錳對原代培養(yǎng)雞胚心肌細胞的抗熱應激效應及其分子機制研究
本文選題:熱應激 + 錳; 參考:《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博士論文
【摘要】:本論文以原代培養(yǎng)肉雞雞胚心肌細胞為模型進行了五個體外試驗,研究錳對雞胚心肌細胞的抗熱應激效應及其分子機制,為緩解熱應激對肉雞等家禽的負面影響提供系統(tǒng)、深入的科學理論依據(jù)。試驗一:構建原代雞胚心肌細胞模型并測定心肌細胞持續(xù)活力。運用細胞培養(yǎng)技術、通過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以及經(jīng)免疫組化鑒定心肌細胞,成功構建了原代雞胚心肌細胞模型。通過測定細胞培養(yǎng)液中的酶活力,間接評價雞胚心肌細胞活力,為后續(xù)試驗提供活力較好且穩(wěn)定的細胞模型奠定基礎。模型構建方面,雞胚心肌組織用0.12%膠原酶II 37℃消化8 min,800 r/min離心5 min分離細胞,收集細胞并用培養(yǎng)液重懸,經(jīng)2次差速貼壁純化后的心肌細胞接種在6孔培養(yǎng)板上,并在40℃、95%空氣和5%CO2條件下培養(yǎng)。培養(yǎng)的原代雞胚心肌細胞生長快速、活躍,培養(yǎng)24 h后可觀察到心肌細胞有明顯的自律性搏動,72 h后達到95%的匯合,可作為研究雞胚心肌細胞體外模型。心肌細胞持續(xù)活力測定方面,細胞培養(yǎng)液中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脫氫酶(LDH)和谷草轉氨酶(AST)酶活均受到培養(yǎng)時間的影響(P0.05)。CK和LDH酶活有著相似的趨勢,在第6天酶活最低,之后逐漸升高。AST酶活隨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且在第9天達到最大。心肌細胞的活力可持續(xù)6天,之后酶活隨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而降低。試驗二:研究熱應激對原代培養(yǎng)雞胚心肌細胞的影響,旨在確定原代培養(yǎng)雞胚心肌細胞受到熱應激影響的最佳時間點。采用2×5兩因子完全隨機設計。試驗設2個培養(yǎng)溫度(40℃常溫和44℃高溫)和5個作用時間(1、2、4、6和8 h),共10個處理,每個處理6個重復。在高溫條件下,雞胚心肌細胞培養(yǎng)液中CK、LDH和AST的酶活性顯著(P0.05)升高,表明心肌細胞結構的完整性發(fā)生了改變。在高溫條件下,與常溫相比,高溫極顯著的(P0.05)上調(diào)了心肌細胞HSF1、HSF2 mRNA、HSP70和HSP90基因表達。心肌細胞中HSP70和HSP90 mRNA的表達先升高、后降低,且分別在2 h和4 h時達到最大。HSP70和HSP90蛋白表達隨熱應激時間的延長而升高。面對高溫熱應激,心肌細胞HSP70和HSP90 mRNA比其相應的蛋白表達反應更靈敏。以上結果表明,HSP70和HSP90基因在體外培養(yǎng)原代雞胚心肌細胞內(nèi)的表達對熱應激敏感,在雞胚心肌細胞對抗或緩解熱應激損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最后,熱應激處理2 h和4 h為心肌細胞最佳熱應激持續(xù)時間點,為后續(xù)試驗四熱應激處理時間點提供了試驗依據(jù)。試驗三:研究錳水平對原代培養(yǎng)雞胚心肌細胞mnsod活性及其基因表達的影響,旨在確定原代培養(yǎng)雞胚心肌細胞最佳錳加添水平及孵育時間。采用5×3兩因子完全隨機試驗設計,設5個錳添加水平(0、0.5、1、2和4mm氯化錳形態(tài)的錳)與3個錳孵育時間(12、24和48h),共15個處理,每個處理6個重復。錳水平和孵育時間對雞胚心肌細胞mnsod酶活有極顯著的互作效應(p0.05)。在12h時,錳水平對mnsod酶活性沒有影響(p0.05),而在24h和48h時,與對照組和0.5mmmn相比,1mmmn顯著提高了mnsod酶活性(p0.05)。mnsodmrna表達水平上,錳和孵育時間均提高了mnsodmrna基因的表達(p0.05)。與對照組相比,添加1mm錳顯著(p0.05)提高了心肌細胞mnsodmrna表達。與作用12h相比,作用24和48h均上調(diào)了(p0.05)mnsodmrna基因的表達。以上結果表明,在雞胚心肌細胞中,錳誘導的mnsod基因表達的調(diào)控可能發(fā)生在轉錄和翻譯后水平,或者通過修飾合成的mrna和蛋白的穩(wěn)定性而發(fā)揮作用。結合上述結果,選取1mm錳添加水平并孵育48h,為試驗四心肌細胞錳處理濃度和孵育時間提供了試驗依據(jù)。試驗四:研究錳對原代培養(yǎng)雞胚心肌細胞的抗氧化性能及熱休克蛋白/因子的影響,以揭示錳對雞胚心肌細胞的抗熱應激效應及其分子機制。試驗采用2×3×2三因子完全隨機設計。設2個雞胚心肌細胞培養(yǎng)溫度(40℃常溫和44℃高溫)、3個錳處理(不添加錳、添加1.0mm氯化錳形態(tài)的錳以及1.0mm中等絡合強度有機錳形態(tài)的錳)與2個熱應激處理時間點(2h與4h),共12個處理,每個處理6個重復。高溫熱應激顯著提高了(p0.05)心肌細胞mnsod酶活,mnsod、hsp70、hsp90、hsf1、hsf2和hsf3mrna表達,hsp70蛋白表達,表明熱應激引起了心肌細胞氧化損傷。與對照組相比,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無機錳和有機錳均提高了(p0.05)心肌細胞mnsod酶活性,且有機錳顯著的(p0.05)高于無機錳。在mnsod基因表達方面,錳源與培養(yǎng)溫度有極顯著(p0.05)的互作效應。在常溫條件下,無機錳和有機錳均提高了(p0.05)心肌細胞mnsod基因表達。在高溫熱應激條件下,與對照組和無機錳組相比,有機錳顯著的(p0.05)上調(diào)了心肌細胞mnsodmrna表達。加錳特別是有機錳顯著的(p0.05)增加了mnsod蛋白表達。錳源與培養(yǎng)溫度的交互作用顯著的(p0.05)影響了hsp70基因的表達和hsp90mrna表達。在常溫條件下,錳對hsp70基因表達和hsp90mrna表達無影響(p0.05)。在高溫熱應激條件下,無機錳和有機錳均下調(diào)了(p0.05)hsp70和hsp90mrna表達,且有機錳的下調(diào)程度顯著(P0.05)高于無機錳。不論無機錳還是有機錳均降低了(P0.05)HSP70蛋白表達。然而,加錳顯著地提高了(P0.05)HSP90蛋白表達。以上結果表明,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錳特別是中等絡合強度有機錳可提高心肌細胞抗氧化能力,降低熱應激引起的氧化損傷。試驗五:研究錳對原代培養(yǎng)雞胚心肌細胞表觀遺傳的影響。試驗設計同試驗四。加無機錳和有機錳均降低了(P0.05)心肌細胞MnSOD和HSP70啟動子區(qū)DNA甲基化水平,可能與其MnSOD mRNA高表達有關。高溫組上調(diào)了(P0.05)心肌細胞gga-miR-34c-5p,gga-miR-29c-3p表達,下調(diào)了(P0.05)gga-miR-10a-5p,gga-miR-10b-5p,gga-miR-125b-5p表達。無機錳和有機錳均上調(diào)了(P0.05)心肌細胞ggamiR-142-5p,gga-miR-34b-5p,gga-miR-34c-5p,gga-miR-29c-3p,gga-mi R-10a-5p,gga-miR-10b-5p,gga-mi R-125b-5p表達。以上結果表明,錳可通過修飾特定基因啟動子區(qū)DNA甲基化程度以及相應的miRNA表達以調(diào)控靶基因的表達及其相關通路來緩解高溫應激造成的氧化損傷。綜上所述,本研究發(fā)現(xiàn)心肌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錳、特別是中等絡合強度有機錳,可提高心肌細胞抗氧化能力,有效緩解熱應激引起的氧化損傷,而且錳可引起心肌細胞特定基因啟動子區(qū)DNA甲基化和miRNA表觀遺傳變化,并調(diào)控相應的功能基因。
[Abstract]:In this paper ,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Mn on the myocardial cells of chicken embryo and the mechanism of its molecular mechanism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CK , LDH and AST in the culture medium of chicken embryo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ulture time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CK , LDH and AST in the culture medium of chicken embryo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ulture time . The effects of manganese on the activity of mnsod and its molecular mechanism were studi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Mn on the activity of mnsod and the time of incubation were studied .
【學位授予單位】: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8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霞,王常勇;新生大鼠心肌細胞的分離和培養(yǎng)[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2 劉俊平,曹鴻國,安志興,趙慧英,溫葉飛,張涌;大鼠心肌細胞體外培養(yǎng)特性研究[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3 吳旭穎;郭亮;;仔豬心肌細胞分離及培養(yǎng)方法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0年03期
4 黃子通,王彤,邱嘉民,馬中富;豬外周血淋巴細胞與心肌細胞βAR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0年08期
5 袁婺洲;張月娟;唐文峴;王俊;李永青;王躍群;朱傳炳;楊鴻;吳秀山;Rolf Bodmer;;svp基因在果蠅副心肌細胞生長中的作用(英文)[J];遺傳學報;2006年01期
6 陳前鋒;鄭雪花;;心肌原代細胞培養(yǎng)概述[J];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2014年01期
7 范治斌;杜森;谷文峰;楊群輝;胡建民;;大鼠心肌細胞分離純化方法的改良[J];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2009年02期
8 魏宗波;苗向陽;楊鳴琦;王富寧;羅緒剛;;雛雞心肌細胞分離及原代培養(yǎng)[J];中國家禽;2008年12期
9 王煥葆,張素芳,趙增翰,范果儀,謝汝忠;人參莖葉皂甙對不同年齡大白鼠心肌細胞的影響[J];動物學報;1986年02期
10 龔宜超;董雅娟;柏學進;封紀武;李興芳;劉昌菊;;5-Aza誘導BMSC分化為心肌細胞的分子生物學檢測[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保國;趙萍;張文杰;;鉬對培養(yǎng)心肌細胞存活的影響[A];中國營養(yǎng)學會首屆微量元素專題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1985年
2 房亞東;黃躍生;黨永明;張家平;張東霞;宋華培;張瓊;;上調(diào)微管相關蛋白4對缺氧早期心肌細胞活力影響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唐陶;王世騏;莊茁;;基底應變對心肌細胞的影響[A];北京力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何作云;劉健;王培勇;;心肌細胞核鈣信號的研究[A];21世紀醫(yī)學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5 何作云;劉健;;心肌細胞核鈣信號的研究[A];第九次全國生物物理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2年
6 滕苗;黃躍生;黨永明;房亞東;張瓊;;微管干預劑對缺氧心肌細胞糖酵解途徑關鍵酶的影響[A];第六屆全國燒傷救治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宋新愛;林元喜;樊小力;;心肌細胞的純化[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8 劉興茂;陳昭烈;劉紅;熊福銀;;心肌細胞體外三維培養(yǎng)的初步研究[A];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9 熊江輝;李瑩輝;聶捷琳;張曉鈾;丁柏;;槲皮素對回轉條件下心肌細胞—氧化氮合成的影響[A];中國宇航學會航天醫(yī)學工程專業(yè)委員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生命專業(yè)委員會聯(lián)合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10 陽冬梅;吳才宏;程和平;;鈣調(diào)蛋白對心肌細胞興奮—收縮耦聯(lián)的調(diào)節(jié)作用[A];第九次全國生物物理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黎;荷蘭培育心肌細胞取得進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2 編譯 曉魚;人類心肌細胞可再生[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9年
3 孫國根;心肌細胞的形成和再生有望被誘導[N];中國醫(yī)藥報;2012年
4 吳偉農(nóng);心肌細胞能自我修復[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1年
5 陳丹;移植的人體細胞可與豚鼠受體心肌同步跳動[N];科技日報;2012年
6 記者胡德榮;心肌細胞能體外培養(yǎng)[N];健康報;2002年
7 楊洋;骨髓細胞生成心肌細胞[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3年
8 吳理茂 李連達;中藥在心肌細胞移植中的作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9 ;急性心梗治療獲重要突破 心肌細胞可以再生[N];中國保險報;2003年
10 記者 張曄;基因調(diào)控讓壞死的心肌細胞“復活”[N];科技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東棟;硫化氫提高Cu/Zn-SOD和Mn-SOD活性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2 徐磊;MMI-0100通過對心肌細胞及成纖維細胞中MK2的抑制作用降低心肌纖維化程度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牟永潮;基于納米材料再造心肌組織生物學評價與心梗治療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李娜;PDE5抑制劑Sildenafi1對心梗后心衰線粒體能量代謝保護及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5 陳亮;miR-199a對大鼠心肌細胞自噬的調(diào)控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5年
6 王曉麗;附子人參配伍對大鼠心肌細胞保護作用的研究[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7 肖劍鋒;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對缺氧心肌細胞鈣穩(wěn)態(tài)的保護作用[D];汕頭大學;2011年
8 張翠翠;MG53調(diào)節(jié)心臟輔助亞基KChIP2表達的分子機制及在心電穩(wěn)態(tài)調(diào)節(jié)中的作用[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張海彬;miR-71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機制[D];吉林大學;2016年
10 位庚;心肌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對心肌細胞的影響及通絡干預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麗;硫化氫后處理對大鼠缺氧/復氧心肌細胞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15年
2 黃玉潔;miR-218調(diào)控小鼠胚胎干細胞體外定向分化心肌細胞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3 李品雅;華蟾毒精對心肌細胞L型鈣電流,,鈣瞬變和收縮力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劉洋;野薔薇苷對H_2O_2誘導心肌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朱燕梅;銀杏葉提取物保護心肌細胞抗氧化損傷及其基于Keap1/Nrf2/ARE通路的作用機制[D];成都醫(yī)學院;2015年
6 劉莉;心肌細胞TLR4促進心梗后心臟炎癥反應的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盧杏;體外轉染CyclinA2基因?qū)υ笫笮募〖毎鲋车挠绊慬D];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5年
8 竇夢怡;缺氧時心肌細胞自噬的變化及其機理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9 蘭曉東;微管解聚對心肌細胞電生理特性的影響及微管定量分析方法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10 李熠;TGR5在高糖誘導小鼠心肌細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機制[D];四川醫(yī)科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8364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1836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