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肥胖兒童與代謝綜合征患兒心率減速力的研究
本文選題:超重 + 肥胖; 參考:《臨床兒科雜志》2017年10期
【摘要】:目的探討超重、肥胖兒童及代謝綜合征(MS)患兒的心率減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及心率變異性(HRV)差異;體質指數(BMI)與DC、AC、HRV各指標間的相關性。方法選擇≥10歲的超重、肥胖兒童103例,其中診斷為MS患兒48例;測定DC、AC、HRV各指標。結果 MS組DC值為(5.97±1.77)ms,低于非MS組的(7.93±1.56)ms;AC值為(-6.78±1.56)ms,高于非MS組的(-8.17±1.61)ms;HF值為335.2 ms~2(157.03~659.33 ms~2),低于非MS組的497.5 ms~2(345.6~767.1 ms~2);BMI為(29.64±2.83)kg/m~2,高于非MS組的(26.79±1.83)kg/m~2,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超重、肥胖兒童BMI與DC呈顯著負相關(r=-0.241,P=0.014),與AC呈正相關(r=0.199,P=0.044)。結論 MS患兒的自主神經功能受損,表現為迷走神經張力降低。肥胖程度越高,迷走神經張力越低,機體對心臟的保護力就越差,越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heart rate deceleration (DC), heart rate acceleration (AC)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M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MI and HRV in DCACA. Methods 103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aged more than 10 years were selected, 48 of them were diagnosed as MS, and the HRV parameters of DCV ACV were measured. Results DC in MS group was (5.97 鹵1.77) Ms, lower than that in non-MS group (7.93 鹵1.56) Ms (-6.78 鹵1.56) Ms, higher than that in non-MS group (-8.17 鹵1.61) Ms HF was 335.2 ms~2 (157.03 鹵659.33 ms~2), lower than that in non-MS group (497.5 ms~2 (345.6767.1 ms~2) was (29.64 鹵2.83) kgm-2, higher than that in non-MS group (26.79 鹵1.83 kg / m-2) (P0.05). The BMI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C (r = -0.241)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C (r = 0.199P ~ (0.044). Conclusion the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 of MS children is impaired and the vagal tension is decreased.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obesity, the lower the vagal tension, the worse the body's heart protection, and the more likely to cau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武漢兒童醫(y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
【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No.2015CFB726)
【分類號】:R723.14;R725.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逞;;小兒代謝綜合征[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8年07期
2 張雷;王培玉;;兒童和青少年代謝綜合征研究進展[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0年01期
3 牛林艷;黃金;;兒童及青少年代謝綜合征的干預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3年03期
4 向偉;米杰;;重視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防治[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年05期
5 李曉南;;控制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應從生命早期開始[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年05期
6 孫冰,朱逞;小兒肥胖癥與代謝綜合征關系的探討[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4年03期
7 史源;李華強;;兒童代謝綜合征研究進展[J];臨床兒科雜志;2006年06期
8 張曉燕;付曉潔;李義民;劉功姝;;3~6歲兒童代謝綜合征調查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年29期
9 袁小青;馬向華;;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診治進展[J];國際內科學雜志;2008年01期
10 劉侃;;兒童體重增加可預測代謝綜合征[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9年2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秀娟;王楠;王永慧;高珊;;北京市青少年肥胖與代謝綜合征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2 汪艷;李玲;厲平;趙達;吳靜;;青少年血漿網膜素與代謝綜合征及其相關組分的關系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3 鞏純秀;李豫川;曹冰燕;;兒童青少年中腰圍、體重指數預測代謝綜合征的研究[A];2006年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第十次全國糖尿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吳靜;厲平;姜冉華;李玲;汪艷;;青少年血清載脂蛋白B48與代謝綜合征各組份關系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5 丁慧萍;丁倩;張福東;王濤;蔡美琴;;兒童代謝綜合征影響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A];達能營養(yǎng)中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膳食脂肪與健康”論文集[C];2010年
6 孫宇立;彭弘雷;肖萍;仲偉鑒;;初探代謝綜合征大鼠模型的構建[A];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中青年學者科技論壇暨2011年全國前列腺藥理毒理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汪笛;蔣萍;梁黎;傅君芬;王春林;;杭州蕭山地區(qū)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組分的正交因子分析[A];2012年江浙滬兒科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兒內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2年
8 肖丹丹;危小焰;劉俊偉;;肥胖兒童與正常兒童行走步態(tài)特征的三維分析[A];2002年第9屆全國運動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9 高建磊;肖丹丹;李紅艷;;肥胖兒童與正常兒童行走步態(tài)特征的力學分析[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10 朱巧英;;肥胖兒童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67例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A];2005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葛聲;如何調整肥胖兒童飲食[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2 殷浩;肥胖兒童體質差[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3 王禮陳;10歲孩子45歲血管,肥胖兒童動脈早老[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4 本報記者 胥曉琦;關注肥胖兒童的“三高癥”[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5 方留民;肥胖兒童經?措娨曇谆几哐獕篬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6 ;幫孩子控制肥胖[N];健康報;2010年
7 海笑;兒童長時間看電視可增加患高血壓風險[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8 王佳;肥胖兒童應調整生活習慣[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9 記者 謝瓊邋通訊員 汪錫文;逾5%的兒童是“胖墩”[N];中山日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葛宗漁;肥胖兒童增加未來患癌癥幾率[N];光明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陳青云;學齡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及其組分檢出率與診斷標準探討[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2 關玉明;兒童單純性肥胖對心血管的影響及高危因素分析[D];復旦大學;2004年
3 王俏鏇;兒童血清FGF21水平與代謝綜合征關系的初步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4 高捷;維生素D對人脂肪細胞增殖、分化及肥胖兒童脂源性激素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李敏;哈族肥胖兒童環(huán)境因素、FTO基因和腸道菌群的關聯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葉承志;二甲雙胍對SW872細胞增殖、分化、凋亡及肥胖兒童血漿脂源性激素影響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肖黎;兒童青少年肥胖標準應用及肥胖兒童食欲調節(jié)因素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甜;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與肥胖關聯性分析[D];山東大學;2015年
2 王嫣嫣;重慶市7-16歲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組分的調查及影響因素的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王穎;脂聯素血清水平和基因多態(tài)性與兒童肥胖及代謝紊亂的關聯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4 李國華;代謝綜合征兒童青少年的胰島β細胞功能評估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5 吳婉君;回漢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現狀及其與FTO基因rs9939609位點多態(tài)性的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施錫鋒;中國兒童青少年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及其預測代謝綜合征的異常界值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7 陳新嶺;青春期肥胖兒童血清瘦素、脂聯素與代謝綜合征的關系[D];鄭州大學;2009年
8 薄慧;天津市靜海農村地區(qū)學齡兒童代謝綜合征狀況調查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于夢瀟;青少年肥胖與代謝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10 徐磊;單純性肥胖兒童血清25羥維生素D水平檢測及臨床意義[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20950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09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