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G4相關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及進展
本文關鍵詞:IgG4相關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及進展 出處:《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4年1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IgG4相關性疾病是一種多器官、多系統(tǒng)受累的新被認識的疾病,其主要特征為:血清IgG4水平升高和病變組織IgG4~+漿細胞浸潤。IgG4相關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可涉及多個學科,臨床易漏診和誤診。本篇綜述將從基因遺傳、感染和分子模擬、免疫學角度等多方面闡述IgG4相關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以加深臨床醫(yī)師對該病的了解。
[Abstract]:In this review , we will discuss the pathogenesis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from the aspects of gene inheritance , infection , molecular simulation , immunological angle and so on , so a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by clinicians .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風濕免疫內(nèi)科;
【分類號】:R392.1
【正文快照】: IgG4相關性疾病是近幾年才被認識的一種纖維炎癥性疾病,其特征為:病變組織中以IgG4+漿細胞為主的淋巴漿細胞浸潤,伴有席紋狀纖維化、阻塞性靜脈炎、嗜酸粒細胞浸潤。臨床表現(xiàn)為一個或多個器官受累(包括胰腺、淚腺、唾液腺、膽道、后腹膜、甲狀腺、腎、肺等),多伴有血清IgG4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蕾;門靜脈周纖維化人群呈現(xiàn)高水平抗曼氏血吸蟲蟲卵抗原的IgG4抗體[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4年02期
2 黃炳成,賈鳳菊,付婷霞,陳少卿,胡紹良,白邦華,鄧緒禮;絲蟲特異IgG4檢測試劑盒的研制[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2004年03期
3 舒新華;化療后2年的抗血吸蟲IgG4和IgE:再感染與未再感染者的比較[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1999年01期
4 商維邦,范垂昌,李守芬,蘇鐘浦;混合人血清IgG亞類分離的研究[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1985年02期
5 王永順;韓秀敏;王虎;;細粒棘球絳蟲Eg18基因的克隆 表達和重組抗原免疫檢測的初步評價[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1年02期
6 吳綱烈;免疫球蛋白G亞類實驗研究近況[J];醫(yī)學綜述;1995年11期
7 靳艷軍;馬來絲蟲感染聚集性的研究[英][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1年01期
8 ;小兒免疫及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J];中國醫(yī)學文摘.兒科學;1994年04期
9 趙琴平;曼氏血吸蟲純抗原和粗抗原引起的體液免疫反應在巴西流行區(qū)的家族相似性研究[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0年06期
10 陳家旭;IgE識別血吸蟲糖脂:可能的免疫學作用[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崔昭;趙明輝;王海燕;;正常人血清中抗腎小球基底膜天然抗體[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04年年會”暨“第二屆全國中青年腎臟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燕;抗豬囊尾蚴特異IgG4重組抗原的制備與鑒定[D];濟南大學;2011年
2 曹紅榮;基于IgG4介導的蛋白質(zhì)組學日本血吸蟲診斷標志物的篩選及應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邊維良;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區(qū)段特異性IgG亞類、抗體親和力測定及其意義的初步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4213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421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