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9對胰蛋白酶誘導的肥大細胞PARs表達的調節(jié)作用
本文關鍵詞:IL-29對胰蛋白酶誘導的肥大細胞PARs表達的調節(jié)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檢測白細胞介素29(Interleukin-29,IL-29)對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PAR)-1,2,3,4表達的調節(jié)作用。方法:P815肥大細胞培養(yǎng)后,用不同濃度的IL-29、胰蛋白酶單獨或聯(lián)合激發(fā)肥大細胞,在不同時間點收集激發(fā)細胞,用流式細胞術(FCM)及實時定量PCR檢測P815肥大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的表達。結果:IL-29單獨作用能夠下調肥大細胞PAR-1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達,上調PAR-3、PAR-4 mRNA的表達,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IL-29預處理肥大細胞后,IL-29對胰蛋白酶誘導的肥大細胞PAR-2、PAR-3、PAR-4表達起促進作用,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IL-29能夠調節(jié)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細胞PARs表達,從而參與肥大細胞相關的炎癥反應。
【作者單位】: 遼寧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耳鼻咽喉科;海南醫(y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遼寧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變態(tài)反應與臨床免疫研究中心;
【關鍵詞】: 肥大細胞 白細胞介素(IL-) 胰蛋白酶 蛋白酶激活受體(PARs) 流式細胞術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41135,81060250,81172836,81030054) 遼寧省博士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20101063)
【分類號】:R392.1
【正文快照】: 隨著過敏性疾病呈明顯上升趨勢,近幾年有關過敏反應領域的研究也進展迅速,而肥大細胞脫顆粒反應被認為是過敏性炎癥過程中主要細胞反應之一,其作為初級效應細胞參與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肥大細胞一旦被過敏原激活后即釋放細胞內預先形成的及新合成的介質而發(fā)揮其生物學作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Activation of human tonsil and skin mast cells by agonists of 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2[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5年05期
2 張慧云;何韶衡;;蛋白酶激活受體在過敏反應中的作用及檢測方法[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張慧云;何韶衡;;TNF-α對凝血酶引起的肥大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表達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8期
2 張慧云;何韶衡;;蛋白酶激活受體在鼠肥大細胞的表達[J];臨床檢驗雜志;2009年01期
3 張慧云;楊海偉;馬文靜;高元慧;馮曉鴿;何韶衡;;IL-29調節(jié)的肥大細胞膜表面和胞漿內蛋白酶激活受體表達分析[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4 李艷梅;何韶衡;;P物質對過敏小鼠腹腔巨噬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表達的影響[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5 張慧云;錢久榮;沈道明;張應愛;何韶衡;;肥大細胞在哮喘氣道損傷及重塑中的作用機制[J];海南醫(yī)學;2014年03期
6 張慧云;馬文靜;何韶衡;;RANTES對類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2表達和白細胞介素-4釋放的影響[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tài)反應雜志;2010年04期
7 貝寧;黃巧冰;王英;張慧云;;絲氨酸蛋白酶對肥大細胞IL-4分泌的影響[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0年03期
8 張慧云;林青;林麗艷;張忠芳;楊海偉;何韶衡;;IL-12調節(jié)蛋白酶激活受體在肥大細胞的表達[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9年07期
9 張慧云;林青;林麗艷;何韶衡;;蛋白酶激活受體2介導肥大細胞IL-4分泌[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9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李艷梅;P物質對過敏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和T細胞表面PARs表達以及腹腔灌洗液中細胞因子的影響[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馬霞;養(yǎng)血清腦顆粒對偏頭痛大鼠硬腦膜肥大細胞脫顆粒的作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貝寧;肥大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表達及功能初探[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張在峰;PAR4在背根神經節(jié)感覺神經元的表達及與TRPV1的共存[D];泰山醫(yī)學院;2012年
5 武思羽;COPD患者血清和SB203580對LPS刺激小鼠肺泡巨噬細胞分泌RANTES、IL-10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劉飛飛;蛋白酶激活受體在凝血酶誘導腦損傷及神經再生中的作用[D];浙江大學;2013年
7 卞家蓉;扎那米韋吸入粉霧劑治療流行性感冒的臨床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牛青霞,何韶衡;蛋白酶活化受體-2的研究進展[J];生理科學進展;2003年04期
2 朱薇,何韶衡,林梓霞,傅意玲;人嗜堿性粒細胞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的組胺釋放能力[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5年04期
3 何韶衡 ,陳譜,陳韓秋;蛋白酶抑制劑對人類肥大細胞類胰蛋白酶和類糜蛋白酶催化活性的調節(jié)(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3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森田寬 ,張興權;肥大細胞與嗜堿性細胞[J];國際呼吸雜志;1983年04期
2 王彤;何澤涌;;關于粘膜肥大細胞(綜述)[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87年02期
3 馬桂林 ,郭永信;人類B細胞在IL-4的應答中其表面IgM表達增加[J];國際免疫學雜志;1989年05期
4 ;干細胞因子誘導肥大細胞與纖維粘連蛋白粘附[J];國外醫(yī)學.免疫學分冊;1994年06期
5 薄愛華,張竟時,李海峰,夏苓,何丁,張靜,姜華,穆錚;大鼠實驗性休克時腸系膜肥大細胞的形態(tài)學變化[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1992年01期
6 鄭浩,李卓婭,龔非力,姜曉丹,馮瑋,徐勇,熊平;跨膜型SCF與分泌型SCF對肥大細胞生物學功能影響的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1年08期
7 郭薇,陳玉川,劉水平,成建定;肥大細胞體外脫顆粒的檢測方法[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2年08期
8 鐘瑞沖;肥大細胞標本制作法[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王會珍,曲靜,宋衛(wèi)華,王周南;前列腺肥大組織中肥大細胞的光鏡與電鏡研究[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10 修清玉,楊丹榕,韓煥興,石昭泉,陸慧琦,周琳;FasL基因轉染對大鼠肥大細胞凋亡的影響[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海偉;魏繼福;張偉;宋為娟;魏椺;何韶衡;;重組蟑螂過敏原rPer a 7對肥大細胞TLR受體的調控和細胞因子釋放[A];中華醫(yī)學會2009年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賈雪梅;賈友蘇;王惠珠;;大鼠淋巴結內肥大細胞免疫組織化學研究[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3 周衍東;方曉峰;崔宗杰;;A段紫外線在大鼠肥大細胞誘發(fā)胞漿鈣振蕩[A];第十一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暨第九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摘要集[C];2009年
4 林小平;趙海濤;陳萍;孫麗;馮新利;謝華;;rIL-12和rIFN-γ霧化吸入抑制過敏性氣道肥大細胞活化的實驗研究[A];第一屆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1年
5 張慧云;何韶衡;;TNF低凝血酶引起的肥大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表達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2010年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暨中歐變態(tài)反應高峰論壇參會指南/論文匯編[C];2010年
6 陳星云;趙艷;熊仁平;劉蘋;李平;周元國;;LPA、LPS對P815細胞和大鼠腹腔肥大細胞脫顆粒的影響[A];第九屆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7 王燕舞;孟運蓮;羅善云;劉俊;;肥大細胞在大鼠輸卵管急性沙眼衣原體感染中的作用[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8 馮四洲;卞壽庚;韓明哲;韓忠朝;;小鼠肥大細胞基因表達特征及新的絲氨酸蛋白酶基因MMCP-10克隆研究[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9 趙戰(zhàn)芝;楊永宗;王佐;萬載陽;唐朝克;;肥大細胞對THP-1巨噬細胞源性泡沫細胞膽固醇/膽固醇酯構成比及膽固醇流出的影響[A];第八次全國動脈硬化性疾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左戎;王巧民;胡聞;;感染后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結腸膜超微結構的觀察及意義[A];第九次全國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專題報告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山;肥大細胞處于免疫系統(tǒng)抗病第一線[N];科技日報;2010年
2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變態(tài)反應研究所所長 何韶衡邋周寧人 整理;讓蟑螂的致敏瀑布斷流[N];健康報;2008年
3 記者 李學梅;脂肪組織或能生成免疫細胞[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潮波;人肥大細胞和嗜堿細胞的臨床、細胞及分子水平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4年
2 譚會兵;后海穴抗原免疫的免疫增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6年
3 張慧云;IL-12對肥大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表達和介質分泌的影響[D];汕頭大學;2007年
4 李洪濤;銅綠假單胞菌Quorum Sensing信號分子N-(3-oxododecanoyl)homoserine lactone對肥大細胞作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王慶輝;骨髓來源的肥大細胞(BMMC)表面FcεRI表達調控及其生物學活性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蘭思根;DBTC誘發(fā)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及其胰腺炎纖維化發(fā)生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7 喬麗雅;RNA干擾對P815細胞中PARs表達的影響的研究[D];汕頭大學;2008年
8 胡靜;組胺作為一種交感神經遞質的新證據[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9 張文健;人海綿狀血管瘤內皮細胞特性研究和人海綿狀血管瘤動物模型的建立[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5年
10 楊翠蘭;抗小鼠TLR2抗體TSP-2抑制小鼠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的初步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曉宇;人胎小腸肥大細胞的發(fā)生與神經肽分布和發(fā)育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2年
2 唐雅玲;Compound 48/80對apoE基因敲除小鼠頸總動脈套環(huán)誘導斑塊的影響[D];南華大學;2005年
3 樓湘瑩;人正常子宮內膜MC、VEGF、TSP表達與毛細血管超微結構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4 張連霞;GM-CSF對肥大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表達和介質分泌的影響及其信號轉導通路探討[D];汕頭大學;2008年
5 劉婉瑩;體外釋放組胺肥大細胞模型在過敏原分析中的應用[D];暨南大學;2009年
6 謝林國;間質性膀胱炎動物模型去勢對其膀胱肥大細胞的影響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貝寧;肥大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表達及功能初探[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周芳燁;青春雙歧桿菌對Ⅰ型變態(tài)反應的影響[D];安徽理工大學;2007年
9 林麗艷;IL-6對肥大細胞蛋白酶激活受體表達和細胞因子分泌的影響[D];汕頭大學;2008年
10 趙戰(zhàn)芝;肥大細胞抑制HDL_3介導THP-1巨噬細胞源性泡沫細胞膽固醇流出的研究[D];南華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IL-29對胰蛋白酶誘導的肥大細胞PARs表達的調節(jié)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91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44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