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反復呼吸道感染不同診斷類型的特點及相關因素的分析,為早期識別反復呼吸道感染類型及治療、預防反復呼吸道感染提供臨床依據。研究背景及方法:反復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是兒童常見且多發(fā)性疾病。其病因復雜,病情反復遷延,在疾病的發(fā)展過程中多種因素共同起著重要作用。當前,國內對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研究多停留在病因及易感因素、防治方面的分析,對不同診斷類型的反復呼吸道感染之間的影響因素分析研究尚少。本研究通過對江西省兒童醫(yī)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呼吸科門診就診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55例(其中男39例,女16例,平均年齡3.05±1.52歲)進行分析,按照反復呼吸道感染判定條件分為七種診斷類型:反復上呼吸道感染(A組),反復氣管支氣管炎(B組),反復肺炎(C組),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反復氣管支氣管炎(D組),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反復肺炎(E組),反復氣管支氣管炎/反復肺炎(F組),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反復氣管支氣管炎/反復肺炎(G組)。通過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社會學人口特征,如性別、年齡、是否早產、身高、體重、母孕期感染、喂養(yǎng)方式、喂養(yǎng)時長、生活習慣、人均房屋面積、年家庭收入、是否有人吸煙、吸煙次數、入托情況,以及調查其過敏情況、家族過敏史、住院史、哮喘史、臨床表現(xiàn)(流涕、咳嗽、喘息、發(fā)熱等)等對診斷類型的影響。并對相關檢查結果,如胸片、CT、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M、IgG、CD3、CD4、CD8、NK細胞)記錄分析,了解相關檢查與不同診斷類型之間的關系。此外記錄患兒的治療情況,如是否使用霧化、抗生素、免疫調節(jié)等,及治療是否有效進行比較分析。另外對患兒進行隨訪,了解其隨訪時間、有無好轉及與診斷類型的相關性。按照相關因素進行數據錄入并應用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對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分析,其中T5或者n40使用Fisher精確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因素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55例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中,反復上呼吸道感染(A組,2例),反復氣管支氣管炎(B組,16例),反復肺炎(C組,2例),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反復氣管支氣管炎(D組,9例),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反復肺炎(E組,2例),反復氣管支氣管炎/反復肺炎(F組,20例),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反復氣管支氣管炎/反復肺炎(G組,4例),其中以B組(29.09%)、D組(16.36%)、F組(36.36%)為主。在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中,以學齡前兒童多見;在不同診斷類型的復感患兒中,性別(P=0.768)、年齡(P=0.724)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反復呼吸道感染的不同診斷類型相關影響因素的分析中,其中早產(P=0.024)、喂養(yǎng)方式(P=0.021)以及喂養(yǎng)時間(P=0.006)對疾病的分型具有影響,而體重(P=0.843)、身高(P=0.304)、母孕期感染(P=0.613)與診斷類型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吸煙情況(P=0.873)、人均住房面積(P=0.660)、家庭年收入(P=0.702)、過敏情況(P=0.918)、家族過敏史(P=0.296)、入托情況(P=0.388)、住院史(P=0.251)、哮喘史(P=0.854)等對疾病的診斷類型的影響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臨床表現(xiàn)方面,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兒中,以咳嗽(23.63%)、流涕(38.18%)、鼻塞(30.90%)為主;反復肺炎的患兒中,主要表現(xiàn)為其他癥狀(27.27%)、咳嗽(18.18%)、有痰和發(fā)熱(18.18%),反復氣管支氣管炎的患兒中,以咳嗽(63.64%)、有痰(63.64%)、發(fā)熱(49.09%)為主。檢測手段方面,以免疫學檢查(52例)、病原學檢查(48例)、胸片(35例)檢查為主,支氣管鏡檢查及輔助呼吸支持較少。其中免疫功能檢查中,免疫球蛋白IgA、IgM、IgG以及CD3、CD8、NK細胞的異常情況對不同診斷類型無影響;而CD4在診斷類型的G組、D組、F組間具有明顯顯著影響。在治療方面,抗生素治療47例,有效43例,有效率達91.49%;霧化治療29例,有效27例,有效率達93.10%;加強體育鍛煉3例,有效1例;添加營養(yǎng)22例,有效0例。隨訪時間多集中在1-2月,而隨訪時間和好轉情況之間不存在相關性。結論:1.早產、喂養(yǎng)方式和喂養(yǎng)時間對反復呼吸道感染的不同診斷類型具有影響,而身高、體重、母孕期感染、吸煙情況、人均房屋面積、年家庭收入、入托情況、過敏情況、家族過敏史、住院史、哮喘史等的調查因素對其影響不大。2.臨床表現(xiàn)方面,咳嗽在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反復氣管支氣管炎、反復肺炎中均占比較大,為主要癥狀表現(xiàn),需要及時治療予以控制;此外發(fā)熱、有痰等也是反復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表現(xiàn)。通過早期控制這些臨床表現(xiàn),可以減輕患兒的痛苦,緩解家屬的緊張感。3.治療上,抗生素以及霧化治療是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的有效方式,對于各種診斷類型治療無明顯差異。藥物、免疫增強都是病情好轉的影響因素,對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反復氣管支氣管炎、反復肺炎均有積極影響;而免疫力低下則不利于疾病的好轉。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25.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朝斌;蔣瑾瑾;陳同辛;;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指南執(zhí)行情況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6年11期
2 李素芳;來慶和;袁永紅;韓海燕;詹建華;周國華;;學齡前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狀態(tài)及其高危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6年10期
3 王曉川;申昆玲;;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診治路徑[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6年10期
4 高曉敏;;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細胞免疫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亞類及水平分析[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5 江紅;區(qū)子昌;熊志華;;不同喂養(yǎng)方式對嬰兒發(fā)生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2016年02期
6 李夢妮;范娟;賈薈;廖靜;車忠莉;李捷;;支氣管哮喘與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年03期
7 潘海玲;;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年27期
8 周秀芳;毛芬;;嬰幼兒過敏性哮喘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5年09期
9 李紅;;壩上地區(qū)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5年05期
10 曾靜;;論中醫(yī)藥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雯雯;韓曉華;;先天性氣道畸形22例臨床及影像學特點[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雷小雨;嬰幼兒反復肺炎常見病因及其臨床特點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
23884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38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