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藥理作用及其在兒科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黃芪藥理作用及其在兒科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黃芪藥理作用及其在兒科中的應用
編輯時間:2012-11-05 16:58 【如需論文代寫,論文發(fā)表請聯系本站客服!】
別名綿黃芪、箭芪、口芪。蒙古黃芪主要產于內蒙、吉林、山西、河北等;膜莢黃芪主要產于山西、黑龍江、甘肅等。其味甘、溫;歸肺、脾經。主要適用于病后體虛;陽虛自汗、虛人感冒;脾虛泄瀉、脾虛水腫、小便不利等。
現代中藥學研究,黃芪主要化學成分為黃芪苷類、多糖黃芪藥理作用及其在兒科中的應用馮晨,唐鎖勤(解放軍總醫(yī)院小兒內科,北京摘要作為傳統(tǒng)中藥材的黃芪,其臨床應用廣泛。該藥主要成分為黃芪苷類、多糖類、黃酮類等。歸納近年的藥理學研究成果,黃芪及其提取物具有對機體免疫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等眾多系統(tǒng)、器官、組織的調節(jié)、營養(yǎng)和保護作用。根據其藥理特點黃芪在兒科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在對反復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秋季腹瀉等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的防治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相信不遠的將來,隨著對其藥理作用的進一步深入研究,黃芪必將為更多兒科疾病的治療提供有力的幫助。
兒童血液腫瘤疾病細菌檢測與清除例患兒中共有26例細菌培養(yǎng)陽性(陽性率培養(yǎng)細菌28株,其來源部位為:血培養(yǎng)19株痰培養(yǎng)6株,深靜脈插管培養(yǎng)2株,面部膿腫切開膿汁培養(yǎng)1株。用藥后,28株細菌中22株被清除,清除率為有54例患兒未找到明確致病菌,占67.5%。
治療失敗病例進一步觀察美羅培南治療失敗的14例患兒中,加用抗真菌治療后顯效11例。
討論兒童血液腫瘤本身可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和免疫力低下,近年來隨化療方法的改進和骨髓移植的普及難治性血液系統(tǒng)疾病和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顯著提高但化療強度增加,骨髓抑制加重,感染的發(fā)病率增加。血液腫瘤化療中的感染,其病原菌和病灶常常不明確,因此很難同一般感染一樣采用細菌學方法選擇抗生素和進行療效評價,因此需要應用抗菌譜廣、抗菌力強的抗生素。IDSA2002的用藥指南推薦,對于重癥感染和高危患者,應首選高效的廣譜抗生素,碳青霉烯類的美羅培南是其建議的幾個首選的經驗性治療藥物之一。本組研究結果證實:對兒童腫瘤治療合并感染時,美羅培南治療的有效率達78.8%;ANC<1000或500合并感染時的有效率77.0%,說明在白細胞降低時效果顯著。
美羅培南為人工合成的第二代碳青霉烯類藥物容易穿透大多數革蘭陽性和陰性細菌的細胞壁,達到其作用靶點青霉素結合蛋白(PBPs),具有強有力的抑制細胞壁合成的能力及對抗細菌產生β內酰胺酶的降解能力,可殺滅絕大部分革蘭陽性和革蘭陰性的需氧和厭氧病原菌及大多數β內酰胺酶類抗生素無交叉耐藥性。而且其獨特的結構(1-β-甲基),對人的腎脫氫肽酶(DHP-1)穩(wěn)定,勿需加腎毒性抑制劑,可經腎小球和透過腎小管,其腎臟的毒副作用較同類藥物明顯減弱。本組研究未觀察到明顯副作用說明美羅培南是一種安全的抗菌素。
總之,美羅培南在治療兒童腫瘤合并感染的治療中有明顯的抗菌效果,并安全可靠。
美羅培南在各種實驗動物中的體內分布收稿日期小兒內科專題中國藥物應用與監(jiān)測2006年第3期小兒內科專題類、黃酮類、氨基酸、微量元素、膽堿、葉酸等。隨著對黃芪藥理作用研究的深入,其臨床應用前景日漸展現,尤其對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藥物來源,F綜述如下。
黃芪對免疫系統(tǒng)有調節(jié)作用黃芪可以增強非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金若敏等通過口服給藥,觀察了口服黃芪毛狀根對環(huán)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NK細胞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黃芪毛狀根能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NK細胞活性。同時黃芪多糖在體內和體外均能明顯促進小鼠NK細胞活性,刺激NK細胞增殖,更重要的是可協同白細胞介素-2作用,使NK細胞活性和刺激NK細胞增殖的作用明顯高于白細胞介素-2單一作用的效果,且并非兩者效果的簡單相加。
黃芪對體液免疫功能也有作用。黃芪多糖可使小鼠胸腺和脾內T細胞數增加,而IgG的產生更需T細胞參與,給小鼠口服黃芪提取液,對免疫反應早期階段的脾臟抗原結合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的前體細胞)有促進作用,此外黃芪制劑噴鼻后,鼻分泌液中IgA明顯上升;正常人服用黃芪浸膏片后IgM、顯著增加。黃芪可以促進β淋巴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漿細胞抗體的合成。莊乙君等研究證實了黃芪注射液對慢性腎炎患者IgA、IgG與有明顯提高作用,揭示黃芪能改善機體抵抗力,增強機體體液免疫功能。
黃芪對細胞免疫有調節(jié)作用。周義乾等用黃芪注射液靜脈滴注,結果表明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亞群顯著提高。王涌等通過建立阻塞性黃疸大鼠模型,腹腔內注射黃芪(250mg:kg:d)2周,測定血中細胞表型CD3、CD4、CD8含量和血清白細胞介素水平,并與對照組比較,結果3周后大鼠血中T細胞表型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CD4減少相對更明顯,血清IL-2水平亦明顯下降。腹腔注射黃芪2周可使大鼠、CD4和CD8升高至接近正常,糾正IL-2產生的受抑狀態(tài)。說明黃芪可改善細胞免疫功能,推測黃芪是通過促進IL-2的產生實現其藥理作用的。
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藥理作用黃芪對心肌有正性肌力作用。黃芪皂苷是黃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成分,在50μg:mL~200μg:mL時對離體豚鼠乳頭肌標本產生正性肌力作用;它是通過抑制心肌細胞磷酸二酯酶(PDE)活性而加強心肌收縮,其作用強度呈明顯的劑量依賴關系:低劑量黃芪總皂苷(2mg)可加重心衰,而中劑量(4mg)和高劑量有抗心衰作用。
鈣超載在心肌損傷的發(fā)展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是引起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損害、導致細胞死亡的重要原因。用異丙腎上腺素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觀察黃芪對紅細胞、心肌鈣及脂質過氧化物的影響,發(fā)現黃芪能減輕由于缺血引起的心肌細胞、心肌組織和紅細胞內的鈣積聚,并能保護細胞膜鈣泵功能。
氧自由基(ORF)具有強烈引發(fā)脂質過氧化作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條件下,ORF大量形成,引發(fā)細胞膜及亞細胞膜脂質過氧化,進而破壞其結構和功能,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MIRI)。近年來大量實驗研究證實,黃芪的有效成分黃芪總黃酮和黃芪皂苷均有良好的抗氧自由基作用。在大鼠langendorff缺血再灌注10min模型上,利用低溫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儀觀察到,黃芪總黃酮可使冠脈流出液中的自由基明顯減少進而達到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
同時因黃芪具有補氣升陽作用,能益氣行血,大劑量應用黃芪能推動氣血的正常運行,改善心功能,消除體循環(huán)障礙。其機制可能與穩(wěn)定細胞膜、改善心肌營養(yǎng)和心肌細胞線粒體功能有關。
泌尿系統(tǒng)的藥理作用黃芪具有利尿作用。并且其利尿作用持續(xù)時間較長,給大鼠皮下注射黃芪水煎液0.5g:Kg后利尿作用可持續(xù)7d,連續(xù)7d給藥無耐藥性發(fā)生,黃芪煎劑靜脈注射0.5g:mL可使麻醉犬尿量顯著增加,1h~1.5h作用最顯著。
同時,黃芪具有對腎臟功能的保護作用。周玖瑤等通過Border方法復制了陽離子化小牛血清蛋白致膜性腎小球腎炎大鼠模型,并觀察了腎復康由雷公藤、黃芪、三七、益母草等組成)對模型的藥理作用。結果表明,腎復康可消除C-BSA腎炎模型大鼠尿蛋白,升高C-BSA腎炎模型大鼠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含量及白蛋白球蛋白(A:G)值,降低C-BSA腎炎模型大鼠膽固醇含量、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對腎功能具有保護作用。腎復康能抑制C-BSA腎炎模型大鼠血漿的血栓素B2(TxB2)含量的升高和6-酮基前列腺素F12(6-Keto-PGF1α)含量的降低。
其他系統(tǒng)藥理作用黃芪在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亦有應用。江清林等采中國藥物應用與監(jiān)測2006年第3期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觀察到黃芪甲苷溶液具有促進糖尿病大鼠血漿胰島素和C肽分泌的作用,并隨作用時間延長,分泌作用增加。其機理可能是通過刺激類胰升血糖素肽-1(GLP-1)的分泌,誘發(fā)B細胞內胰島素顆粒活性恢復來實現的。
在腦缺血方面,黃芪提取物有較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提高局部腦缺血及全腦缺血再灌注后皮質及海馬SOD、NOS、ATP酶活性、降低腦含水量、抑制的合成、抑制神經元調亡等作用,有望在神經系統(tǒng)損傷修復上發(fā)揮作用。
黃芪多糖具有解除內毒素損傷作用。腹腔注射、60mL=kg、100mL=kg,1次=d,連用7d能顯著提高內毒素中毒小鼠的存活率。l00mL=Kg劑量組能完全解除內毒素的致死作用。60mL=Kg、100mL=Kg連用能顯著對抗內毒素處理小鼠肝勻漿中丙二醛升高及谷胱甘肽的降低。
藥理毒性及不良反應黃芪毒性很低,小鼠以黃芪0.5mL~0.7mL灌胃急性毒理實驗,48h無異常;大鼠每天腹腔注射黃芪煎劑~1.3mL,給藥30d慢性毒性實驗,其體重均有增加,未見毒副反應。
黃芪的不良反應主要以過敏為主。其主要原因可能與其含多糖和蛋白有關。值得注意的是,黃芪所致的過敏性休克發(fā)生時間在用藥后40min~11d,最晚個月。因此,臨床在用藥時應密切觀察,尤其是對未住院病人更應警惕。
黃芪在兒科中的應用作為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中藥學常用藥物的黃芪,隨著對其藥理作用研究的深入,其臨床應用日益廣泛。
中醫(yī)學認為兒童以脾肺二臟病癥多見,根據黃芪的特點,其在兒科的應用日漸顯現。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呼吸系統(tǒng)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其主要原因除與兒童呼吸道解剖、生理特點和全身免疫有關外,和局部分泌型IgA也有很大的關系,某些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甚至檢測不到分泌型。根據黃芪對免疫系統(tǒng)的調節(jié)特點,其已在臨床用于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治療。董建路等對62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應用黃芪口服液5mL=d~10mL=d,連用4周,取得了80.65%的有效率。黃華等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口服黃芪口服液3個月,1年后進行評價,治療組、IgA、IgM、C3、C4均較對照組明顯升高,且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病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
病毒性心肌炎是兒科循環(huán)系統(tǒng)常見疾病,目前尚沒有理想的藥物治療。根據黃芪調節(jié)免疫功能,避免了病毒反復感染,直接保護病毒感染的心肌細胞;通過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射血分數,提高心功能等藥理特性,其在心肌炎的治療上得到廣泛應用。孫秀華等采用大劑量VitC與黃芪、參麥聯用,明顯縮短了治療過程,取得優(yōu)于對照組的療效。
輪狀病毒感染致腹瀉是兒童秋、冬季消化系統(tǒng)常見感染性疾病。此病多發(fā)于6~12個月患兒。此病的發(fā)生除與病毒的數量毒力有關外,主要是該年齡組的患兒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低下和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M、及胃腸道分泌型IgA較低有關。近年來國內文獻報道輪狀病毒腸炎患兒急性期全T細胞(CD3)及輔助誘導細胞(CD4)減少,細胞免疫受到抑制,免疫反應低下。霍懷仁等應用黃芪治療130例輪狀病毒感染后腹瀉,取得了84.6%的總有效率。
其他常見疾病治療中,董揚等將黃芪治療兒童腎病綜合征后免疫力低下取得較好效果;孫遠嶺等應用黃芪治療兒童厭食癥,對比口服鋅劑取得80.8%的療效。
隨著黃芪的藥理作用日漸揭示,在成人疾病的治療作用漸漸適用于兒童。在成人腫瘤性疾病中,黃芪對肺癌、肝癌、乳腺癌等都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那么我們在兒童腫瘤的治療中就應該加以思考和利用。
展望未來,隨著藥理學分析手段的進一步提高,黃芪的藥用價值必將進一步得到開發(fā),相信它必定會在兒童疾病的預防、治療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小兒疾病治療時藥物的劑量一般隨年齡而異,這點與成人顯著不同。除此之外,小兒用藥還因臟器功能發(fā)育未成熟等原因使其用法、副作用等也與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在這里做如下論述。
小兒藥物動力學有其特殊性這主要是指小兒對藥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謝與成人明顯不同,年齡越小,差異越大。首先,藥物在組織內分布與成人不同,年齡越小藥物越是主要分布在體液中;另外,小兒的肝酶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某些藥物必須經過肝臟某些酶系統(tǒng)的作用才能解毒,酶缺乏時其毒性反應比較明顯,如新生兒肝臟的氧化%水解、N-去甲基和乙;饔玫,以后隨年齡增長才逐步增強再有,小兒特別是新生兒腎臟排泄功能不足,新生兒腎小球濾過與腎小球分泌功能均差,到了嬰兒后期這些功能逐步改善。因此新生兒和小嬰兒的藥物劑量宜小、給藥次數宜少。另一方面,在乳幼兒期,由于水代謝旺盛,每日尿量較多,因此從腎臟排出的藥物的劑量按體重計算就應較成人相對大,給藥間隔時間亦應縮摘要小兒藥物治療的特點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第一:小兒藥物動力學有其特殊性,這主要是指小兒對藥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謝與成人明顯不同;第二:小兒給藥方法的特點,包括口服、注射以及外用藥等方面的特殊之處;第三:小兒藥物劑量的計算與成人不同,需根據體重、體表面積、年齡等不同方法計算;第四:小兒用藥過程中存在一些特殊問題,突出體現在抗生素、激素的使用過程中、對癥治療及新生兒的用藥等方面?傊畬π哼M行藥物治療必須掌握其特點,這樣才能做到安全、有效地治療。
上一篇:兒科抗生素使用現狀及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
下一篇:兒科門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藥物應用合理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黃芪藥理作用及其在兒科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662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16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