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血管蒂腓骨嵌合組織瓣設計的解剖學基礎
本文關鍵詞:腓血管蒂腓骨嵌合組織瓣設計的解剖學基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為腓血管蒂腓骨嵌合組織瓣設計提供解剖學依據(jù)。方法用30側成人下肢標本,以腓骨頭和外踝為標志,將小腿分為上、中、下3區(qū)段解剖觀測:①腓動脈起源、走行與分支;②腓動脈各區(qū)段肌(隔)穿支、骨膜支數(shù)目與分布。另1側新鮮標本摹擬手術設計。結果腓動脈源于脛后動脈,移行為跟外側動脈,中下段貼腓骨后面走行,沿途分支至鄰近骨、肌肉和小腿外側皮膚。其中:①腓骨骨膜支:(2~8)支、外徑0.5~1.1 mm,分布腓骨中下1/3段骨膜:②脛骨骨膜支:(1~3)支、外徑0.6~0.8 mm,營養(yǎng)脛骨中、下1/3段后面骨膜;③肌(隔)穿支:(4~8)支、外徑1.0~1.6 mm,支配小腿外側中下段皮膚,并與脛前、脛后動脈皮支吻合。結論以腓動脈為蒂可設計腓骨嵌合組織瓣,依需要選擇一種或多種嵌合組織瓣修復骨合并軟組織缺損。
【作者單位】: 福建醫(yī)科大學?偱R床醫(yī)學院(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骨科研究所;福建醫(yī)科大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教研室;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整復外科;
【關鍵詞】: 腓動脈 腓骨 嵌合組織瓣 穿支皮瓣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2012J01410)
【分類號】:R322
【正文快照】: 自Taylor等[1](1975)報道游離腓骨瓣手術以來,腓骨瓣經(jīng)40年的深入研究和臨床應用,出現(xiàn)了非血管化到血管化、直形管狀到截骨折疊、單純骨瓣到復合骨瓣等改良和演變[2~6],在骨重建手術中其王者地位不用質疑。但伴有軟組織缺損、斷端缺乏愈合活性、多次手術失敗等極具挑戰(zhàn)性的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范啟申,徐林,周祥吉,郭德亮,魏海溫;吻合血管的骨膜瓣與筋膜瓣聯(lián)合移植治療難治性骨不連[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2年05期
2 張少成,紀方,馬玉海,許碩貴,王家林;骨膜瓣移位防治骨不連[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4年06期
3 王源瑞,賈堂宏,孟祥海,杜伍嶺;吻合血管的腓腸神經(jīng)移植修復前臂遠端尺動脈和尺神經(jīng)缺損[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4年12期
4 鄭權,肖揚,童作明;以腓動脈皮支為蒂小腿外側皮瓣修復軟組織缺損[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5年04期
5 鐘桂午,匡勇,李有富,蔡肖嵐,鄭長福,陳明凡;雙蒂腓骨瓣與比目魚肌骨膜瓣移位修復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損[J];修復重建外科雜志;1990年03期
6 牛國慶;黃東;吳偉熾;黃國英;歐陽海洋;鄧高麗;;腓動脈雙穿支皮瓣設計的解剖學分析與臨床應用[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東;牟勇;吳偉熾;張惠茹;江奕恒;林浩;黃國英;;穿支骨膜瓣游離移植治療骨不連12例療效觀察[J];廣東醫(yī)學;2009年10期
2 鐘桂午,張發(fā)惠,劉經(jīng)南,陳日景;脛前動脈踝上支骨皮瓣移位術的解剖及臨床應用[J];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1997年04期
3 牛國慶;黃東;;腓動脈穿支皮瓣移植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4年04期
4 叢培軍;楊茂清;王基萍;劉佰弘;;帶蒂骨膜瓣移位治療粉碎性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2008年04期
5 王順義;胡長青;張志桐;馬戰(zhàn)備;李輝;史占雷;孫建濤;;腓動脈逆行穿支蒂皮瓣修復足背側軟組織缺損13例[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3年07期
6 周明武;李坤德;趙東升;李士民;幸超峰;宋力;王飛云;;健側骨膜皮瓣橋式轉移修復患側脛骨骨不連及軟組織缺損[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6年02期
7 陳又年;劉莉;;膝降血管為蒂皮質骨—骨膜瓣移植治療骨不連[J];實用骨科雜志;2007年05期
8 李高峰;田德虎;董海濤;刁雪鷗;于光輝;梁立偉;;橈神經(jīng)淺支的功能解剖學觀察[J];實用骨科雜志;2011年06期
9 文質君,鐘世鎮(zhèn);組織辨移位修復小腿下部缺損的進展及應用解剖學要點[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10 胡長青;閆厚軍;徐,
本文編號:4450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44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