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病理論文 >

人微小病毒B19-VP2基因真核表達質(zhì)粒的構(gòu)建

發(fā)布時間:2022-01-05 16:16
  研究目的:人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系微小病毒屬中唯一能致人類疾病的一種病原體,可引起傳染性紅斑、再障危象等多種人類疾病。目前尚來建立針對該病毒的特異性疫苗,對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的預防和治療是急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國外開始把B19的衣殼蛋白作為疫苗抗原進行研究。本課題的目的是利用真核表達質(zhì)粒pcDNA3.1為載體,將選擇出的B19-VP2抗原表位豐富區(qū)基因片段重組其中,構(gòu)建出pcDNA3.1-VP2重組表達載體,并將重組質(zhì)粒免疫動物,觀察其免疫效應,以探討人微小病毒B19-VP2基因作為基因疫苗的可行性,為最終建立針對該病毒的特異性實用疫苗奠定基礎(chǔ)。 方法:從人微小病毒B19的基因序列和結(jié)構(gòu)分析中可獲得B19-VP2的氨基酸序列,利用ANTHEWIN和DNASIS軟件對B19-VP2的表位進行分析;在此基礎(chǔ)上設計出B19-VP2靶區(qū)域引物,為了克隆方便和插入方向正確,特意在兩條引物上分別加入HindⅢ和BamHⅠ內(nèi)切酶位點;利用PCR技術(shù)從含B19病毒DNA序列的質(zhì)粒中擴增出VP2基因;將其連接在pGEM-T質(zhì)粒上,轉(zhuǎn)化JM109,運用pGEM...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基因疫苗的研究現(xiàn)狀
    1.2 人微小病毒B19的致病性及生物學性狀
    1.3 研究的目的、內(nèi)容和意義
2 實驗材料
    2.1 材料
    2.2 主要儀器設備
    2.3 實驗中配制的主要試劑
3 實驗方法
    3.1 目的基因(B19-VP2)的克隆
    3.2 目的基因(B19-VP2)的亞克隆
    3.3 基因疫苗pcDNA3.1-VP2的大量制備和免疫活性測定
4 實驗結(jié)果
    4.1 表位分析結(jié)果
    4.2 靶基因擴增結(jié)果
    4.3 靶基因酶切鑒定結(jié)果
    4.4 克隆和亞克隆重組子鑒定結(jié)果
    4.5 pGEM-T-VP2和pcDNA3.1-VP2的序列分析結(jié)果
    4.6 ELISA結(jié)果
5 討論
    5.1 B19-VP2蛋白的表位
    5.2 真核表達載體的構(gòu)建
    5.3 真核表達載體的表達
    5.4 構(gòu)建pcDNA3.1-B19-VP2真核表達載體的意義
6 結(jié)論
    6.1 B19-VP2主要抗原表位的分析
    6.2 目的基因的克隆
    6.3 目的基因的亞克隆
    6.4 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應
參考文獻
綜述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乙型肝炎病毒全S基因疫苗與HBsAg基因疫苗誘導小鼠的特異性免疫應答比較[J]. 譚德明,劉雙虎,李聰智,劉國珍,燕美玉,孫科柱.  中華傳染病雜志. 2001(04)
[2]乙肝基因疫苗系列質(zhì)粒的構(gòu)建及其在真核細胞中的表達[J]. 秦山,唐紅,趙連三,劉麗,林勇.  華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1(02)
[3]柯薩奇病毒B1/B3型二價VP1基因疫苗的構(gòu)建及其免疫試驗[J]. 吳曉羽,趙鐵強,田野,沈景霞,孟繁超,劉雅君,王樂民,李曉光,鐘照華,李呼倫.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01(08)
[4]幼年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與人細小病毒B19感染的關(guān)系及其臨床特征[J]. 成勝權(quán),張國成,許東亮.  中華兒科雜志. 2000(08)
[5]腫瘤基因疫苗——腫瘤免疫治療的新途徑[J]. 王勇,吳克復.  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 2000(03)
[6]人微小病毒B19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J]. 江凌曉.  國外醫(yī)學.病毒學分冊. 2000(01)
[7]乙肝基因疫苗免疫效果觀察[J]. 張友金,陳其龍,陶志華,石仁其.  浙江預防醫(yī)學. 2000(01)
[8]基因疫苗[J]. 楊月.  中國臨床醫(yī)生. 1999(11)
[9]人細小病毒B19基因變異研究進展[J]. 孫新.  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 1999(02)
[10]基因疫苗的特點、應用和最新進展[J]. 姬新穎,周建軍,王海濤,楊為松.  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 1999(01)



本文編號:35706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35706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240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