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點及腸道病毒71型VP1基因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0-27 04:00
本文關鍵詞:亳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點及腸道病毒71型VP1基因特征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學 亳州市 腸道病毒71型 基因型
【摘要】: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不同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fā)病為主。我國安徽省阜陽市2008年3月份開始流行的手足口病,經(jīng)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ina CDC)檢查確認主要病原體是EV71,2008年5月手足口病被衛(wèi)生部按照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時隔多年手足口病發(fā)病形勢依然嚴峻,亳州市作為當年較為嚴重的疫情地阜陽市的緊鄰,該市手足口病病原體的流行情況及腸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學情況如何?本課題就擬對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體情況以及該市腸道病毒71型分子分型和進化情況的進行研究,以滿足臨床診治與流行病學研究需要,更有效的對HFMD進行實驗室診斷與監(jiān)測。目的:通過對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住院的疑似手足口病患兒的咽拭子提取病毒RNA的方法,應用實時熒光RT-PCR技術檢測病原體類別,收集相關病歷資料,并對EV71感染情況進行統(tǒng)計及應用聚合酶鏈反應技術與生物信息學方法對EV71VP1片段進行分析,研究該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EV71感染者臨床特點及EV71基因分型和分子進化情況,為HFMD的診斷治療、預防監(jiān)測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jù)結果:1、1175例疑似手足口病的住院患者的咽拭子標本中,男782例,女393例,共檢出腸道病毒陽性患者562例。不同性別間腸道病毒感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3.434,P=0.064),不同性別間EV71感染和非EV71非Cox-A16腸道病毒感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65,P=0.029)。不同年齡組間感染腸道病毒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03,P=0.449),但已感染腸道病毒者在不同年齡組間EV71感染和非EV71非Cox-A16腸道病毒感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422,P=0.015)。在196例ev71感染病例中,男124例,女72例,男女比例為1.72:1,年齡范圍為4個月~6歲,平均年齡1.8歲,其中0歲~1歲的患者96人,1歲~3歲的患者88人,3歲以上的患者12人,ev71感染病例以3歲以下兒童為主,占本次ev71感患者的93.9%;在6例cox-a16感染病例中,男5例,女1例,男女比例為5:1,年齡范圍為1歲~4歲,平均年齡1.68歲,其中0歲~1歲的患者4人,2歲~3歲的患者1人,3歲以上的患者1人,cox-a16感染病例也以3歲以下兒童為主,占83.3%;360例非ev71非cox-a16腸道病毒感染者中,男260例,女100例,男女比例為2.6:1,年齡范圍為1歲~9歲,平均年齡1.58歲,其中0歲~1歲的患者222人,2歲~3歲的患者123人,3歲以上的患者15人,非ev71非cox-a16腸道病毒病例也以3歲以下兒童為主,占95.8%。腸道病毒的感染在各月份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2.324,p0.05),呈現(xiàn)以春夏季多發(fā)態(tài)勢。在不同月份ev71和非ev71非cox-a16腸道病毒感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992,p0.05)。196例ev71感染者的月份分布也以春夏季發(fā)病為主,4月份為高峰期。三型患者的發(fā)病年齡段分布差異型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38,p=0.904),不同臨床分型ev71感染病例在各月份的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479,p=0.425)。2、6株來源于不同疾病程度的樣本測序成功,6株ev71vp1基因間的核苷酸相似性為96.0%~99.7%,氨基酸相似性為94.6%~100%,來源不同疾病程度的ev71vp1基因未發(fā)現(xiàn)特異性核苷酸變異。在系統(tǒng)進化樹上,存在多個傳播鏈,均與c4a亞型代表株處于同一分支,核苷酸相似性為96.0%~98.6%,氨基酸相似性為98.0~99.6%。結論:1、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亳州市1175例疑似hfmd的患者咽拭子標本中共檢出腸道病毒陽性患者562例,以非ev71非cox-a16型腸道病毒感染者為主。2、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亳州市手足口病腸道病毒感染在年齡段、別等人群分布特點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腸道病毒核酸陽性人群不同種腸道病毒感染在性別與年齡上有統(tǒng)計學差異,不同性別和年齡段間易感非ev71非cox-a16腸道病毒感染者。3、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亳州市手足口病發(fā)病集中在4月份-6月份,呈現(xiàn)春夏季多發(fā)態(tài)勢。非EV71非COX-A16型腸道病毒是研究期間的主要病原體。4、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間EV71是亳州市手足口病患者危、重癥患者主要病原體。非EV71非COX-A16型腸道病毒和COX-A16型腸道病毒以普通型病例為主。5、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亳州市EV71流行株為C4a亞型,存在多個傳播鏈,存在地區(qū)性差異,各毒株核苷酸與氨基酸變異相似,與周邊省市的流行株為同一進化分支。6、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亳州市EV71感染者不同疾病分型的病毒核苷酸與氨基酸變異相似。
【關鍵詞】:手足口病 流行病學 亳州市 腸道病毒71型 基因型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25.1
【目錄】:
- 縮略語表7-8
- 摘要8-11
- Abstract11-15
- 前言15-19
- 第一部分 手足.病病原體檢測及流行病學特征分析19-31
- 引言19
- 1 材料與方法19-24
- 1.1 材料19-21
- 1.1.1 樣本來源19-20
- 1.1.2 診斷標準20
- 1.1.3 樣本的采集和處理20-21
- 1.1.4 試劑使用21
- 1.1.5 儀器與耗材21
- 1.2 方法21-24
- 1.2.1 核酸提取21-22
- 1.2.2 熒光定量RT-PCR檢測樣本22-23
- 1.2.3 結果判讀23-24
- 1.2.4 質量控制24
- 1.2.5 統(tǒng)計學處理24
- 2 結果24-28
- 3 討論28-29
- 4 結論29-31
- 第二部分EV71 VP1區(qū)核酸檢測及基因序列分析31-43
- 引言31
- 1 材料與方法31-35
- 1.1 材料31-33
- 1.1.1 標本來源31
- 1.1.2 標本選取和保存31
- 1.1.3 試劑使用31-32
- 1.1.4 儀器與耗材32-33
- 1.2 方法33-35
- 1.2.1 病毒RNA的提取33
- 1.2.2 EV71 VP1區(qū)引物設計33-34
- 1.2.3 VP1區(qū)RT-PCR34
- 1.2.4 擴增產(chǎn)物電泳檢測與序列測定34-35
- 1.2.5 核苷酸序列拼接與比對分析35
- 1.2.6 EV71VP1同源性分析與系統(tǒng)進化樹的構建35
- 2 結果35-40
- 2.1 亳州市EV71流行株VP1區(qū)PCR擴增產(chǎn)物瓊脂糖電泳35-36
- 2.2 亳州市EV71流行株核苷酸測序與比對分型結果36-37
- 2.3 EV71流行株與其他EV71毒株的核苷酸與氨基酸同源性與相似性分析37-39
- 2.4 亳州市EV71流行株與其他EV71毒株核苷酸系統(tǒng)進化樹分析 .. 3339-40
- 3 討論40-42
- 4 結論42-43
- 參考文獻43-48
- 本人簡歷48
- 碩士在讀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48-49
- 致謝49-50
- 綜述50-56
- 參考文獻54-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陳賢豐;鄧列華;;廣州天河區(qū)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和臨床上的某些特點[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1990年04期
2 范凱;張旭;宋穎;莫曉艷;張新巖;;2008-2011年遼寧省錦州市手足口病病原監(jiān)測結果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2年02期
3 許一玲;李棟;;淄博市張店區(qū)手足口病流行與氣象因素的關系研究[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0年10期
4 王祥英;錢樹生;石秀芳;敖家富;;亳州地區(qū)384例手足口病患兒腸道病毒實時RT-PCR檢測結果分析[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2年11期
5 朱冰;鐘家禹;鄺璐;華亮;肖密絲;陳翊;謝嘉慧;張瑩瑩;;2010年廣州地區(qū)兒童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年12期
,本文編號:11017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11017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