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徐州及周邊地區(qū)鴨源沙門菌的分離鑒定及其耐藥性、毒力基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16 05:54
  旨在了解徐州及周邊地區(qū)鴨源沙門菌血清分布、耐藥狀況及毒力基因攜帶情況。采集徐州及周邊地區(qū)病鴨臟器329份進行沙門菌分離、雙重PCR鑒定及血清分型;采用Kirby-Bauer(K-B)法進行抗菌藥物敏感性試驗;設計10對引物,對6大類耐藥基因進行檢測;PCR檢測與沙門菌致病性相關的8個毒力基因。結果:共分離49株鴨源沙門菌,分離率為14.9%;鑒定出13種血清型,優(yōu)勢血清型為印第安納沙門菌、阿貢納沙門菌和鴨沙門菌。耐藥性結果顯示:分離株對氨芐青霉素(AMP)和頭孢曲松(CRO)耐藥率為100%,對土霉素(OXY)、阿莫西林/克拉維酸(AMC)、卡那霉素(KAN)、利高霉素(NA)、強力霉素(DOX)、恩諾沙星(ENR)、環(huán)丙沙星(OFL)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均超過50%以上。耐藥基因blaTEM-1檢出率為100%,blaPSE-1、aadA1、aadA2、tetA、gyrA、sul2基因檢出率超過50%以上,parC、floR和clmA基因檢出率分別為44.8%、30.6%和26.5%。毒力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spvR(12.2%)攜帶率較低,mgtC和stn基因檢出率為100%,invJ、sse... 

【文章來源】:畜牧與獸醫(yī). 2020,52(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徐州及周邊地區(qū)鴨源沙門菌的分離鑒定及其耐藥性、毒力基因分析


部分鴨源沙門菌invA和hut基因雙重PCR產物電泳結果

耐藥基因,基因


分離株耐藥基因檢測情況如圖2所示,主要耐藥基因為blaTEM-1、blaPSE-1、aadA1、aadA2、tetA、gyrA、sul2。49株攜帶blaTEM-1基因,同時攜帶blaTEM-1和blaPSE-1基因有32株;攜帶aadA1基因和aadA2基因分別為45株和42株;同時攜帶這2種基因有40株;45株檢測到了tetA基因;22株攜帶parC基因,28株攜帶gyrA基因;攜帶sul2基因有35株;攜帶floR基因有15株,攜帶clmA基因有13株,同時攜帶floR和clmA兩種基因有11株。2.5 毒力基因檢測

電泳圖,毒力,基因,檢出率


49株鴨源沙門菌毒力基因檢測結果顯示,8種毒力基因均有檢出(見圖3),各毒力基因檢出率見圖4。其中,毒力島SPI-3核心蛋白mgtC基因和腸毒素stn基因檢出率為100%;毒力島SPI-1中的invJ基因、SPI-2中的sseL基因、SPI-4中的siiE基因、SPI-5中的sopB基因以及菌毛fimA基因檢出率超過50%,分別為75.6%、53.3%、89.6%、98.2%和97.9%;質粒毒力基因spvR檢出率為12.2%。圖4 鴨源沙門菌毒力基因檢出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鴨沙門菌耐藥性及耐藥基因的檢測與分析[J]. 張林吉,任士飛,孫朋,吳艷濤.  中國家禽. 2018(14)
[2]鴨源沙門菌的分離鑒定及分型研究[J]. 張林吉,任士飛,遲蘭.  畜牧與獸醫(yī). 2018(05)
[3]成都地區(qū)鴨源沙門氏菌的分離鑒定及其耐藥特征、毒力基因分析[J]. 彭峻烽,曾杭,吳思凡,邢天,巫夢雨,黃勇,鄒立扣,劉書亮,韓新鋒.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2018(03)
[4]沙門氏菌毒力因子的研究進展[J]. 曹恬雪,蔣文燦,何文成,紀鳳仙,魏志剛.  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 2014(04)
[5]四環(huán)素耐藥基因在雞源沙門氏菌中的分布和傳播[J]. 王曉泉,王彥紅,吳雙,焦新安,潘志明,劉秀梵.  中國家禽. 2007(09)
[6]動物攜帶沙門菌監(jiān)測結果分析[J]. 李紅星,王曉梅,馬莉.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 2005(05)
[7]我國沙門氏菌病和菌型分布概況[J]. 張燕,朱超.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02(03)
[8]禽沙門氏菌病的預防及減少微生物對禽胴體的污染[J]. А.А.Тусев,楊錫林.  肉品衛(wèi)生. 1998(11)

碩士論文
[1]山東地區(qū)死亡鴨胚中細菌分離鑒定及沙門氏菌耐藥性與毒力基因檢測[D]. 宮艷杉.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7
[2]雞源沙門氏菌耐藥性、致病性與毒力基因相關性分析[D]. 王德寧.東北農業(yè)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9828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49828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646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