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兒科論文 >

先天性束帶綜合征1例及文獻復習

發(fā)布時間:2018-03-03 18:40

  本文選題:先天性束帶綜合征 切入點:臨床特點 出處:《蘭州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總結先天性束帶綜合征患者的診斷、治療,并對其臨床特點及手術治療的體會予以分析。 方法回顧性分析一例先天性束帶綜合征患者的病例資料并結合文獻分析本病的病因、臨床治療及效果,提出其發(fā)生、發(fā)展及治療的新進展。 資料一例12歲男性患者,表現(xiàn)為左手中、環(huán)、小指指根皮膚束帶伴環(huán)指橡皮樣腫脹,左手中指末節(jié)指骨短縮畸形。 干預措施行“Z”字皮瓣成形手術治療。 結果術后病理證實束帶是致密纖維結締組織。術后患者恢復良好,束帶環(huán)消失,環(huán)指腫脹消退,無遠端肢體的缺血壞死,無瘢痕攣縮形成,肢體外觀恢復正常。 結論先天性束帶綜合征是兒章常見的先天畸形,發(fā)病早,束帶的形成會導致肢體發(fā)育和外觀產(chǎn)生不利影響,及早選擇有效的手術治療方式能消除畸形,并使肢體正常發(fā)育,避免肢體進一步的損害。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clinical feature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band syndrome. Methods the data of a case of congenital band syndrom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etiology, clinical treatment and effect of the disease were analyzed, and the new progress of its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was put forward. Data A 12-year-old male patient presented as left hand, ring, phalanx with rubber swelling of ring finger and short contraction of distal phalanx of left hand.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treated with Z-shaped flaps. Results the band was proved to be dense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 after operation, the band ring disappeared, the ring finger swelling disappeared, no ischemic necrosis of the distal limb, no scar contracture,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limb returned to normal. Conclusion congenital band syndrome is a common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in children. Early onset and formation of band will lead to adverse effects on limb development and appearance. Early selection of effe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can eliminate deformity and make limb normal development. Avoid further physical damage.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72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野;;全球3成人患“21世紀綜合征”[J];發(fā)現(xiàn);2010年03期

2 羅坤;;長QT綜合征[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09年02期

3 ;洗澡禁忌[J];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B版);2011年08期

4 葉進;王小亮;;關于Brugada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西藏醫(yī)藥雜志;2011年03期

5 李洪華;郝云鵬;杜琳;賈飛勇;;Apert綜合征1例[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1年07期

6 鈺軒;孫欲曉;;阻斷心身耗竭綜合征來襲[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1年08期

7 鈕雪松;;什么是小兒“夾腿綜合征”?[J];中華養(yǎng)生保健;2011年07期

8 羿愛華;;HELLP綜合征27例臨床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1年04期

9 丁壽藩;;當心患上“無興趣綜合征”[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11年13期

10 陳堅;陳斯泰;;Marshall-White綜合征6例[J];皮膚病與性病;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潘玉玲;李綿洋;王紅霞;王成彬;;Chediak-Higashi綜合征1例報告[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錢江潮;周海霞;黃珍;王菊香;方希敏;曾煒煒;陳敏;徐智勝;李原;;Chediak-Higashi綜合征(附1例報告)[A];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暨兒內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3 查兵兵;劉軍;查英;王芳;盛勵;丁和遠;陳灶萍;徐炯;;Klinefeler綜合征兩例報道[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高雄;李想;;Kartagener綜合征一例報道[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0年

5 肖文;白嵐;;Rotor綜合征1例[A];肝臟病防治學術研討會及新進展學習班?痆C];2005年

6 陳穎萍;施萍;;嬰兒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一例[A];中華護理學會第8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交流會議、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全國神經(jīng)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7 高天舒;王東;王麗;陳宏偉;;Sheehan綜合征失、誤治2例報道[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8 陳敏;;Meige綜合征1例報告[A];玉溪市第十三屆內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付軍;林明民;徐龍;;Dubin-Johnson綜合征一例[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新進展講習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10年

10 賈克東;劉東林;;Dubin—Johnson綜合征一例報告[A];首屆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研討會、首屆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肝病新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富 汪昭君;“節(jié)日綜合征”患者增多醫(yī)生提醒調整心態(tài)多溝通[N];大眾科技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郭敏 王敏 張楠 實習生 李營營;長假歸來早收心 謹防“節(jié)后綜合征”[N];安陽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穆晶晶;何為孟喬森綜合征[N];保健時報;2009年

4 記者 楊濟澤 通訊員 張明珍;部分市民患上“出禮綜合征”[N];連云港日報;2009年

5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兒童發(fā)育行為中心 李麗英 鄒小兵;走近阿斯伯格綜合征[N];健康報;2010年

6 畢曉哲;如何治好“節(jié)后綜合征”[N];恩施日報;2011年

7 吳松艷 8692部隊;治治“迎檢綜合征”[N];人民武警報;2011年

8 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黃春燕;節(jié)日也有美味綜合征[N];健康時報;2009年

9 健康時報記者 余易安;炒菜能炒出“醉油綜合征”[N];健康時報;2009年

10 武漢市心理醫(yī)院 張穎;五招應對“年關綜合征”[N];大眾衛(wèi)生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雪霜;Goldenhar綜合征家系收集、表型分析和遺傳學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黃燦;綜合征型先天性心臟病與拷貝數(shù)變異遺傳學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3 仲海;無創(chuàng)性影像學檢查在乆血管陷迫綜合征診治中的應用價值[D];山東大學;2011年

4 張濤;遺傳性長QT間期綜合征基因突變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和對10個心律失常中國人家系致病基因的篩查[D];浙江大學;2010年

5 王林平;Liddle綜合征上皮鈉通道基因突變研究和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臨床特征分析[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6 倪明科;縫隙連接的改變在藥物誘導的室性心律失常發(fā)生中的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張志勇;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的臨床特征和分子特點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梁佳;非綜合征型先天缺牙致病基因的篩查及分子發(fā)病機制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9 全小慶;縫隙連接在長QT綜合征室性心律失常發(fā)生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楊青;關節(jié)病型銀屑病臨床與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遠志;先天性束帶綜合征1例及文獻復習[D];蘭州大學;2012年

2 劉茂靜;經(jīng)典型Bartter綜合征CLCNKB基因突變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3 王緒銳;隱匿性鼻竇綜合征[D];吉林大學;2005年

4 陳嫻;Gitelman綜合征四例[D];浙江大學;2011年

5 徐銘瑋;基底動脈尖綜合征[D];浙江大學;2005年

6 張俊娥;表皮痣綜合征一例并復習相關文獻[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王霞;中國首例ADULT綜合征家系的p63基因突變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10年

8 吳巧敏;Bardet-Biedl綜合征病例報告一例及診治探討[D];浙江大學;2006年

9 張志明;16例Rhupus綜合征臨床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朱柯磊;Mirizzi綜合征38例臨床特點分析[D];浙江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156222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156222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292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