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兒科論文 >

兒童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臨床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2-21 03:02

  本文關鍵詞:兒童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臨床分析 出處:《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兒童 傳染性 單核細胞 增多 臨床 分析


【摘要】:目的:對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住院患兒的病例資料進行分析,明確近年本地區(qū)兒童IM的臨床特征。 方法:對2009年1月~2013年12月IM住院患兒的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兒按兒童年齡分期分為四組:嬰兒組(≤1歲),幼兒組(≤3歲),學齡前組(≤6歲),學齡組(>6歲)。分析內(nèi)容主要包括:(1)患兒一般情況統(tǒng)計分析;(2)臨床特點分析:發(fā)熱程度與持續(xù)時間、淋巴結(jié)炎、咽峽炎扁桃體滲出、皮疹、肝腫大、脾腫大、并發(fā)癥等;(3)實驗室等輔助檢查分析:全血細胞分析、肝功能、心肌酶譜、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相關抗體、CD4+和CD8+T細胞亞群、病原學檢測、胸部影像學等;(4)臨床治療及預后分析。 結(jié)果:IM住院患兒共268例,其中男159例,女109例,年齡從32天至14歲。以學齡前期和幼兒期為主,分別占39.6%、32.1%。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發(fā)熱(94.8%)、淋巴結(jié)炎(64.2%)、肝腫大(60.8%)、扁桃體滲出(39.9%)、眼瞼浮腫(28.4%)、脾腫大(23.5%)及皮疹(16.4%)。平均發(fā)熱持續(xù)時間為6.9±4.5天。高熱、淋巴結(jié)炎、扁桃體滲出、脾腫大、眼瞼浮腫在年長兒多見,而皮疹在小年齡兒童多見,臨床表現(xiàn)組間有顯著差異性。56.3%的患兒出現(xiàn)白細胞增高,幼兒組、學齡前組、學齡組三組之間無明顯差異,但嬰兒組更容易出現(xiàn)白細胞計數(shù)增高或降低的變化。淋巴細胞相對比例各組之間無明顯差異,單核細胞比例嬰兒組較年長兒組更高。四組異常淋巴細胞比例分別為:12.1±4.4%,19.1±9.4%,23.4±13.1%,22.6±13.3%,隨年齡增加而增高。血小板減少總發(fā)生率1.9%,各年齡組無明顯差異。貧血總發(fā)生率11.6%,小年齡組兒童更易出現(xiàn)。粒細胞減少總發(fā)生率39.2%,各年齡組無明顯差異。肝功能損害及心肌損害總發(fā)生率分別為22.8%、11.9%,嬰兒組及學齡組更易出現(xiàn)肝功能損害,心肌損害在小年齡兒童更常見。25.7%伴有肺炎。268例患兒中,251例患兒檢測EBV抗體,EB病毒VCA-IgM、VCA-IgG、EA-IgG、EBNA-IgM陽性率分別為34.3%、17.5%、20.7%、21.5%,其中54例支原體抗體陽性,其他還包括有少數(shù)嗜肺軍團菌、乙型流感病毒、鏈球菌、巨細胞病毒等陽性。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療及對癥支持治療,多數(shù)預后良好,僅1例發(fā)展為慢性活動性EBV感染及噬血細胞綜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予靜脈丙種球蛋白及激素治療,效果良好。 結(jié)論:發(fā)病高峰為學齡前期,幼兒期也占相當?shù)谋壤,小年齡兒童發(fā)病有增加趨勢。不同季節(jié)均可發(fā)病。IM患兒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淋巴結(jié)炎、肝腫大、扁桃體滲出、眼瞼浮腫、脾腫大、及皮疹等。IM患兒并存疾病中以肺炎較為常見。IM患兒異常淋巴細胞高表達同時,可伴有中性粒細胞減少,部分可出現(xiàn)貧血,血小板減少癥,易造成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及造成肝功能、心肌損害。EBV抗體檢測對于判斷EBV感染仍具有價值。臨床治療主要以阿昔洛韋抗病毒治療及其他對癥治療為主,效果及預后良好。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2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朱美華;梁敏;王志堅;溫紅艷;;抗病毒治療對兒童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價值探討[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2年03期

2 石梅蘭;姜新萍;;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綜合征患兒臨床特征[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3年04期

3 呂潔;金蓮花;孫景輝;樸金花;;兒童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臨床特點與發(fā)病年齡的關系:附312例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1年06期

4 張惠琴;馮體玉;;兒童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實驗室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年21期

5 胡麗華;楊菊紅;崔天盆;邢輝;蔡鵬程;;Diagnosis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by Combined Detection of Atypical Lymphocytes and Transaminase[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英德文版);2006年03期

6 石宏;相恒杰;;小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臨床特點及誤診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年17期

7 幺遠;段紅梅;閆慧敏;甄小芳;潘宇琛;姚瑤;陳黎;靖學芳;陳海倫;;Clinically Controlled Study on Children's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Treated by Chinese Medicine[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9年05期

8 呂亞清;夏波;宋文奇;高祥文;;兒童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56例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兒科學;2012年02期

,

本文編號:13144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13144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363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