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背景 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是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最常見的一種慢性肺疾病。隨著圍產醫(yī)學的不斷進步,包括產前糖皮質激素和出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質的應用以及機械通氣的實施,早產兒的存活率不斷升高,BPD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有很高的長期致殘率和致死率,已經成為NICU最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存活者常有慢性肺功能異常及氣體交換異常等,需要長期依賴氧氣或呼吸機治療,對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也直接影響患兒日后的生活質量。因此,研究如何防止或延緩BPD的發(fā)生發(fā)展,降低BPD的發(fā)生率是保護我國有限醫(yī)療資源,關乎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課題。 BPD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極其復雜,涉及高氧、機械通氣、產前感染和產后炎癥反應等多個方面,導致迄今為止尚未有一種有效辦法對其進行預防及治療。目前公認為,氧化應激以及炎癥反應在BPD的發(fā)病學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氧化應激主要是活性氧(ROS)的產生和抗氧化酶降解ROS的能力失衡導致的[1]。正常情況下,人體內ROS的產生和保護細胞的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平衡。當ROS增加或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功能不足而不足以清除ROS時,這種平衡將會被打破。長時間的高氧暴露將導致過多ROS的生成,當ROS水平超過細胞的抗氧化能力時,細胞將遭受氧化應激損傷。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清除ROS的過程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是將活性極強的超氧化自由基轉化為過氧化氫和水,然后過氧化氫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還原酶將過氧化氫轉變?yōu)樗。氧化應激損傷的同時可以引起脂質過氧化作用,形成丙二醛(MDA),而SOD能清除氧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損傷,其活力的高低間接反映了機體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炎癥反應在BPD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多種細胞因子包括IL-6、IL-8、IL-10、ICAM-1等均參與了肺炎癥反應,與BPD的發(fā)生密切相關。NF-κB是調控上述多種炎癥因子的重要轉錄因子。其可以上調多種炎癥因子的表達,從而誘發(fā)炎癥的發(fā)生、促進BPD的發(fā)生發(fā)展。NF-κB是P65/P50組成的異源二聚體復合物,通常情況下,與抑制型IκB蛋白結合,存在于細胞的胞漿中,當內皮細胞受損后,NF-κB發(fā)生磷酸化并降解,NF-κB活性增加,p65和p50的mRNA轉錄增加,并發(fā)生核轉位,其中含有轉錄活化區(qū)域的p65與DNA上特定的KB序列結合后可促進多種炎性細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基因的轉錄NF-κB激活后,導致炎癥相關因子的過度表達,引起明顯的炎癥反應。同時,炎癥介質和細胞因子的產生和釋放增多,又進一步激活NF-κB,導致炎癥信號不斷放大,作用時間延長,進一步加重炎癥反應。NF-κB的活化可刺激內皮細胞釋放IL-8,IL-8是強效的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可促進并延長炎癥反應 針對BPD的抗氧化及抗炎藥物也成為國內外研究的主要課題。其中研究最多的藥物是糖皮質激素,其抗炎抗氧化效應顯著,對降低BPD的發(fā)生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因其可以引起多種嚴重的不良反應而使其臨床應用受到限制。因此,迫切需要尋找一些新的高效、安全的藥物改善BPD的治療現狀。 我國的天然中藥不僅藥源豐富,且不良反應輕微,有安全低毒、價廉高效等優(yōu)點,具有良好的研究開發(fā)前景。黃芪多糖是目前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研究比較深入的中藥之一,其為黃芪中最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之一,因其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提高免疫功能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重視。其中,黃芪多糖較好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倍受人們的關注。研究發(fā)現,在體外實驗中,APS通過增加細胞的總抗氧化能力以及減少氧自由基的生成進而減輕大鼠肺上皮細胞損傷。APS還可以保護阻塞性黃疸的大鼠腸粘膜免于氧化應激的損傷,其作用機制與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以及減少脂質過氧化產物MDA的含量有關。岳曉莉等研究證實APS具有促進慢性潰瘍愈合的作用,其作用機制與降低炎癥細胞表達、降低創(chuàng)面脂質過氧化程度、增強抗氧化酶SOD的表達而發(fā)揮其抗氧化應激損傷的功效有關。另外,APS還可提高紅細胞膜的流動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過氧化脂質含量,減輕自由基造成的損傷。研究表明,APS能夠抑制再灌注損傷的人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中VCAM-1、ICAM-1及NF-κB mRNA的表達,從而減輕內皮細胞的炎癥反應及黏附作用。在脂多糖誘導的炎癥反應中,APS可以抑制TNF-a和IL-8的產生,可能對阻止炎癥的發(fā)生發(fā)展發(fā)揮一定的作用。在骨關節(jié)炎中,APS可以減輕滑膜細胞的炎癥反應,并能減少凋亡的產生。然而,關于黃芪多糖在BPD中的研究目前國內外罕見報道。APS是否可以通過抗氧化和(或)抗炎作用防止或延緩BPD的發(fā)生發(fā)生,尚不完全清楚。 人臍靜脈內皮融合肺腺癌細胞(EA.hy926cell)是永生化的臍靜脈內皮細胞系。其結構特點與功能均和肺泡內皮細胞相似,可用于構建肺泡體外模型。EA.hy926細胞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白細胞黏附、內皮細胞的氧化應激、蛋白表達調控等多方面的研究中。 研究目的 1.建立BPD體外細胞模型; 2.探討黃芪多糖通過對EA.hy926細胞抗氧化及抗炎作用有效防治早產兒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的發(fā)生發(fā)展; 3.進一步分析黃芪多糖通過NF-KB信號通路發(fā)揮抗炎作用,在分子水平上尋找到黃芪多糖的藥物作用靶點,為臨床上預防及治療BPD開辟新的治療途徑。 研究方法 1.實驗分組EA.hy926細胞呈貼壁生長,培養(yǎng)于含10%FBS的高糖DMEM培養(yǎng)基中。實驗分三組,即空氣組,將細胞至于5%CO2.37℃的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36、48小時;高氧組,將細胞至于三聯混合氣中37℃培養(yǎng)24、36、48小時;高氧+APS組,將細胞至于三聯混合氣中37℃培養(yǎng)24、36、48小時。 2.運用化學試劑方法分別檢測各組中SOD、MDA、ROS的表達水平。 3.運用熒光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eal-time PCR)技術和免疫印跡(Western Blotting)法分別檢測各組中ICAM-1、IL-8、NF-kB p65mRNA和蛋白的動態(tài)表達水平。 4.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數據采用X±S表示,各組間均數比較采用析因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在24、36兩個時間點高氧組SOD水平均低于APS組和空氣組,空氣組與APS組比較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48小時時間點高氧組與APS組相比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空氣組SOD水平則明顯高于高氧組和APS組。36小時APS組SOD水平明顯高于24小時APS組SOD水平(F=28.845,P0.01)。 2、在24、36兩個時間點高氧組MDA水平均明顯高于APS組和空氣組,空氣組與APS組比較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48小時時間點高氧組與空氣組、APS組相比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在24、36兩個時間點高氧組ROS水平均明顯高于APS組和空氣組,APS組ROS水平明顯低于空氣組(P0.01);在48小時時間點高氧組與APS組相比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空氣組ROS水平則明顯低于高氧組和APS組。48小時APS組ROS水平明顯高于24、36小時APS組ROS水平(F=675.247,P0.01)。 4、在24、36、48小時三個時間點高氧組的IL-8基因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APS組,24、36小時高氧組的IL-8基因表達水平為APS組的3倍,48小時高氧組的IL-8基因表達水平為APS組的2倍。三個時間點之間各組IL-8基因表達水平無明顯差異(F=0.233,P=0.794)。 5、在24、36、48小時三個時間點高氧組的ICAM-1基因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APS組,在24小時時間點高氧組的ICAM-1基因表達水平為APS組的4倍,在36小時時間點高氧組的ICAM-1基因表達水平為APS組的1.58倍,在48小時時間點高氧組的ICAM-1基因表達水平為APS組的1.63倍,。三個時間點之間各組ICAM-1基因表達水平無明顯差異(F=1.947,P=0.159)。 6、高氧組各時間點的NF-KB、ICAM-1、IL-8蛋白表達均高于空氣組。APS組各時間點NF-KB及ICAM-1、IL-8蛋白表達均明顯低于高氧組。 結論 1.APS可增加EA.hy926細胞內的SOD表達,同時能降低細胞MDA水平,從而清除細胞內氧化應激產生的ROS,達到抗氧化目的,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應激損傷。 2.APS可顯著減低EA.hy926細胞內ROS的含量,提高抗氧化應激能力。 3.APS可下調NF-κBp65、ICAM-1、IL-8的表達,減輕炎癥反應,協同抗氧化作用保護細胞。
【學位授予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2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曉松;周顰;;注射用黃芪多糖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09年08期
2 劉堅;鄒豐;歐陽靜萍;;黃芪多糖通過活化AMPK促進L6細胞葡萄糖攝取的實驗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年10期
3 張亞非,吳鳳蘭,張明珠;硒化黃芪多糖對小鼠的抑瘤和抗氧化作用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學報;1997年04期
4 王擁軍,宋莉君,孫愛貞,施杞;黃芪多糖的提取及對體外培養(yǎng)成骨細胞成骨能力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1999年06期
5 李智軍,魏連波,賀豐,譚曉梅,馬志剛,呂瑞和;黃芪多糖治療大鼠系膜細胞增生性腎炎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0年04期
6 ;‘普瑞森杯’注射用黃芪多糖臨床應用有獎征文通知[J];中國腫瘤臨床;2008年10期
7 ;‘普瑞森杯’注射用黃芪多糖臨床應用有獎征文通知[J];中國腫瘤臨床;2008年16期
8 張榮泉;王蓮;龐文悅;;黃芪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J];天津藥學;2010年06期
9 許杜娟,陳敏珠;黃芪多糖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安徽醫(yī)藥;2003年06期
10 胡正明;馬海勇;程建明;;大孔吸附樹脂純化黃芪多糖工藝的研究[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靜;余健劍;侯水生;謝明;黃葦;喻俊英;;黃芪多糖對畜禽腸道免疫功能的影響[A];安全優(yōu)質的家禽生產——第十五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2 李銳;陳衛(wèi)昌;;黃芪多糖的提取、純化及其對胃癌裸鼠模型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A];蘇州市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匯編(2008-2009)[C];2010年
3 宋淑珍;田亞平;汪德清;王玲;姜輝;董矜;張陽東;;黃芪多糖提高免疫力機理探討[A];第6次全國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4 侯曉礁;王海良;王秀敏;韓立麗;;黃芪多糖粉對妊娠后期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5 王秀敏;侯曉礁;孟和格日勒;趙卓;;母豬從斷奶至配種妊娠期間使用黃芪多糖粉的試驗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6 尹曉琳;陳磊;劉穎;楊建嶺;馬翠卿;姚智燕;楊麗娟;魏林;;黃芪多糖通過增加TLR4表達增強膀胱上皮細胞的固有免疫反應[A];河北省免疫學會第六次免疫學大會資料匯編[C];2010年
7 李佑生;王文健;劉毅;何春燕;何燕銘;陳偉華;應健;;黃芪多糖丹酚酸對高糖誘導的足細胞凋亡的影響[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血栓病分會第四次學術研討會暨廣東省中醫(yī)藥學會血栓病專業(yè)委員會首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李智軍;魏連波;呂瑞和;賀豐之;譚曉梅;馬志剛;;黃芪多糖治療大鼠系膜細胞增生性腎炎的研究[A];第六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腎臟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0年
9 博·格日勒圖;韓淑琴;;生物活性多糖的研究——改性黃芪多糖的合成[A];2003年內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3年
10 陳益民;張麗;劉永林;梁月琴;張蕾;陳婷婷;施麗華;;黃芪多糖對孕早期蛻膜Toll樣受體9(TLR9)表達與功能的影響[A];2011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芪多糖原粉的鑒別與應用[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9年
2 徐守業(yè);黃芪多糖的鑒別與應用[N];河南科技報;2009年
3 薄元蘭;注射用黃芪多糖通過鑒定[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4 本報記者 王燕寧 通訊員 徐省亞 楊芳;黑大蒜抗氧化能力強[N];科技日報;2008年
5 美國普渡大學食品工程博士 王澤斌;抗氧化 切不可過了頭[N];健康報;2011年
6 梁通;德潤生CEB營養(yǎng)米催生抗氧化食品新產業(yè)[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8年
7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食療營養(yǎng)部主任 王宜;軟血管常吃紫紅食品[N];健康時報;2008年
8 劉國信;茶葉抗氧化劑抗氧化能力強[N];中國化工報;2002年
9 ;刀豆素[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孫利民;健康長壽新革命:復合抗氧化劑時代來臨[N];科技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晗蕊;黃芪多糖抑制多聚谷氨酰胺蛋白毒性的分子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2 李樹鵬;黃芪多糖納米乳的制備及其免疫佐劑效應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年
3 樊煉;黃芪多糖膠原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實驗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4 張朝云;黃芪多糖對糖尿病大鼠GH/IGF-Ⅰ軸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5 田慶鍔;黃芪多糖輔助抗癌作用的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6 徐冰;粘附分子與UAP中醫(yī)證候相關規(guī)律及黃芪多糖干預機理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7 楊志霞;黃芪多糖丹參酮對心衰大鼠心肌NF-κB通路過度激活及MIF表達的干預效應[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8 劉蓓;冠心病患者炎性生物標志物變化規(guī)律及黃芪多糖干預調節(jié)的機制探討[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9 鄭一;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后遲發(fā)性神經元死亡的藥物干預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7年
10 魏彥明;中藥成分對LPS誘導大鼠流產作用機理的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永祺;黃芪多糖對EAhy.926細胞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陶浩;黃芪多糖對肉仔雞腸道發(fā)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2年
3 左兆云;黃芪和黃芪多糖對蛋雞生產性能、抗氧化性能和免疫性能影響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4 王瑞遵;黃芪多糖的分離純化及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5 王洪芳;黃芪多糖對蛋雞生產性能、抗氧化酶活性、免疫機能及腸道主要菌群的影響[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王俊麗;黃芪多糖對肉仔雞免疫性能和生產性能影響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7 朱輝;黃芪多糖與復方黃芪多糖對豬瘟疫苗免疫效果影響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8 陳滸華;黃芪多糖的硒化修飾及其體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李娟梅;黃芪多糖對肝竇內皮細胞微區(qū)力學性質影響的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3年
10 杜全宇;黃芪多糖單體對“肺氣虛”證小鼠免疫功能調控作用的實驗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
254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