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中氟腺呤的檢測方法和氟腺呤急性、亞慢性毒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8-12 21:54
氟腺呤(Arprinocid)是一種核苷類抗球蟲藥,對多種球蟲特別是禽類的艾美爾球蟲效果顯著,與其他抗球蟲藥無交叉耐藥性。鑒于該藥有以上優(yōu)點,引進該藥進入我國臨床防治球蟲病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氟腺呤上市的年代較為久遠,且國內(nèi)未見上市使用報道,缺少相關(guān)的毒理學資料。為了確認氟腺呤在我國臨床使用的安全性,首先需要對其進-行相關(guān)的毒理學研究。本研究進行了氟腺呤的急性毒性,亞慢性毒性試驗,建立了飼料中氟腺呤含量檢測方法,確定了氟腺呤的日許量和其在動物源性食品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氟腺呤的開發(fā)應(yīng)用提供臨床前安全性評價資料。主要結(jié)論如下:1.急性毒性研究選用SPF級Sprague-Dawley大鼠70只,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采用經(jīng)典LDso法進行試驗。氟腺呤用0.5%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助溶制成混懸劑,單次灌胃給藥,觀察實驗動物14天內(nèi)的中毒反應(yīng),采用改良寇式法計算半數(shù)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限。試驗得出氟腺呤對昆明小鼠的經(jīng)口LDs0為82.8 mg/kg b.w.,95%可信限為73.2~93.5 mg/kg b.w.;對雌雄大鼠和雄性大鼠的經(jīng)口LD50分別為385.4和...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符號
引言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藥物安全性評價的意義
1.2 臨床前毒理學試驗指南及其要求
1.3 VICH基本試驗中的一般毒性試驗
1.3.1 急性毒性試驗
1.3.1.1 經(jīng)典急性致死性毒性試驗
1.3.1.2 上下法或階梯法(Up and down Procedure)
1.3.1.3 金字塔法("Pyramiding" study)
1.3.1.4 固定劑量法(Fixed dose Procedure)
1.3.1.5 限度試驗(Limit test)
1.3.1.6 近似致死劑量試驗法(Approximate lethal dose)
1.3.1.7 急性毒性分級法(Acute toxic class method)
1.3.2 重復(fù)給藥毒性試驗
1.4 氟腺呤的研究進展
1.4.1 氟腺呤概況
1.4.2 氟腺呤的作用機理
1.4.3 氟腺呤毒理學研究
1.4.3.1 急性毒性研究
1.4.3.2 重復(fù)給藥毒性試驗
1.4.3.3 特殊毒性試驗
1.4.3.4 其它毒性研究
1.4.4 氟腺呤在飼料中含量測定研究
1.4.4.1 比色法
1.4.4.2 極譜法
1.4.4.3 高效液相色譜法
1.4.5 氟腺呤代謝和殘留研究
1.5 本論文的研究意義、內(nèi)容與目標
第二章 氟腺呤急性毒性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藥
1.2 主要儀器和試劑
1.3 實驗動物及其飼養(yǎng)管理
1.4 劑量及分組
1.5 試驗方法
1.5.1 實驗動物稱重和分組
1.5.2 受試藥物溶液配制
1.5.3 給藥方法
1.6 試驗觀察
1.7 LD_(50)計算
2 結(jié)果
2.1 氟腺呤主要中毒癥狀
2.2 半數(shù)致死量及其95%可信限
2.3 毒性分級
3 討論
4 結(jié)論
第三章 飼料中氟腺呤含量HPLC檢測方法的建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試劑
1.1.2 主要儀器
1.1.3 標準工作液制備
1.2 試驗方法
1.2.1 色譜條件
1.2.2 樣品前處理
1.2.3 方法學考察
2 結(jié)果
2.1 樣品前處理方法的優(yōu)化
2.2 專屬性
2.3 標準曲線
2.4 靈敏度
2.5 準確度、精密度
3. 討論
4. 結(jié)論
第四章 氟腺呤亞慢性毒性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藥和試劑
1.2 主要儀器
1.3 實驗動物及其飼養(yǎng)管理
1.4 試驗方法
1.4.1 試驗設(shè)計
1.4.2 劑量設(shè)計
1.4.3 動物分組
1.4.4 受試物給予方式
1.4.5 加藥飼料的制備
1.4.6 飼料中氟腺呤含量確證
1.4.7 觀察指標
1.4.8 恢復(fù)期
1.4.9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
2.1 分組結(jié)果
2.2 飼料檢測
2.3 一般觀察
2.4 體重
2.5 飼料消耗
2.6 血液常規(guī)
2.7 血清生化
2.8 尿常規(guī)指標
2.9 臟器系數(shù)
2.10 病理學檢查
2.10.1 大體病理學檢查
2.10.2 組織病理學檢查
2.11 恢復(fù)期
3 討論
4. 結(jié)論
第五章 日許量和最高殘留限量的確定
1. 計算日許量和最高殘留限量
2. 結(jié)果
3. 討論
4.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全文結(jié)論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本文編號:3676661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符號
引言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藥物安全性評價的意義
1.2 臨床前毒理學試驗指南及其要求
1.3 VICH基本試驗中的一般毒性試驗
1.3.1 急性毒性試驗
1.3.1.1 經(jīng)典急性致死性毒性試驗
1.3.1.2 上下法或階梯法(Up and down Procedure)
1.3.1.3 金字塔法("Pyramiding" study)
1.3.1.4 固定劑量法(Fixed dose Procedure)
1.3.1.5 限度試驗(Limit test)
1.3.1.6 近似致死劑量試驗法(Approximate lethal dose)
1.3.1.7 急性毒性分級法(Acute toxic class method)
1.3.2 重復(fù)給藥毒性試驗
1.4 氟腺呤的研究進展
1.4.1 氟腺呤概況
1.4.2 氟腺呤的作用機理
1.4.3 氟腺呤毒理學研究
1.4.3.1 急性毒性研究
1.4.3.2 重復(fù)給藥毒性試驗
1.4.3.3 特殊毒性試驗
1.4.3.4 其它毒性研究
1.4.4 氟腺呤在飼料中含量測定研究
1.4.4.1 比色法
1.4.4.2 極譜法
1.4.4.3 高效液相色譜法
1.4.5 氟腺呤代謝和殘留研究
1.5 本論文的研究意義、內(nèi)容與目標
第二章 氟腺呤急性毒性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藥
1.2 主要儀器和試劑
1.3 實驗動物及其飼養(yǎng)管理
1.4 劑量及分組
1.5 試驗方法
1.5.1 實驗動物稱重和分組
1.5.2 受試藥物溶液配制
1.5.3 給藥方法
1.6 試驗觀察
1.7 LD_(50)計算
2 結(jié)果
2.1 氟腺呤主要中毒癥狀
2.2 半數(shù)致死量及其95%可信限
2.3 毒性分級
3 討論
4 結(jié)論
第三章 飼料中氟腺呤含量HPLC檢測方法的建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試劑
1.1.2 主要儀器
1.1.3 標準工作液制備
1.2 試驗方法
1.2.1 色譜條件
1.2.2 樣品前處理
1.2.3 方法學考察
2 結(jié)果
2.1 樣品前處理方法的優(yōu)化
2.2 專屬性
2.3 標準曲線
2.4 靈敏度
2.5 準確度、精密度
3. 討論
4. 結(jié)論
第四章 氟腺呤亞慢性毒性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藥和試劑
1.2 主要儀器
1.3 實驗動物及其飼養(yǎng)管理
1.4 試驗方法
1.4.1 試驗設(shè)計
1.4.2 劑量設(shè)計
1.4.3 動物分組
1.4.4 受試物給予方式
1.4.5 加藥飼料的制備
1.4.6 飼料中氟腺呤含量確證
1.4.7 觀察指標
1.4.8 恢復(fù)期
1.4.9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
2.1 分組結(jié)果
2.2 飼料檢測
2.3 一般觀察
2.4 體重
2.5 飼料消耗
2.6 血液常規(guī)
2.7 血清生化
2.8 尿常規(guī)指標
2.9 臟器系數(shù)
2.10 病理學檢查
2.10.1 大體病理學檢查
2.10.2 組織病理學檢查
2.11 恢復(fù)期
3 討論
4. 結(jié)論
第五章 日許量和最高殘留限量的確定
1. 計算日許量和最高殘留限量
2. 結(jié)果
3. 討論
4.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全文結(jié)論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本文編號:36766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6766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