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體與疾病
本文關鍵詞:補體與疾病 出處:《藥物生物技術》2014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補體系統 補體調控 疾病 感染 腫瘤 肝損傷
【摘要】:補體系統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對病原物的識別和防御,是機體針對致病性感染的第一線防御。通過經典途徑,凝集素途徑和替代途徑3條途徑激活,補體可選擇性識別外來病原和自身受損細胞,啟動下游效應,從而在宿主的免疫防御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大量研究還表明,補體系統還在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對補體系統作用的研究為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更具針對性的靶點,同時也為單克隆抗體等藥物活性的改善提供了參考。文章綜述了補體系統及其在感染性疾病、腫瘤、肝損傷等疾病中作用的研究進展情況。
[Abstract]:Compl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mmune system. It is involv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efense of pathogens and is the first line defense against pathogenic infection. Lectin pathway and alternative pathway are activated, complement can selectively identify foreign pathogens and self-damaged cells, and initiate downstream effects. Therefor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ost immune defense process.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also show that. Complement system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The study of the role of complement system provides a more targeted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activity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complement system and its role in infectious diseases, tumors, liver injury and other diseases.
【作者單位】: 中國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分類號】:R392
【正文快照】: 補體系統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體針對致病性感染的一線防御體系。補體系統由廣泛分布于循環(huán)系統和組織中35種以上的血漿可溶性蛋白和膜結合蛋白[1]組成。作為機體中重要的體液免疫防御體系,補體同時也是聯系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之間的橋梁。此外,補體作用可能不僅僅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永安;楊耀嫻;;補體與脂肪肝脂質代謝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2 朱丹;;關于高分子物理的實體和立體教學[J];高分子通報;2014年04期
3 歐陽倩雯;胡維國;羅榮城;邵志敏;;CD59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及抗體治療中的作用[J];分子影像學雜志;2013年01期
4 陳厚娣;夏先如;李鑫;;CD59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藥;2014年07期
5 李營;高美華;張蓓;王冰;張樹超;;上下調CD59對宮頸癌細胞增殖活性作用的研究[J];免疫學雜志;2013年11期
6 李嚴嚴;郝運偉;姜穎;賀福初;;肝臟細胞在生物活性物質代謝調控中的協作作用[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4年02期
7 徐亞青;王峻;韓靜靜;林丹丹;趙楊;;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在CD46途徑下誘導IL-10生成的研究[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年32期
8 王穎;葉波平;華子春;;補體系統及其在肝損傷再生中的作用[J];生命科學;2013年12期
9 ZHANG Cuiping;LI Xiaoyu;JING Xue;ZHANG Bo;ZHANG Qi;NIU Qinghui;WANG Jianjun;TIAN Zibin;;Protective Effects of Oyster Extract Against Hepatic Tissue Injury in Alcoholic Liver Diseases[J];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14年02期
10 胡進武;徐敏;譚長軍;代智;王征;周儉;樊嘉;黃曉武;;大鼠肝移植(LTx)急性排斥反應(AR)血清蛋白質組學分析[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陽喬;單核/巨噬細胞在肝衰竭中的作用及調節(jié)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2 楊落落;枯否細胞在對乙酰氨基酚誘導的肝毒性損傷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3 陳齊興;TREM-2在膿毒癥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4 劉鳳鳴;補體調節(jié)分子CD59和Crry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和機制[D];山東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曹維娟;補體C3基因多態(tài)性與缺血性腦卒中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陳程;短柱八角干皮的化學成分研究及抗炎活性初探[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年
3 劉永安;血清C3、C5、ASP表達與脂肪肝脂質代謝紊亂相關性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2013年
4 員美娜;16個氨基酸多肽對伴刀豆蛋白A誘導的急性免疫性肝損傷的作用及其機制的初步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可,童華山;中草藥防治肝損傷的機理研究概況[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1年S1期
2 鄧孫林;手術治療肝損傷50例體會[J];腹部外科;2002年02期
3 柳學春,張穎鄂,熊國光;肝損傷105例臨床分析[J];腹部外科;2002年02期
4 周錢江;肝損傷55例診治體會[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03年03期
5 馬小平;肝損傷178例診治分析[J];西部醫(yī)學;2003年04期
6 馬國中;肝損傷32例治療體會[J];四川醫(yī)學;2004年03期
7 范捷,楊育紅,周慶峰;肉毒堿乳清酸鹽對不同因素誘導的小鼠實驗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4年12期
8 朵力坤·吐拉哈孜;努爾·買買提;孫志明;阿不都哈巴爾·哈力克;米吉提·哈力克;買買提艾沙;;肝損傷204例診治[J];新疆醫(yī)學;2004年03期
9 楊鉑,崔愛慶;中醫(yī)藥防治肝損傷機制研究進展[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10 劉丹卓;趙新廣;;中醫(yī)藥防護肝損傷的機理分析[J];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戴丐國;呂伯東;王國平;連建安;;外傷性肝損傷診斷和治療選擇[A];浙江省醫(yī)學會創(chuàng)傷學分會成立大會暨2009年浙江省創(chuàng)傷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陳華棟;朱東升;張錦文;張勇慧;;小鼠免疫性肝損傷模型的研究進展[A];2010年度全國醫(yī)藥學術論文交流會暨臨床藥學與藥學服務研究進展培訓班論文集[C];2010年
3 尹常健;楊鉑;王偉芹;張永;孫建光;;肝損傷的機制及中醫(yī)藥的防治研究進展[A];第十三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王海華;瞿炬;;肝損傷非手術治療42例體會[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全國第11屆創(chuàng)傷復蘇中毒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劉平;;重視中藥肝損傷的問題[A];第二屆全國人工肝及血液凈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錢秋海;張禎;劉大文;趙懿;陳文輝;扈東兵;;糖肝康治療糖尿病肝損傷120例[A];全國第2屆中西醫(y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第1屆傳染病協作組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7 伍,
本文編號:14111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41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