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貧血患兒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結核分支桿菌感染1例報告
本文選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 + 結核分支桿菌; 參考:《臨床兒科雜志》2017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討重型β地中海貧血患兒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后發(fā)生結核分支桿菌感染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回顧分析1例allo-HSCT后發(fā)生結核分支桿菌感染的重型β地中海貧血患兒的臨床資料,并復習相關文獻。結果重型β地中海貧血患兒,女,6歲,經異基因臍血及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發(fā)生播散性結核分支桿菌感染,經HRZE方案(異煙肼、利福噴丁、吡嗪酰胺與乙胺丁醇)抗癆治療后好轉。結論 allo-HSCT后結核分支桿菌感染較少見,應及時診斷和治療。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尾 -thalassemia. Methods A case of severe 尾 -thalassemia wi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after allo-HSCT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related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Results after allogeneic cord blood and bone marrow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disseminate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occurred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尾 -thalassemia, aged 6 years, and was treated with HRZE regimen (isoniazid, rifopentine). Pyrazinamide and ethambutanol) improved after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 Conclusio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after allo-HSCT is rare and should b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ime.
【作者單位】: 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血液科;
【分類號】:R725.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杏珊,吳龍章,羅一魯;結核分支桿菌L型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廣東醫(yī)學;2002年01期
2 華樹成,李丹,李洋;結核分支桿菌與非結核分支桿菌快速鑒別的實驗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年01期
3 相洪琴;;防治結核的新方法[J];國外醫(yī)學情報;1996年12期
4 李國利,莊玉輝,趙銘,孫桂芝;應用雙重PCR技術快速鑒定結核與非結核分支桿菌[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0年01期
5 王和,陳崢宏;抗結核藥物誘導結核分支桿菌形成L型及其特性的觀察[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年01期
6 彭理年,肖瑜,蔣伙剛,董德瓊;標本處理方法對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結核分支桿菌結果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年05期
7 莊玉輝;結核分支桿菌基因組后時代的展望[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年07期
8 裴新亞;對《試論結核性亞臨床菌血癥》一文的幾點看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年10期
9 孫小軍,金法祥,祝桂瑯,趙寶珊,鐘建平;改良結核分支桿菌快速培養(yǎng)的研究及評價[J];中國防癆雜志;2002年03期
10 宋蘭英,閆文生,趙彤;肺癌患者血和組織中結核分支桿菌感染的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糜祖煌;秦玲;;結核分支桿菌三種不同靶基因傳統PCR、巢式PCR檢測比較研究[A];第五屆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論文匯編[C];2000年
2 糜祖煌;秦玲;;結核分支桿菌三種不同靶基因傳統PCR巢式PCR檢測比較研究(摘要)[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結核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0年
3 李洪敏;徐明;王濤;安慧茹;劉真;趙玉梅;;建立長期保存結核分支桿菌的方法[A];中國防癆雜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國防癆協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4 張永勝;李書琳;李昕;張小剛;何秀云;;結核分支桿菌耐異煙肼分子機制的研究[A];中國防癆協會全國學術會議大會學術報告[C];2001年
5 梁建琴;吳雪瓊;李洪敏;張俊仙;張靈霞;;結核分支桿菌耐乙胺丁醇分子機制的研究[A];中國防癆協會全國學術會議大會學術報告[C];2001年
6 李衛(wèi)民;劉忠全;裴秀英;錢明;王蘇民;趙冰;端木宏謹;;北京、廣東、寧夏結核分支桿菌DNA指紋的應用研究[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7 矯慶輝;韓中波;李月龍;;對幾種結核分支桿菌檢測方法的初步探討[A];中國防癆雜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國防癆協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8 熊志紅;莊玉輝;李國利;;利用抑制消減雜交技術研究結核分支桿菌強毒株和弱毒株的基因差異[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中國遺傳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9 陳子芳;勞海黎;李永德;;痰多管接種培養(yǎng)結核分支桿菌陽性率的實驗觀察[A];結核與肺部疾病論文集[C];2006年
10 郭振興;;100例結核分支桿菌陽性涂片再觀察[A];中國防癆協會全國學術會議大會學術報告[C];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海榮;結核分支桿菌利福平敏感性分析的研究[D];北京市結核病胸部腫瘤研究所;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洋;聚合酶鏈反應—單鏈構象多態(tài)性技術鑒別結核分支桿菌異煙肼耐藥基因[D];吉林大學;2005年
2 安慧茹;結核分支桿菌耐喹諾酮類藥物的分子機制及其耐藥基因檢測方法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4年
3 程曉東;multi-PCR-SSCP檢測耐異煙肼結核分支桿菌方法建立和初步臨床應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4 溫書香;PMA-qPCR技術用于結核分支桿菌耐藥性快速檢測的初步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4年
5 吳靜希;結核分支桿菌PE/PPE特異性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初步應用[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6 陳效友;TaqMan聚合酶鏈反應技術檢測結核分支桿菌DNA及其臨床應用[D];北京市結核病胸部腫瘤研究所;2000年
7 劉艷群;結核分支桿菌H37Rv與H37Ra的差異表達基因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馮雪鳴;結核分支桿菌H_(37)R_v多肽抗原的提純及臨床應用價值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9 崔艷麗;煙臺地區(qū)結核分支桿菌rpoB、KatG和rpsL三種耐藥基因的檢測與耐藥相關性的研究[D];青島大學;2006年
10 張向暉;新疆部分地區(qū)結核分枝桿菌EMB耐藥與embB基因突變關系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990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1999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