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15a在兒童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中的的表達及其意義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icroRNA-15a in (ITP) of children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Methods: the (PBMNC),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solated from children with ITP and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method. After transfection of PBMNC with MiR-15a mimic, the level of IL-4 IL-10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was detected by ELISA assa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iR-15a in PBMNC of children with IT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 contents of IFN- 緯 and IL-2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levels of IL-4 and IL-10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iR-15a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ntent of IFN- 緯 and IL-2 (r-0.793r-0.842), which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ntents of IL-4 and IL-10 (r-0.813, r0.783). MiR-15a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IFN- 緯 and IL-2. Promote the generation of IL-4 and IL-10.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1% miR-15a in PBMNC of children with IT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ich was involved in regulating the imbalance of Th1/Th2 cells, suggesting that miR-15a might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ITP.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免疫科;
【分類號】:R725.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欣;兒童原發(fā)性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的預后因素[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2002年08期
2 王天有;呂善根;;對兒童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診斷和治療我們亦應有自己的新共識[J];中國小兒血液與腫瘤雜志;2011年05期
3 張敬悌;王琪;王旺強;;兒童原發(fā)性睪丸非霍奇金淋巴肉瘤一例[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6年01期
4 孫瑞君,王福榮,李艷;兒童原發(fā)性血尿病因分析[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4年05期
5 Christopher Liam O'Callaghan;申昆玲;徐保平;郎志奇;;兒童原發(fā)性纖毛運動障礙的相關問題[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2年02期
6 姜新猷,胡明昌,蔡毅,黃文彥;兒童原發(fā)性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癥的治療研究[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94年03期
7 Rantomalala H. Y. H.,Rakotoarisoa A. J. C. ,Rakotoarisoa B. ,劉健;兒童原發(fā)性腰大肌膿腫病例報道3例[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兒科學分冊);2005年06期
8 杜函澤;李康;潘慧;杜紅偉;;兒童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誤診70例分析[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9 劉文君;徐倩;;關于“兒童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診療建議”的解讀[J];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4年02期
10 吳偉嵐;陳敏怡;衛(wèi)敏江;;轉化生長因子-β和堿性成纖維細胞因子在兒童原發(fā)性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腎組織中的表達[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8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瀅;朱光華;何威遜;;48例兒童原發(fā)性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病臨床病理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趙水愛;王霞;劉愛民;;兒童原發(fā)性激素耐藥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觀察與研究[A];2012年江浙滬兒科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兒內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2年
3 趙水愛;王霞;劉愛民;;兒童原發(fā)性激素耐藥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觀察與研究[A];2012年浙江省腎臟病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鄒朝春;粱黎;余鐘聲;;兒童原發(fā)性腹腔淋巴結新型隱球菌感染[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曹琦;徐虹;周利軍;沈茜;孫利;方曉燕;;他克莫司在兒童難治性腎病綜合征中的應用[A];2012年江浙滬兒科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兒內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2年
6 馬鳴;陳潔;江米足;李中躍;張雁翼;余金丹;;兒童原發(fā)性十二指腸胃反流對胃黏膜損傷作用的初步研究[A];2007年浙江省兒科學、小兒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蔣小云;陳述枚;楊霽云;易著文;;我國兒童原發(fā)性IgA腎病臨床和病理表現——全國33所醫(yī)院協作調查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景紅;何艷燕;宋紅梅;魏珉;金曄;;兒童原發(fā)性IgA腎病臨床病理及預后[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陳敏廣;龔一女;楊青;林瑞霞;;伴彌漫性毛細血管內增生的兒童原發(fā)性IgA腎病臨床與病理分析[A];2011年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腎病分會學術年會暨國家級中醫(yī)藥繼續(xù)教育項目“慢性腎臟病臨床實踐與新進展”學習班暨慢性腎臟病中醫(yī)臨床路徑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1年
10 馬鳴;江米足;余金丹;;碳酸鈣以及多潘立酮治療兒童原發(fā)性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療效觀察[A];2005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夢笛;兒童原發(fā)性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臨床病理及預后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杜芳芳;兒童原發(fā)性IgA腎病的臨床與病理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張慧超;31例兒童原發(fā)性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臨床、病理分析[D];吉林大學;2017年
4 沈文倩;兒童原發(fā)性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臨床分析[D];復旦大學;2008年
5 王芳;中藥聯合西醫(yī)治療兒童原發(fā)性腎病綜合癥療效臨床觀察[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王亞萍;兒童原發(fā)性IgA腎病臨床病理及預后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7 安靜;兒童原發(fā)性IgA腎病臨床和病理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孫文麗;兒童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慢性化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D];青島大學;2017年
9 孔繁強;天津地區(qū)FTO基因rs9939609位點多態(tài)性與兒童原發(fā)性肥胖的相關性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吳麗娥;60例兒童原發(fā)性IgA腎病的臨床與病理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2292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22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