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jīng)細胞eIF3i對VSV復制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S852.65
【圖文】:
圖 1.1 Hoechst 33258 染色觀察 (標尺:400 μM)Figure 1.1 The Observation of N2a cell staining Hoechst 33258(Scale bars:400 μM)A:正常組 B:VSV 感染 12 h C: VSV 感染 24 hA: The normal group B: N2a cell infected VSV after 12 h C: N2a cell infected VSV after 24 h1.3.2 VSV 感染神經(jīng)細胞凋亡率的檢測應(yīng)用 Annexin-V FITC/PI 雙標試劑盒對 VSV 感染的 N2a 細胞進行標記,通過流式細胞儀檢測不同時間段 VSV 感染 N2a 細胞的凋亡率,如圖所示,在雙變量散點圖上,Q1 表示死細胞,Q2 表示中晚期凋亡細胞,Q3 表示活細胞,Q4 表示早期凋亡細胞, Q2 和 Q4 細胞占全部細胞的百分比代表細胞的凋亡率(圖1.2A)。結(jié)果表明,VSV 感染 N2a 8 h,12 h 后,與對照組相比,細胞凋亡率顯著上升(圖 1.2B),證明 VSV 可以誘導神經(jīng)細胞 N2a 發(fā)生凋亡。
圖 1.2 VSV 感染神經(jīng)細胞凋亡率的檢測ure 1.2 The detection of apoptosis rate of N2a cells infected with VSV散點圖分析柱狀圖variate scatter plot B:Histogram of apoptosis rate analysisSV 對神經(jīng)細胞 Akt 激酶的影響及其相關(guān)信號通路與細胞凋亡密切相關(guān)。本研究利用 Western blotti酶磷酸化水平。實驗結(jié)果采用 Prism 軟件中的獨立樣本 T 檢驗進行作成柱狀圖。結(jié)果表明 VSV 感染 N2a 后 2 h、4 h、6 h、8 h 后 顯著下調(diào)(圖 1.3A,B),表明 VSV 感染抑制 Akt 激酶活性,進而關(guān)通路。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永;葛金英;李霞;王濱有;;利用VSV△G*偽型病毒建立安全、快速的西尼羅病毒抗體檢測方法的嘗試[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0年01期
2 李慶嵐,齊云華,龔傳美,伊純德;四逆散抗VSV病毒和誘生干擾素的實驗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1992年06期
3 李慶嵐,齊云華,龔傳美;四逆散抗VSV病毒和誘生干擾素的實驗研究[J];醫(yī)教研究;1991年02期
4 李世林;;VSV系統(tǒng)對CFM56發(fā)動機喘振的影響分析[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1年20期
5 孫萍,牛華,閆舫,周錫鵬,許金波;競爭性RT-PCR定量檢測VSV核酸的競爭子的制備[J];中國輸血雜志;2001年04期
6 楊桂梅,徐自忠,高洪,花群義,周曉黎,楊昌焰;二重RT-PCR同時檢測VSV與BVDV核酸[J];中國預(yù)防獸醫(yī)學報;2003年04期
7 劉國建;柳海波;盧前順;;VSV作動筒跟蹤誤差分析及減小誤差方法的研究[J];機床與液壓;2019年08期
8 王振林;;淺談VSV系統(tǒng)對燃氣輪機喘振的影響[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年15期
9 劉磊;;基于V2500發(fā)動機VSV防喘系統(tǒng)的模擬排故面板設(shè)計[J];山東工業(yè)技術(shù);2019年02期
10 李翔宇;;V2500發(fā)動機VSV作動器常見故障分析[J];民航管理;2013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楊暉;溫志遠;步志高;趙曉東;黃愛龍;趙耀;;利用VSV△G~*G偽型病毒研究野生型與糖基化位點突變型F蛋白對人偏肺病毒入胞的影響[A];2012全國臨床微生物與感染免疫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2 張明;董春升;熊思東;;水泡性口炎病毒VSV載體為基礎(chǔ)的結(jié)核黏膜疫苗(VSV-846)的構(gòu)建及作用機制探討[A];第九屆全國免疫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14年
3 孫凱;林清松;張屹尚;;基于ADAMS與ISIGHT的壓氣機VSV調(diào)節(jié)機構(gòu)運動學優(yōu)化設(shè)計[A];探索 創(chuàng)新 交流(第7集)——第七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下冊)[C];2016年
4 常秀春;馮磊;王巧萍;吳南屏;;金銀花抗VSV誘導的細胞凋亡及機制研究[A];第十次浙江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5 王紅衛(wèi);盧大儒;陳立;王學峰;邱信芳;薛京倫;;VSV—G假型反轉(zhuǎn)錄病毒介導的人凝血因子IX cDNA在新生血友病B小鼠中的有效轉(zhuǎn)移和表達[A];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6 陳勝鋒;王丙云;高健潛;陳志勝;計慧琴;;原核表達雞Mx蛋白抗VSV及NAD病毒活性的研究[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7 常秀春;吳南屏;馮永生;;大蒜素和金銀花對VSV誘導的MT-2、THP-1和WISH細胞凋亡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研究[A];浙江省免疫學會第六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常秀春;吳南屏;馮永生;;大蒜素和金銀花對VSV誘導的MT-2、THP-1和WISH細胞凋亡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研究[A];傳染病診治高峰論壇暨2007年浙江省感染病學、肝病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菊梅;水泡口炎病毒(VSV)基質(zhì)蛋白(M)抗腫瘤作用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紅利;神經(jīng)細胞eIF3i對VSV復制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9年
2 吳飛;水皰性口炎病毒VSV為載體的新型病毒性心肌炎疫苗的制備及免疫機制的初步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3 常秀春;大蒜素和金銀花抗VSV誘導的細胞凋亡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4 張帥;VSV調(diào)節(jié)機構(gòu)運動特性的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5 夏振紅;VSV誘導N2a細胞凋亡的主導蛋白及其互作蛋白的鑒定[D];吉林大學;2016年
6 張世寬;VSV及其突變體的致病性的研究及M蛋白抗體檢測試劑盒的研制[D];南昌大學;2013年
7 代鳳;MicroRNA-223通過靶向NLRP3調(diào)控VSV誘導的巨噬細胞Ⅰ型干擾素產(chǎn)生[D];浙江大學;2013年
8 郭秉楠;RNAi抑制Mx1基因表達對腫瘤VSV溶瘤敏感性的促進作用[D];蘇州大學;2010年
9 張明;以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為載體的結(jié)核疫苗VSV-846的免疫作用及機制探討[D];蘇州大學;2015年
10 林小娟;水泡口炎病毒(VSV)基質(zhì)蛋白(MP)治療卵巢癌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181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71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