例患者未檢測 MRD2,MRD1 及 MRD2 陰轉率分別為 81.8%(36/44)和 91.1%(41/45);成人方案治療組患者 39 例,其中 2 例患者未檢測 MRD1,3 例患者未檢測 MRD2,MRD1 及 MRD2 陰轉率為 43.2%(16/37)和 75.0%(27/36)。兩組間 MRD1 陰轉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兩組間 MRD2 陰轉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0)。兒童方案治療組患者 5 年 OS 及 RFS 分別為 81.2%和 67.0%,成人方案治療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凱奇;趙邢力;魏輝;林冬;王迎;周春林;劉兵城;李巍;王慧君;李承文;李慶華;宮本法;魏述寧;李艷;劉云濤;弓曉媛;秘營昌;王建祥;;青少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單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內科雜志;2016年02期
2 劉玉琴;趙鳳菊;陳萬青;陳莉莉;張小棟;張思維;鄭榮壽;;中國2009年白血病發(fā)病和死亡資料分析[J];中國腫瘤;2013年07期
3 王建祥;邱錄貴;秘營昌;;中國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2年09期
本文編號:27280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7280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