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白三葉復合系統(tǒng)土壤養(yǎng)分和酶活性的變化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0-12-13 06:05
果園生草栽培是一種持續(xù)、高效的果園土壤管理模式,也是歐美及日本等果樹產業(yè)發(fā)達國家普遍推行的果園土壤管理模式,我國已將其作為生態(tài)果園建設技術措施在全國進行推廣。目前有關果園生草栽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園生草效應方面的研究,對果園生草復合系統(tǒng)互作機制研究比較薄弱。本研究以蘋果(Malus demestica Borkh.)和白三葉(Trifolium repens L.)為試材,以蘋果/白三葉復合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采用動態(tài)、連續(xù)、定量的研究方法,在果樹的不同生育期對蘋果/白三葉復合系統(tǒng)土壤養(yǎng)分和酶活性進行測定,分析了復合系統(tǒng)土壤養(yǎng)分和酶活性時空變化特征,探討了蘋果/白三葉復合系統(tǒng)土壤養(yǎng)分與果樹葉片營養(yǎng)的關系,以期為揭示果園生草復合系統(tǒng)中各組分對土壤養(yǎng)分的吸收及土壤反饋驅動機制以及為果園生草復合系統(tǒng)的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在果樹春稍和秋稍生長期土壤水溶性有機碳的含量表現(xiàn)為間作白三葉處理<果樹單作處理,但在果樹的落葉期土壤水溶性有機碳的含量表現(xiàn)為白三葉處理>果樹單作處理,主要表現(xiàn)在在0-30cm土層;在果樹的不同生育期,間作白三葉處理對蘋果/白三葉復合系統(tǒng)土壤水溶性有...
【文章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實驗布設圖
(a)間作白三葉 (b)果樹單作圖 2-1 土壤養(yǎng)分取樣點示意圖Fig.2-1 Schematic diagram of soil nutrient sampling points樣點 A:距離果樹 7.5cm(果樹區(qū));B:距離果樹 15cm (界面);C:距離果樹 22.5cm。Note: samplincm from the fruit tree (fruit tree area); B: 15cm from the fruit tree (interface); C: 22.5cm from the fruit tree.1.2 果樹葉片樣品的采集與處理在間作白三葉和果樹單作不同處理中選取長勢相對一致的蘋果樹,從不同方向枝條上的葉片,裝袋密封,置于 4℃的冰箱中保存。將葉片在實驗室清洗干凈,置于 105℃的烘箱中下殺青 1h,再調節(jié)溫度于 80℃質量恒定,將烘干后的葉片樣品進行粉碎過篩,混合均勻后置于密閉樣品袋中2 測定指標與方法2.1 土壤 WSOC、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的測定土壤中 WSOC 的測定方法是,稱取 10g 鮮土樣,加入 30ml 蒸餾水到 50ml 離常溫震蕩浸提 30min,然后在 6000r﹒min-1的離心機上離心,上清液過 0.45um濾液用TOC儀進行測定;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含量采用三通道流動分析儀(TRAACS
圖 3-1 春梢生長期各處理下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垂直變化Figure 3-1 Vertical variation of soil nutrient content under spring shoots注:不同小寫字母代表不同處理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下同。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represent significant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P<0.05), the same below.由圖 3-1-D、E 可以看出,在 0-40cm 土層中,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鉀的含量在不同處理間均為間作白三葉<果樹單作,說明在果樹的春梢生長期,復合系統(tǒng)白三葉組分與果樹組分對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鉀均存在競爭作用。經方差結果表明,速效磷在 0-30cm土層中間作白三葉與果樹單作處理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速效鉀在各土層均無顯著性差異,說明在果樹的春梢生長期,間作白三葉對 0-30cm 土層中的速效磷存在強烈的競爭。3.1.2 秋梢生長期蘋果/白三葉復合系統(tǒng)土壤養(yǎng)分的垂直變化特征由圖 3-2-A 可見,秋梢生長期土壤中 WSOC 的含量相比春梢生長期均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在 0-40cm 各土層間作白三葉處理土壤 WSOC 含量均低于果樹單作處理,其中在 0-20cm 土層間作白三葉與果樹單作處理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在果樹的秋梢生長期,間作白三葉對間作復合系統(tǒng)中 0-20cm 表層土壤中 WSOC 的含量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武功山芒根系垂直分布及其與土壤養(yǎng)分的關系[J]. 侯曉娟,李志,崔誠,李凱,余飛,袁穎丹,郭曉敏,牛德奎. 草業(yè)科學. 2017(12)
[2]桃園生草對土壤養(yǎng)分及酶活性的影響[J]. 郭磊,宋宏峰,俞明亮,張斌斌,汪晨雨.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7(19)
[3]典型果園生草模式及果草系統(tǒng)資源調控研究進展[J]. 楊梅,王亞亞,陸姣云,劉敏國,段兵紅,楊惠敏. 草業(yè)學報. 2017(09)
[4]崇明島土地利用方式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 寧沐蕾,高喚喚,黃天穎,喻文娟,康宏樟. 生態(tài)學雜志. 2017(07)
[5]油茶-花生間作土壤酶活性與養(yǎng)分的關系[J]. 莫晶,閆文德,劉曙光,吳小紅.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7(06)
[6]生草對果園土壤速效養(yǎng)分含量及樹體發(fā)育的影響[J]. 楊野,杜國棟,呂三三,呂德國,徐田偉. 北方果樹. 2017(01)
[7]基于GIS和地統(tǒng)計學的甘肅省白龍江流域土壤氮素空間變異分析[J]. 齊姍姍,鞏杰,張影,錢彩云. 水土保持通報. 2016(05)
[8]果園生草栽培技術[J]. 孫凡雅,叢培建,鄧麗君. 煙臺果樹. 2016(04)
[9]生草栽培下果園土壤酶活性與肥力因子的關系[J]. 方凱凱,賈曼莉,杜毅飛,王志康,李會科.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6(08)
[10]生草對果園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研究進展[J]. 曹銓,沈禹穎,王自奎,張小明,楊軒. 草業(yè)學報. 2016(08)
本文編號:2914045
【文章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實驗布設圖
(a)間作白三葉 (b)果樹單作圖 2-1 土壤養(yǎng)分取樣點示意圖Fig.2-1 Schematic diagram of soil nutrient sampling points樣點 A:距離果樹 7.5cm(果樹區(qū));B:距離果樹 15cm (界面);C:距離果樹 22.5cm。Note: samplincm from the fruit tree (fruit tree area); B: 15cm from the fruit tree (interface); C: 22.5cm from the fruit tree.1.2 果樹葉片樣品的采集與處理在間作白三葉和果樹單作不同處理中選取長勢相對一致的蘋果樹,從不同方向枝條上的葉片,裝袋密封,置于 4℃的冰箱中保存。將葉片在實驗室清洗干凈,置于 105℃的烘箱中下殺青 1h,再調節(jié)溫度于 80℃質量恒定,將烘干后的葉片樣品進行粉碎過篩,混合均勻后置于密閉樣品袋中2 測定指標與方法2.1 土壤 WSOC、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的測定土壤中 WSOC 的測定方法是,稱取 10g 鮮土樣,加入 30ml 蒸餾水到 50ml 離常溫震蕩浸提 30min,然后在 6000r﹒min-1的離心機上離心,上清液過 0.45um濾液用TOC儀進行測定;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含量采用三通道流動分析儀(TRAACS
圖 3-1 春梢生長期各處理下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垂直變化Figure 3-1 Vertical variation of soil nutrient content under spring shoots注:不同小寫字母代表不同處理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下同。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represent significant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P<0.05), the same below.由圖 3-1-D、E 可以看出,在 0-40cm 土層中,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鉀的含量在不同處理間均為間作白三葉<果樹單作,說明在果樹的春梢生長期,復合系統(tǒng)白三葉組分與果樹組分對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鉀均存在競爭作用。經方差結果表明,速效磷在 0-30cm土層中間作白三葉與果樹單作處理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速效鉀在各土層均無顯著性差異,說明在果樹的春梢生長期,間作白三葉對 0-30cm 土層中的速效磷存在強烈的競爭。3.1.2 秋梢生長期蘋果/白三葉復合系統(tǒng)土壤養(yǎng)分的垂直變化特征由圖 3-2-A 可見,秋梢生長期土壤中 WSOC 的含量相比春梢生長期均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在 0-40cm 各土層間作白三葉處理土壤 WSOC 含量均低于果樹單作處理,其中在 0-20cm 土層間作白三葉與果樹單作處理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在果樹的秋梢生長期,間作白三葉對間作復合系統(tǒng)中 0-20cm 表層土壤中 WSOC 的含量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武功山芒根系垂直分布及其與土壤養(yǎng)分的關系[J]. 侯曉娟,李志,崔誠,李凱,余飛,袁穎丹,郭曉敏,牛德奎. 草業(yè)科學. 2017(12)
[2]桃園生草對土壤養(yǎng)分及酶活性的影響[J]. 郭磊,宋宏峰,俞明亮,張斌斌,汪晨雨.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7(19)
[3]典型果園生草模式及果草系統(tǒng)資源調控研究進展[J]. 楊梅,王亞亞,陸姣云,劉敏國,段兵紅,楊惠敏. 草業(yè)學報. 2017(09)
[4]崇明島土地利用方式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 寧沐蕾,高喚喚,黃天穎,喻文娟,康宏樟. 生態(tài)學雜志. 2017(07)
[5]油茶-花生間作土壤酶活性與養(yǎng)分的關系[J]. 莫晶,閆文德,劉曙光,吳小紅.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7(06)
[6]生草對果園土壤速效養(yǎng)分含量及樹體發(fā)育的影響[J]. 楊野,杜國棟,呂三三,呂德國,徐田偉. 北方果樹. 2017(01)
[7]基于GIS和地統(tǒng)計學的甘肅省白龍江流域土壤氮素空間變異分析[J]. 齊姍姍,鞏杰,張影,錢彩云. 水土保持通報. 2016(05)
[8]果園生草栽培技術[J]. 孫凡雅,叢培建,鄧麗君. 煙臺果樹. 2016(04)
[9]生草栽培下果園土壤酶活性與肥力因子的關系[J]. 方凱凱,賈曼莉,杜毅飛,王志康,李會科.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6(08)
[10]生草對果園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研究進展[J]. 曹銓,沈禹穎,王自奎,張小明,楊軒. 草業(yè)學報. 2016(08)
本文編號:29140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9140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