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梯度上滇西北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的補償生長能力
發(fā)布時間:2021-07-24 16:37
為探究退化梯度上滇西北高山草甸植物群落補償生長能力及其維持機制,本研究于2018年7月–9月在滇西北的3個草甸退化梯度[重度退化(heavy degradation, HD)、中度退化(medium degradation, MD)、無退化對照(control,CK)]上開展原位刈割試驗以分析草甸植物的補償生長能力,同時采集、分析相應土壤樣品的理化性質(zhì)用于分析草甸植物補償生長能力的維持機制。結(jié)果表明:1)隨退化程度增加,草甸植物群落總蓋度、平均高度及地上生物量逐漸降低;2)隨退化程度增加,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平均粒徑、總氮含量及土壤有機碳含量逐漸降低;土壤pH、速效氮含量在退化梯度間沒有顯著差異(P> 0.05),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排序為MD> CK> HD;3)各退化梯度的草甸植物群落均發(fā)生了超補償生長,且超補償生長能力在退化梯度間沒有顯著差異(P> 0.05)。禾本科和雜類草植物的超補償生長能力在退化梯度間沒有顯著差異,莎草科植物的超補償生長能力排序為HD> MD> CK;4)相較于禾本科和莎草科,雜類草的超補償生長能力受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更小;...
【文章來源】:草業(yè)科學. 2020,37(06)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玉龍雪山牦牛坪高山草甸的干擾格局分析[J]. 呂曾哲舟,黃曉霞,王琇瑜,和克儉,丁佼,孫曉能. 自然資源學報. 2019(06)
[2]不同大狼毒覆蓋度退化亞高山草甸群落結(jié)構(gòu)及物種多樣性研究[J]. 尹海燕,初曉輝,單貴蓮,謝勇,梅文君,陳功,袁福錦. 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2019(03)
[3]滇西北亞高山草甸土壤養(yǎng)分及酶活性對放牧和封育的響應[J]. 單貴蓮,初曉輝,陳功,謝勇,袁福錦,尹海燕. 中國草地學報. 2018(04)
[4]放牧強度對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狀和植物功能群的影響[J]. 牛鈺杰,楊思維,王貴珍,劉麗,杜國禎,花立民. 生態(tài)學報. 2018(14)
[5]青藏高原“黑土灘”退化草地及其生態(tài)恢復近10年研究進展——兼論三江源生態(tài)恢復問題[J]. 尚占環(huán),董全民,施建軍,周華坤,董世魁,邵新慶,李世雄,王彥龍,馬玉壽,丁路明,曹廣民,龍瑞軍. 草地學報. 2018(01)
[6]大氣增溫對滇西北高原典型濕地湖濱帶優(yōu)勢植物的光和CO2利用能力的影響[J]. 劉振亞,張曉寧,李麗萍,王行,張贇,孫梅,肖德榮. 生態(tài)學報. 2017(23)
[7]狼毒對西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的指示作用[J]. 王福山,何永濤,石培禮,牛犇,張憲洲,徐興良. 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 2016(04)
[8]長江中上游生物多樣性與保護研究——以滇西北為例[J]. 薛達元,武建勇. 環(huán)境保護. 2016(15)
[9]植物功能性狀對放牧干擾的響應[J]. 趙娜,趙新全,趙亮,徐世曉,鄒小艷. 生態(tài)學雜志. 2016(07)
[10]青藏高原生態(tài)變化[J]. 張憲洲,楊永平,樸世龍,包維楷,汪詩平,王根緒,孫航,羅天祥,張揚建,石培禮,梁爾源,沈妙根,王景升,高清竹,張鐿鋰,歐陽華. 科學通報. 2015(32)
碩士論文
[1]旅游踩踏對香格里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短期影響[D]. 張勇.云南大學 2013
[2]滇西北優(yōu)先保護植物群落類型的初步研究[D]. 張燕妮.云南大學 2013
[3]放牧強度對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D]. 王向濤.蘭州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301026
【文章來源】:草業(yè)科學. 2020,37(06)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玉龍雪山牦牛坪高山草甸的干擾格局分析[J]. 呂曾哲舟,黃曉霞,王琇瑜,和克儉,丁佼,孫曉能. 自然資源學報. 2019(06)
[2]不同大狼毒覆蓋度退化亞高山草甸群落結(jié)構(gòu)及物種多樣性研究[J]. 尹海燕,初曉輝,單貴蓮,謝勇,梅文君,陳功,袁福錦. 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2019(03)
[3]滇西北亞高山草甸土壤養(yǎng)分及酶活性對放牧和封育的響應[J]. 單貴蓮,初曉輝,陳功,謝勇,袁福錦,尹海燕. 中國草地學報. 2018(04)
[4]放牧強度對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狀和植物功能群的影響[J]. 牛鈺杰,楊思維,王貴珍,劉麗,杜國禎,花立民. 生態(tài)學報. 2018(14)
[5]青藏高原“黑土灘”退化草地及其生態(tài)恢復近10年研究進展——兼論三江源生態(tài)恢復問題[J]. 尚占環(huán),董全民,施建軍,周華坤,董世魁,邵新慶,李世雄,王彥龍,馬玉壽,丁路明,曹廣民,龍瑞軍. 草地學報. 2018(01)
[6]大氣增溫對滇西北高原典型濕地湖濱帶優(yōu)勢植物的光和CO2利用能力的影響[J]. 劉振亞,張曉寧,李麗萍,王行,張贇,孫梅,肖德榮. 生態(tài)學報. 2017(23)
[7]狼毒對西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的指示作用[J]. 王福山,何永濤,石培禮,牛犇,張憲洲,徐興良. 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 2016(04)
[8]長江中上游生物多樣性與保護研究——以滇西北為例[J]. 薛達元,武建勇. 環(huán)境保護. 2016(15)
[9]植物功能性狀對放牧干擾的響應[J]. 趙娜,趙新全,趙亮,徐世曉,鄒小艷. 生態(tài)學雜志. 2016(07)
[10]青藏高原生態(tài)變化[J]. 張憲洲,楊永平,樸世龍,包維楷,汪詩平,王根緒,孫航,羅天祥,張揚建,石培禮,梁爾源,沈妙根,王景升,高清竹,張鐿鋰,歐陽華. 科學通報. 2015(32)
碩士論文
[1]旅游踩踏對香格里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短期影響[D]. 張勇.云南大學 2013
[2]滇西北優(yōu)先保護植物群落類型的初步研究[D]. 張燕妮.云南大學 2013
[3]放牧強度對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D]. 王向濤.蘭州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301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3010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