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病理論文 >

金黃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及其突變體的原核表達和免疫學活性

發(fā)布時間:2017-09-21 06:00

  本文關鍵詞:金黃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及其突變體的原核表達和免疫學活性


  更多相關文章: 金黃色葡萄球菌 α-溶血素 原核細胞 基因表達 溶血活性 免疫保護


【摘要】:目的原核表達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α-溶血素(α-hemolysin,Hla)及其突變體,并檢測其免疫學活性。方法采用PCR法從S.aureus中擴增hla基因,將該基因克隆至原核表達載體p ET28a中,構建重組表達質(zhì)粒p ET28a-hla,并利用點突變試劑盒進行突變,獲得重組質(zhì)粒p ET28a-hlaH35L。將兩種重組表達質(zhì)粒轉化大腸埃希菌BL21(DE3),IPTG誘導表達;表達的重組蛋白經(jīng)Ni-NTA親和層析和CM離子交換層析純化后,檢測其溶血活性、免疫血清的抑制溶血活性及HlaH35L蛋白的免疫保護作用。結果重組表達質(zhì)粒p ET28a-hla經(jīng)雙酶切和測序證明構建正確;重組質(zhì)粒p ET28a-hlaH35L的測序結果顯示,第35位氨基酸突變位點與設計相符。表達的Hla和HlaH35L蛋白相對分子質(zhì)量約為36 000,均為可溶性表達,表達量約占菌體總蛋白的50%,純化后純度均在90%以上。Hla具有溶血活性,溶血比活為152 HU/mg;HlaH35L無溶血活性;抗Hla和抗HlaH35L血清均具有抑制Hla溶血的活性;在小鼠滴鼻攻擊模型中,HlaH35L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結論成功在大腸埃希菌中表達了具有良好免疫學活性的Hla及其突變體HlaH35L,為篩選S.aureus候選疫苗組分奠定了實驗基礎。
【作者單位】: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
【關鍵詞】金黃色葡萄球菌 α-溶血素 原核細胞 基因表達 溶血活性 免疫保護
【分類號】:Q786;R392-33
【正文快照】: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種革蘭陽性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S.aureus是人類化膿感染中最常見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膿感染,也可引起肺炎、偽膜性腸炎、心包炎,甚至敗血癥、膿毒癥等全身感染。S.aureus的毒力因子主要包括莢膜多糖、黏附素、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佩瑩,劉勇,汪萬英;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對猴腎細胞致病變作用的研究[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0年06期

2 李毅;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腸毒素研究進展[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4年04期

3 袁桂興;溫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檢測方法[J];生物技術通報;2007年06期

4 王小紅;謝筆鈞;史賢明;;金黃色葡萄球菌B型腸毒素的構象研究[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08年04期

5 任曉東;李一松;姜毓君;;優(yōu)化金黃色葡萄球菌基因組DNA的提取方法[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6 王潤芝,徐敏華,張順玉,樸相浩;金黃色葡萄球菌血清型及其分布的研究[J];微生物學通報;1981年04期

7 陳菀;;金黃色葡萄球菌獲得產(chǎn)生毒素性休克相關蛋白及對家兔模型致病的能力[J];國外醫(yī)學(微生物學分冊);1985年06期

8 胡東良,胡希榮,品川邦汽,松坂尚典;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檢測[J];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92年04期

9 薛振菲;李瑩;陳曉瓏;張曉峰;李文杰;;金黃色葡萄球菌選擇培養(yǎng)基成分篩選及優(yōu)化[J];食品科技;2013年11期

10 趙建,丁水軍,陸扁,傅丹青;48株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腸毒素分布及其耐藥性研究[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5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戰(zhàn)波;任憲剛;崔玉東;樸范澤;;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生物學分型研究進展[A];第四屆第九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飼料和動物源食品安全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下冊)[C];2008年

2 耿勇;單璐;王金鳳;;金黃色葡萄球菌核酸酶β亞結構域和α亞結構域的相互作用[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生物物理與重大疾病分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薛曉陽;吳金花;布日額;唐吉思;劉洋;張忠祥;;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B的研究進展[A];第3屆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王金鳳;;金黃色葡萄球菌酶的折疊、動態(tài)特性與功能——多維核磁共振研究[A];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5 謝小保;李文茹;袁英姿;歐陽友生;陳儀本;;納米銀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及其作用機制[A];雪蓮杯第10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劉東升;謝韜;馮銀剛;單璐;王金鳳;;金黃色葡萄球菌核酸酶1-110片段的折疊穩(wěn)定性和協(xié)同性以及影響折疊穩(wěn)定性的關鍵因素[A];第十四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6年

7 唐俊妮;周銳;史賢明;陳煥春;;金黃色葡萄球菌毒力調(diào)控因子及其結構與功能[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六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1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丁曉飛;郝莉;李冰燕;張增利;;1,25(OH)_2D_3對巨噬細胞吞噬金黃色葡萄球菌過程的影響[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十屆微量元素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9 唐俊妮;周銳;史賢明;陳煥春;;金黃色葡萄球菌毒力調(diào)控因子及其結構與功能[A];第六屆全國會員代表大學暨第11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5年

10 夏曉影;賈蓓;;金黃色葡萄球菌外排蛋白QacA的優(yōu)化表達研究[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化療藥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記者 桂運安;金黃色葡萄球菌入侵細胞新機制[N];安徽日報;2014年

2 記者 白毅;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宿主“幫兇”被找到[N];中國醫(yī)藥報;2014年

3 成吉;阻擊耐藥菌的七大后衛(wèi)[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4 美國廣播公司/楊孝文 譯;細菌也會孤獨[N];北京科技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小紅;金黃色葡萄球菌B型腸毒素的溶液構象及菌體生長環(huán)境效應[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2 董家斌;金黃色葡萄球菌一氧化氮自由基誘導乳酸脫氫酶晶體結構解析和酶活性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薛挺;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AI-2群體感應系統(tǒng)的調(diào)控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4 楊宏軍;奶牛乳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的克隆表達及生物活性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5 劉玉;金黃色葡萄球菌中Hfq蛋白生物學功能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9年

6 王慶偉;細菌素Sublancin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7 李學軍;金黃色葡萄球菌agrC結合小肽的篩選及其功能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8 吳娜;金黃色葡萄球菌非編碼RNA-L8以及TRAP蛋白生物學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0年

9 王玲;金黃色葡萄球菌Sa240結構和功能及人組蛋白去甲基化酶mina53結構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安慧慧;牛源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性分析及氟喹諾酮類耐藥基因檢測[D];寧夏大學;2014年

2 紀冰;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表型特征及耐藥機制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張曉平;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機制與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2年

4 烏蘭巴特爾;呼市地區(qū)奶牛乳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分離鑒定及基因分型[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5 李晗;檸檬酸循環(huán)調(diào)節(jié)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素的產(chǎn)生[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2年

6 馮昊;金黃色葡萄球菌凝集因子A的表達及免疫原性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2008年

7 王曉杰;冷凍脅迫下金黃色葡萄球菌亞致死及失活規(guī)律研究[D];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8 陳榮;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及其Panton-Valentine殺白細胞素基因的克隆與表達[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9 劉立英;動物源性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耐藥基因的克隆及其同源性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10 李巍;生物體外構建跨膜信號轉導體系的初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89275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89275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bc2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