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溶素與巖藻糖在紅細胞膜上的相互作用及仔豬免疫試驗
本文關鍵詞:豬溶素與巖藻糖在紅細胞膜上的相互作用及仔豬免疫試驗
更多相關文章: 豬鏈球菌 膽固醇 巖藻糖 受體 紅細胞 免疫接種
【摘要】:豬鏈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是一種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性細菌,人感染豬鏈球菌后引起腦膜炎、關節(jié)炎、心肌炎,甚至導致休克死亡。1998年和2005年在我國發(fā)生的兩次豬鏈球菌疫情中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征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世界其它國家。目前,豬溶素(Suilysin,SLY)是豬鏈球菌唯一已知的分泌性蛋白質(zhì)毒素,與人發(fā)生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征有關,它能裂解紅細胞、刺激巨噬細胞釋放大量炎性細胞因子,也能引起實驗動物產(chǎn)生強烈的炎癥反應。豬溶素也是一種保護性抗原,基因修飾的無毒突變子能刺激小鼠產(chǎn)生免疫保護作用。豬溶素屬于膽固醇依賴性細胞裂解毒素(Cholesterol dependent cytolysins,CDCs),具有CDCs分子的典型晶體結構。CDCs分子以產(chǎn)氣莢膜梭菌溶血素O為原型毒素。長期以來,學界認為CDCs分子結合到細胞膜表面的膽固醇后自動寡聚化形成環(huán)狀復合物,繼而以打孔的方式裂解細胞。但近年來對Intermedilysin(ILY)、Vaginolysin(VLY)及Pneumolysin(PLY)與細胞的相互作用研究打破了膽固醇是CDCs唯一受體的論斷。研究發(fā)現(xiàn)ILY、VLY特異性結合人CD59分子,PLY與Lewis X有較高的親和力,Kd值為1.88×10-5 M。由于SLY~(P353L)突變子不能裂解紅細胞而是凝集紅細胞,而且膽固醇不能完全阻斷SLY~(P353L)與紅細胞膜的結合,說明SLY可能與ILY、VLY等CDCs分子相似,與紅細胞間存在多個結合位點。本研究分析了單糖與SLY的相互作用,并對仔豬進行rSLY~(P353L)亞單位疫苗免疫,結果如下:1.rSLY、rSLY~(P353L)在紅細胞膜上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將rSLY,rSLY~(P353L)與紅細胞懸液孵育后,收集經(jīng)rSLY裂解的紅細胞膜碎片、rSLY~(P353L)凝集的紅細胞用低滲緩沖液處理后收集膜碎片。將rSLY-膜復合物、rSLY~(P353L)-膜復合物經(jīng)SDS—AGE凝膠電泳后進行蛋白質(zhì)免疫印跡檢測(一抗為兔抗rslyp353ligg),結果顯示,rsly在紅細胞膜上以單體、二聚體及寡聚體形式存在,而rslyp353l在紅細胞膜上僅存在單體形式。2.單糖對rsly、rslyp353l活性的影響分析上述實驗結果并查閱其它文獻資料,初步推測sly可能結合紅細胞表面除膽固醇外的其它受體分子,特別是糖基化受體。用巖藻糖、甘露糖、葡萄糖進行阻斷試驗,結果表明,278mmol/l的三種糖溶液能夠阻斷2haurslyp353l的凝血活性和2hursly的溶血活性;當糖濃度低于139mmol/l時,只有巖藻糖溶液有阻斷作用;當糖濃度低于70mmol/l時三種糖溶液均無阻斷作用。278mmol/l的三種糖溶液均不能阻斷16haurslyp353l的凝血活性和16hursly的溶血活性。因此,巖藻糖溶液的阻斷作用最強。用巖藻糖苷酶水解紅細胞膜表面的巖藻糖殘基后,rslyp353l的凝血活性降低2倍,rsly的溶血活性也有所降低。3.巖藻糖對rsly、rslyp353l與紅細胞膜結合作用的影響將rsly、rslyp353l分別與膽固醇溶液、巖藻糖溶液、膽固醇和巖藻糖混合溶液孵育30min后,加入2%的紅細胞懸液,再孵育1h。收集紅細胞并洗滌,經(jīng)低滲緩沖液裂解后,收集rsly-膜復合物、rslyp353l-膜復合,經(jīng)sds—page電泳及蛋白質(zhì)免疫印跡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膽固醇能完全阻斷rslyp353l凝血活性,少量rslyp353l依然可以結合到紅細胞膜上,但結合量少于巖藻糖阻斷組;膽固醇與巖藻糖阻斷組中紅細胞膜上未檢測到rslyp353l。對于rsly有相似的結果,但巖藻糖難以完全阻斷其溶血活性。4.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測定rsly、rslyp353l與單糖的親和力制備含巖藻糖、甘露糖、葡萄糖的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凝膠濃度12%,單糖濃度110mmol/l),rsly、rslyp353l樣品在冰水混合物浴下電泳,以不含糖的非變性膠為對照。測定rsly、rslyp353l在非變性凝膠中的遷移距離,計算遷移率。結果表明rsly、rslyp353l在含有巖藻糖的凝膠中遷移率分別降低1.7%和2.7%;rsly在含有甘露糖和葡萄糖的凝膠中遷移率均降低了1%,rslyp353l均未降低。5.預測rslyp353l與巖藻糖相互作用的位點通過ncbi和zinc獲取rslyp353l與巖藻糖的晶體結構數(shù)據(jù),利用clcdrugdiscoveryworkbench2計算可知rslyp353l存在9個可能的bindingpockets,與l-fucose晶體結構比對后所最高得分值為93.2%。巖藻糖最佳結合位點可能是在rslyp353l的第一結構域,通過與tyr98,pro99和val150形成氫鍵結合到rSLY~(P353L)分子上。6.仔豬免疫的免疫試驗以氫氧化鋁凝膠為佐劑制備rSLY~(P353L)亞單位疫苗,分三組進行免疫接種試驗:每次接種含50μg rSLY~(P353L)的疫苗,接種兩次;每次接種含150μg rSLY~(P353L)的疫苗,接種兩次;一次性接種含500μg rSLY~(P353L)的疫苗。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免疫后仔豬血清的抗體效價,結果顯示在高劑量一次接種組沒有檢測到抗體,兩次接種組部分仔豬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所產(chǎn)生的抗體動態(tài)特征有差異,最高效價為1:1024。綜上所述,豬溶素與紅細胞膜上的巖藻糖存在較弱的相互作用,以氫氧化鋁膠為佐劑制備的亞單位疫苗能刺激仔豬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852.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瑩,王瀝,賈旭明,張端陽,宣世偉,金鋒;中國人ABO血型分泌型巖藻糖轉移酶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J];遺傳學報;2002年11期
2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孔英;閆一琳;石昕;顧娟;張永蓮;朱正美;;巖藻糖化寡糖抗原在附睪中的表達[A];第十屆全國生殖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洪晶;李建許;賴仞;林東海;;多肽odorranalectin的溶液結構及其與巖藻糖的相互作用[A];第十五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3 劉漢朋;鄧希賢;;L-巖藻糖的Raman光譜研究[A];中國物理學會光散射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屆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1991年
4 閆一琳;孔英;馮伯森;張永蓮;朱正美;;巖藻糖化寡糖抗原在附睪中的表達[A];第八屆全國復合糖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郭齊雅;巖藻糖轉移酶Ⅵ在肝癌中的功能研究暨α1,3/4巖藻糖轉移酶亞家族的生物信息學分析[D];復旦大學;2011年
2 王秋雁;α1,3巖藻糖轉移酶-Ⅶ對人肝癌細胞信號轉導、增殖和凋亡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4年
3 吳廣智;L1依賴于PLCγ通路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細胞表面唾液酸化和巖藻糖化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楊飛;豬溶素與巖藻糖在紅細胞膜上的相互作用及仔豬免疫試驗[D];西南大學;2016年
2 閆一琳;巖藻糖化寡糖抗原在附睪中的表達[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平平;L-巖藻糖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與優(yōu)化[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4 荀超超;蛋白N-糖鏈核心巖藻糖探針的合成[D];南昌大學;2014年
5 廖暉;正常人肝細胞、低轉移人肝癌細胞和高轉移人肝癌細胞表面巖藻糖含量的變化[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盧崇敏;L-巖藻糖的合成研究及意外發(fā)現(xiàn)[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7 肖駿琦;人肝癌HepG_2細胞α-1,,3巖藻糖轉移酶Ⅳ基因靶向miRNA干擾載體的構建及鑒定[D];廣州醫(yī)學院;2010年
8 于麗萍;PKCβI和ERK1/2參與巖藻糖型配體引發(fā)的DC-SIGN介導的細胞信號轉導[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881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128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