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病毒F蛋白納米抗體的篩選及活性鑒定
本文關鍵詞:新城疫病毒F蛋白納米抗體的篩選及活性鑒定
【摘要】:旨在篩選新城疫病毒(NDV)F蛋白的納米抗體,并對篩選的抗體活性進行初步鑒定。以NDV F蛋白中和表位構建誘餌,利用酵母雙雜交技術對雙峰駝天然重鏈抗體可變區(qū)(VHH)酵母雙雜交文庫進行篩選,獲得4株VHH抗體序列。挑選其中2株最符合VHH特征的進行原核表達與純化,并對2株VHH活性進行鑒定。ELISA結果顯示,VHH1與VHH2與NDV病毒的反應性顯著高于陰性對照(P0.05),表明VHH與NDV病毒反應活性良好;Western blot結果顯示,2株VHH可特異性識別F蛋白;細胞中和試驗結果表明,2株VHH抗體均具有一定的中和活性。以上結果提示本研究成功篩選出2株活性較好的抗NDV F蛋白的VHH抗體,為VHH在NDV防控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yī)學院;
【關鍵詞】: 新城疫病毒 F蛋白 VHH抗體 酵母雙雜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27257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Z111021006)
【分類號】:S852.4
【正文快照】: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養(yǎng)禽業(yè)的重要疫病,被OIE列為必須報告的疫病。NDV屬于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屬,其基因組為不分節(jié)段的單鏈負股RNA,大小約15kb,依次編碼6種結構蛋白。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智利鳥類感染新城疫病毒[J];中國家禽;2007年14期
2 顧有方;操志鋒;陳會良;王玨;路振香;李文超;胡元慶;張訓海;;異源新城疫病毒感染對雛鴨組織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中國獸醫(yī)學報;2008年11期
3 初莉莉;王治德;李術梅;劉躍光;于彥強;;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J];中國畜禽種業(yè);2009年11期
4 李增光;什么是新城疫病毒的基因型──從去冬今春的雞群病情談起[J];山東家禽;2000年06期
5 盧建紅,談志祥,魯杏華,邱立新,元瓊香;應用聚乙二醇介導的單抗夾心ELISA監(jiān)測湖南新城疫病毒強毒感染[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5期
6 瞿國潤,吳艷濤,張如寬,劉秀梵;我國部分地區(qū)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獸醫(yī)科技;2001年03期
7 劉華雷,王永坤,嚴維巍,朱國強,周繼宏,田慧芳;中國部分地區(qū)新城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8 李增光;什么是新城疫病毒的基因型——從去冬今春的雞群病情說起[J];中國動物保健;2001年05期
9 王忠田,王澤霖,陳溥言,楊漢春;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學最新研究進展[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2年02期
10 郭云雷 ,石鵬;新城疫病毒經蛋傳播的臨床流行病學及實驗性依據[J];當代畜禽養(yǎng)殖業(yè);2002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魯會軍;劉昊;張丹;金擴世;金寧一;;新城疫病毒進化與跨種感染[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2 孫玉章;母連志;丁壯;;新城疫病毒載體的研究及應用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3 楊帆;岳華;湯承;侯巍;;靶向新城疫病毒NP基因shRNA重組腺病毒載體的構建[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劉華雷;王志亮;吳延功;鄭東霞;孫承英;趙云玲;徐天剛;;2002-2007年355株中國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學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任濤;王琴;羅開健;張桂紅;廖明;;新城疫病毒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畜牧獸醫(yī)生物技術學分會暨中國免疫學會獸醫(yī)免疫分會第七次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孟春春;張向樂;孫英杰;仇旭升;陳鴻軍;于圣青;丁鏟;;新城疫病毒感染腫瘤細胞后能誘導自噬的發(fā)生[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分會第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7 胡增壘;胡順林;胡嬌;宋慶慶;丁平云;朱杰;劉曉文;王曉泉;劉秀梵;;基因Ⅶd亞型新城疫病毒高度侵害雞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機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8 劉家國;徐玉鳳;趙彪;王德云;范云鵬;胡元亮;;板藍根生物堿酸性部位對新城疫病毒吸附、釋放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第二屆中國獸醫(yī)臨床大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9 瞿國潤;吳艷濤;張如寬;劉秀梵;;我國部分地區(qū)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學及其生物學特性的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會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10 劉華雷;王永坤;嚴維巍;朱國強;;我國部分地區(qū)新城疫病毒的流行現(xiàn)狀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秦衛(wèi)紅;種鵝感染新城疫病毒的診斷[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13年
2 寧啟文;我國研制成功H5亞型禽流感重組新城疫病毒活載體雙價疫苗[N];農民日報;2005年
3 劉萬珍;哪些畜禽不能混養(yǎng)[N];農民日報;2013年
4 ;夏季怎樣提高養(yǎng)雞效益[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郝華芳;新城疫病毒V蛋白結合MDA5抑制DF-1細胞IFN-β生成的功能域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2 李曉霞;新城疫病毒氣溶膠發(fā)生與傳染機制及其在生產雞舍環(huán)境中的監(jiān)測[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9年
3 程相朝;新城疫病毒地方株分子流行病學調查及其疫病控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3年
4 胡海霞;表達C亞型禽偏肺病毒糖蛋白和融合蛋白的重組新城疫病毒二價苗的構建及免疫效力評價[D];吉林大學;2011年
5 詹媛;新城疫病毒通過激活真核翻譯起始因子4F促進病毒增殖[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4年
6 聞曉波;新城疫病毒樣顆粒的構建及其出芽機制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7 孫英杰;細胞自噬在新城疫病毒感染過程中的作用[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3年
8 劉佳旭;應用反向遺傳操作系統(tǒng)研究鵝源新城疫病毒NP基因5'非編碼區(qū)六個核苷酸對病毒毒力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5年
9 蔡麗婭;臨床新城疫病毒分離鑒定及F蛋白單克隆抗體的研制與應用[D];揚州大學;2009年
10 徐懷英;新城疫病毒山東流行株分子演化及抗原性變異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孫娜娜;表達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gI和gB基因的重組新城疫病毒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2 王海新;新城疫病毒蛋白特異性抗血清的研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3 劉蓬;中國中部候鳥遷徙區(qū)基因Ⅸ型新城疫病毒的分離鑒定與遺傳進化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4 程洋;感染不同毒力新城疫病毒后雞免疫器官Toll樣受體及炎癥相關基因的表達差異[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4年
5 王珂;新城疫病毒強弱毒雙重熒光定量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試劑盒的組裝[D];吉林大學;2016年
6 張爽;新城疫病毒分離及免疫組化檢測方法的建立[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1年
7 杜景嬌;逆轉錄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對新城疫病毒的快速檢測[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吳偉;鴨源新城疫病毒部分中國分離株生物學特性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9 李建俠;種鴨生殖系統(tǒng)新城疫病毒檢測及鴨新城疫病毒垂直感染動物試驗[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10 胡北俠;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單克隆抗體的研制[D];揚州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9841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98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