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幽門螺桿菌尿素酶B亞單位單克隆抗體制備和鑒定及其應用
本文關鍵詞:抗幽門螺桿菌尿素酶B亞單位單克隆抗體制備和鑒定及其應用
【摘要】:目的制備抗幽門螺桿菌(Hp)的單克隆抗體(mAb),并對該Hp mAb進行分析鑒定,建立一種檢測患者由于Hp感染而在血清中產(chǎn)生Hp抗體的競爭ELISA檢測方法。方法用滅活的Hp免疫BALB/c小鼠,通過雜交瘤技術制備Hp mAb。我們采用Hp混合蛋白包括毒素相關蛋白A(CagA)、空泡毒素A(VacA)和尿素酶以及滅活的Hp菌體篩選陽性雜交瘤細胞株,用ELISA和Western blot等技術對所獲得的Hp mAb進行鑒定。利用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所篩選的Hp mAb來建立一個可檢測患者血清中Hp抗體的競爭ELISA。結果通過大規(guī)模的雜交瘤篩選,我們選擇了1株將其命名為C3 Hp mAb,其抗體亞型為IgG2a,腹水效價可達1×107。Western blot法、ELISA和質譜檢測結果顯示,該C3 Hp mAb能特異地識別Hp的尿素酶B亞單位。用這個C3 Hp mAb,我們建立了一種可檢測患者血清中Hp抗體的競爭ELISA。結論成功獲得一種可以特異識別Hp尿素酶B亞單位的mAb,建立了一種可檢測患者血清中Hp抗體的競爭ELISA。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雜交瘤和抗體技術中心;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檢驗科;
【關鍵詞】: 幽門螺桿菌 單克隆抗體 競爭ELISA
【基金】:福建省科技重點項目(2011Y0050) 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3502Z20123009)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J1310027)
【分類號】:R378
【正文快照】: 1982年Warren和Mashall首次發(fā)現(xiàn)一種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細菌,稱為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1]。目前,Hp感染被公認為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的重要病因,50%以上人群的上游消化道都寄居著幽門螺桿菌[2]。目前檢測Hp的常用方法采用細菌分離培養(yǎng)、組織染色、快速尿素酶試驗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濤;鄒莉霞;;幽門螺桿菌診斷方法評析[J];貴州醫(yī)藥;2010年09期
2 郭曉臨,李莉,都姝妍,袁媛;幽門螺桿菌cagA菌株感染對IL-8蛋白在胃癌組織中表達的影響[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2年04期
3 ;Diversit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solates in expression of antigens and induction of antibodie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年30期
4 楊峗;丁宇婷;龔慧婷;于占嬌;李曉彤;;Mucin 16蛋白的表達純化及單克隆抗體的制備與鑒定[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2年09期
5 Elvira Garza-González;Guillermo Ignacio Perez-Perez;Héctor Jesús Maldonado-Garza;Francisco Javier Bosques-Padilla;;A review of Helicobacter pylori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ethods to detect eradicat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蔣志堅;;2種三聯(lián)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胃潰瘍臨床療效比較[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0年06期
2 章杰兵;杭娟;古卓良;周國華;;聯(lián)合用藥對促進潰瘍愈合作用交互影響的研究[J];解放軍藥學學報;2012年04期
3 張碩;;幽門螺桿菌的診療進展(綜述)[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3年02期
4 康迎波;陳新;朱哲;王黎青;;阿奇霉素三聯(lián)療法對比克拉霉素三聯(lián)療法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的Meta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年17期
5 任雨芳;;健脾愈胃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胃潰瘍30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年24期
6 馬坦坦;徐紅;王京;;幽門螺桿菌致病因素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年07期
7 吳艷巧;汪柳燕;;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斷治療現(xiàn)狀及新思路[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年20期
8 李傳剛;趙云飛;劉昊;李墨林;李芳;;IL-8/CXCR1/2軸與膀胱癌關系的研究進展[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3年03期
9 Ahad Eshraghian;;Epidemiolog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mong the healthy population in Iran and countries of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Region: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4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徐燦霞;幽門螺桿菌CagA~+菌株對胃上皮細胞間隙連接影響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2 宋m燕;幽門螺桿菌與胃上皮粘膜細胞相互作用不同時間點表達譜以及蛋白質圖譜分析[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
3 張志廣;Hp感染胃癌組織中HIF-1α和iNOS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郝石磊;基于胃內流場模擬的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滯留微球的研制及藥效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謝娟;寧夏地區(qū)幽門螺桿菌cagA基因亞型、oipA基因、cagX基因分布特征及與慢性胃、十二指腸疾病及胃癌關系的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高艷萍;山西呂梁市幽門螺桿菌cagPAI分布及HSP60表達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王麗森;H.pylori感染對IL-8-251A/T多態(tài)型個體IL-8基因表達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趙卓;幽門螺桿菌尿素酶B亞單位(UreB)基因的分段表達及免疫學性質分析[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5 陳余妍;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候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性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6 趙梁;半夏瀉心湯抗H.pylori胃潰瘍機理的體外實驗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7 竇蘭蘭;幽門螺桿菌重組蛋白的原核表達及其免疫原性檢測[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寒;姜軍;楊新華;范林軍;謝競;周艷;;5種血清標志物的不同組合對提高乳腺癌診斷的意義[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12期
2 崔恒;;卵巢癌的診治及其研究策略[J];中國婦產(chǎn)科臨床雜志;2006年05期
3 史華瑞,王現(xiàn)亭,周玉潔;PCR法及快速尿素酶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比較[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2年02期
4 吳叔明,施堯,劉文忠,張德中,蕭樹東,向祖瓊,袁濟民,王慧娟,沈風英;~(13)C-尿素呼氣試驗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研究[J];胃腸病學;1997年03期
5 張雅萍,姬秋和,張南雁,張萬會,李玉松,王文勇;橋本氏甲狀腺炎組織中IL-8的表達[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0年03期
6 沈海濱;劉靜;郭佶偉;黃新賜;;CA125、CA199、CEA聯(lián)合檢測對卵巢上皮癌診斷及療效的臨床分析[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1年02期
7 王雪梅,屈漢廷;檢測胃粘膜幽門螺桿菌感染不同方法之比較[J];華人消化雜志;1998年02期
8 劉厚鈺;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的選擇[J];中華消化雜志;1998年05期
9 錢家鳴;糞便檢查在消化系疾病中的應用前景[J];中華消化雜志;2000年05期
10 林潔,謝鑫友,朱永良,趙鋒;糞便幽門螺桿菌抗原測定的臨床價值評價[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2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銫湖,劉德錚,于豐彥,申文生,曾志榮,陳爽,陳為,李立,關曉峰,楊景芳,張嘉銘,胡品津;尿素酶疫苗在防治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動物實驗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1999年04期
2 冒國光;陳宗舜;沈淑娟;詹德彬;季一如;陸永彪;張銀香;汪佑霞;;胃粘膜尿素酶試驗的臨床價值[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1988年Z1期
3 張玉林,蔣笑平,虎建恩,李靖若,段芳齡;尿素酶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4年01期
4 林木賢,高燕,張厚德,吳盛洲,彭珂文,劉偉茹;延長觀察時間提高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患者尿素酶試驗的敏感性[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4年02期
5 鮑昭芳,江石湖,黃俊;活檢標本大小和數(shù)目對尿素酶試驗結果的影響[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6 周殿元,楊海濤,胡宏;檢測尿素酶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現(xiàn)狀和評價[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1991年06期
7 吳巖,王曉玲,羅源,陳駿驪,魯邦巧;胃竇幽門彎曲菌感染的快速診斷——(附109例尿素酶試驗報告)[J];江蘇醫(yī)藥;1988年10期
8 鮑捍東;丁福昌;宋乃儉;田琦;王磊;任勝標;王芳;王建華;;尿素酶試驗快速診斷幽門彎曲茵[J];中原醫(yī)刊;1989年02期
9 鐘能華,黃金定;尿素酶試驗和聚合酶鏈反應檢測幽門螺桿菌[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10 陳振儂;;胃組織尿素酶試驗快速診斷幽門彎曲菌性胃炎[J];廣西醫(yī)學院學報;199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譚婉燕;;Hp蛋白芯片與尿素酶試驗檢測老年人幽門螺桿菌的對比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2007年
2 呂愛民;袁愛力;周殿元;;尿素酶試驗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觀察時間探討[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十二次全國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0年
3 馬蕾;萬哲;李若瑜;;尿素酶試驗陽性的紅色毛癬菌肉芽腫(Majocchi肉芽腫)1例[A];2007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醫(yī)學真菌學術會議暨醫(yī)學真菌實驗室研究技術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弼民;免疫聯(lián)合中藥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實驗研究[D];江西醫(yī)學院;2001年
,本文編號:709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709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