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7對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增生和遷移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微小RNA-7對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增生和遷移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 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微小RNA
【摘要】:目的探討微小RNA-7(miRNA-7)對人視網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細胞增生和遷移的調控作用。方法利用脂質體Lipofectamine 2000將miRNA-7前體miRNA-145(miRNA-7前體干預組)和陰性對照物(陰性miRNA對照組)轉染hRPE細胞,同時設立空脂質體組和空白對照組,采用Real-Time PCR檢測成熟miRNA-7的表達,CCK-8檢測細胞增殖抑制情況,用直徑為8.5 mm的Boyden小室進行細胞遷移能力的檢測,對4組結果作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miRNA-7對hRPE細胞增殖有明顯抑制作用,miRNA-7前體干預組細胞增殖抑制率(23.58%)明顯高于陰性miRNA對照組(2.35%)、空脂質體組(2.97%)與空白對照組(0%),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為P0.05),空脂質體組、陰性miRNA對照組與空白對照組之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為P0.05)。在miRNA-7前體干預組中,遷移細胞數明顯較少,每高倍視野為(16.0±3.8)個,而在陰性miRNA對照組、空脂質體組和空白對照組中,遷移細胞數明顯較多,每高倍視野分別為(32.2±7.8)個、(31.4±6.9)個和(33.9±8.4)個,miRNA-7前體干預組細胞遷移數較后3組顯著減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為P0.01),而后3組之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為P0.05)。結論 miRNA-7可明顯抑制hRPE細胞的增殖和遷移,這種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miRNA-7對hRPE細胞的EGFR通路產生了良好的靶向沉默后效應,直接下調EGFR表達,從而阻斷或部分阻斷了ERK1/2信號通路,使得hRPE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受到明顯抑制。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中心醫(yī)院眼科;
【基金】:廣州市番禺區(qū)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1-Z-03-23)~~
【分類號】:R329
【正文快照】: 人視網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細胞是人類視網膜內的重要細胞,在維持光感受器細胞正常的代謝和功能中起關鍵作用。但在一些病理條件下,hRPE細胞異常增生是導致人類眼部疾病的主要原因,如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李曉梅;劉建紅;呂欣;李曉鶯;劉向紅;胡偉;段春紅;牟鴻;蔣芙蓉;張兆芳;;胃腸功能障礙早產兒胃液表皮生長因子水平變化及意義[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年06期
2 李林;李斌;楊安懷;趙婷秀;邢怡橋;;人視網膜下膜中ICAM-1及MMP-2的免疫組織化學研究[J];眼科新進展;2005年06期
3 鄭翠俠;韓兵;周翔;張榮新;萬歡英;臧旺福;陳中元;;非小細胞肺癌中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的篩查[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張惠蓉,曹景泰,劉寧樸,賀師鵬;視網膜增殖性疾病玻璃體中表皮生長因子的放射受體定量測定[J];中華眼底病雜志;1996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方,王一;玻璃體及生長因子在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中作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2 李惠玲,金婉容;孔源性視}材ね牙朧觹材は亂荷ひ蜃雍坑朐鮒承圓A允觹材げ”涔叵檔難芯縖J];美國中華眼科雜志;2000年01期
3 鞏琰;魏世輝;;視網膜靜脈周圍炎發(fā)病及治療現狀[J];國際眼科雜志;2008年02期
4 孫衍昶;郭t$t$;賽克;王翦;王潔;陳芙蓉;張宗平;陳忠平;;MicroRNA-181b提高U87細胞對VM-26的敏感性研究[J];中國神經腫瘤雜志;2013年02期
5 汪章勛;周權;孟慧敏;張軍;黃勃;;金龜子綠僵菌MicroRNA在蟬蛻和蠶血淋巴誘導下的差異表達分析[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6 Wenwen Jia;Wen Chen;Jiuhong Kang;;The Functions of MicroRNAs and Long Non-coding RNAs in Embryonic an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3年05期
7 安麗娜;董斐斐;王國坤;單冬凱;荊清;;MicroRNA與動脈粥樣硬化[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3年04期
8 馮楠楠;孫品;夏昭林;;凋亡相關的microRNA分子研究進展[J];工業(yè)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2013年05期
9 陳娟娟;艾劍剛;黃世峰;曹炬;張莉萍;;HBx介導miR-221上調-ERα下調致HepG2細胞惡性增殖[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年20期
10 張世芳;魏彩虹;陸健;張小寧;周鑫磊;張淑珍;王光凱;曹家雪;趙福平;張莉;杜立新;;深度測序鑒定綿羊microRNA轉錄組[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3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Ruiwen Fan;Shanshan Yang;Zhanquan Shi;Kaiyuan Ji;Xiaoyun Jia;Jianbo Yao;George W Smith;Changsheng Dong;;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miRNA important for melanogenesis in alpaca(Lama Pacos)[A];2013中國駝業(yè)進展[C];2013年
2 曾清華;周箐;康秀華;;血清microRNA的檢測及在肺癌診斷中應用的進展[A];江西省第二次中西醫(yī)結合呼吸疾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穎;促紅細胞生成素對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保護作用的研究[D];青島大學;2006年
2 馮學峰;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中的Ⅲ型前膠原及細胞因子對培養(yǎng)的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膠原合成的調控[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8年
3 陳震;hRPE細胞表達整合素α_5的調節(jié)機制及意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賈蓓;A型血友病人非整合誘導多能干細胞建系及其細胞疾病模型的建立[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5 邵耘;MicroRNA-101與環(huán)氧化酶-2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佘笑梅;三氧化二砷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NB4細胞株Warburg效應的影響和機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7 陳琦;慢病毒介導的FoxP2 knockdown蝙蝠模型建立與功能研究及長翼蝠小RNA轉錄組的分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8 盧一鳴;基于統(tǒng)計建模方法研究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系統(tǒng)[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3年
9 鄢文;microRNA-19促進人肺腺癌細胞株A549向間充質細胞轉化[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茍麗娟;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誘導分化為軟骨細胞過程中microRNA作用機制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段娜;冷凝術后玻璃體腔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含量的測定[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閆峰;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及其介導的信號傳導通路在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中的作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3 高自清;轉化生長因子β_1對眼眶成纖維細胞增殖和膠原合成作用的實驗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5年
4 吳葛瑋;葛根素抑制視網膜新生血管的實驗研究[D];青島大學;2005年
5 沙蘭施·普拉塔;褪黑素對體外培養(yǎng)的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增殖的影響[D];武漢大學;2005年
6 段芳;蛇毒降纖酶對兔眼外傷性PVR纖維連接蛋白、增殖細胞核抗原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6年
7 馬成;HLA-DRB及HLA-DQB1等位基因與Eales病相關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7年
8 梁巍;玻璃體視網膜增殖性病變增殖膜成分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武慧敏;辛伐他汀抑制牛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增生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10 陳臻;人視網膜前膜中E-cadherin和N-cadherin表達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宇;徐建明;段海清;張楊;劉曉晴;張京生;;EGFR基因突變及HER2/HER3蛋白表達水平與吉非替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的關系[J];癌癥;2010年01期
2 魏巍;范羽;劉紅雨;吳志浩;萬海粟;閻志琴;徐克;周清華;;人肺癌EGFR基因突變與Gefitinib耐藥相關性研究[J];中國肺癌雜志;2009年01期
3 曾軍,姜德詠;基質金屬蛋白酶及其抑制劑與玻璃體視網膜疾病[J];國外醫(yī)學.眼科學分冊;2000年02期
4 賀師鵬,黃天貴,黃力新,郭淑英;放射受體法測定表皮生長因子[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1993年03期
5 王菲;杜軍保;任曉旭;吳建新;樊朝陽;;膿毒癥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和預后[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年06期
6 賈洪真,韓泉洪,惠延年,王琳,杜紅俊,崔志利,馬吉獻;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和基質金屬蛋白酶-2在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增生膜中的表達[J];眼科新進展;2003年05期
7 毛俊峰,閻元奎,艾育德,劉雙珍,徐慧,田曉峰;大鼠視網膜缺血再灌注后細胞間粘附分子-1的表達[J];眼科新進展;2004年02期
8 劉鵬輝;廖國清;王紅梅;;胸腺五肽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學治療后免疫功能的影響[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9 汪勇芬;;早產兒的早期微量喂養(yǎng)[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10 張偉青;黃凌雁;彭曉蕓;黃羽桃;張舒梅;;重度窒息新生兒胃腸功能障礙護理干預[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建平,石統(tǒng)東,賈正才,周偉,何念海;應用低壓逆相脂質體包裹技術提高小分子Mart-1_(27-35)的免疫原性[J];免疫學雜志;2002年01期
2 汪冰;楊翰儀;趙風章;麥蔭橋;;脂質體與抗體共價偶聯(lián)的過碘酸鈉法[J];中國免疫學雜志;1992年05期
3 馬征;脂質體作為抗原載體及佐劑誘導免疫應答方式及強度的變化[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1996年03期
4 卓超,王小根,劉約翰,余登高,余瑜;左旋吡喹酮脂質體及吡喹酮脂質體治療小鼠血吸蟲病[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1997年03期
5 彭少君,鄒國林;菲咯啉銅與脂質體過氧化損傷[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6 汪學軍,董傳仁,涂淑珍,張友云,歐陽靜萍,劉永明;大豆磷脂脂質體對心肌缺血-再灌注家兔左心室功能和梗塞范圍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1994年06期
7 張平安,王太重,劉劍雄;脂質體代替福氏佐劑制備抗體[J];上海免疫學雜志;1997年05期
8 張連元,張之瑋,董淑云,鄭素琴,劉秀華,張靈芝,唐朝樞,蘇靜怡;脂質體攜載前列腺素E_1對止血帶休克大鼠脂質過氧化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1997年06期
9 劉軍,陳騏,趙軼,曹曉建,呂天潤,李素芹,吳飛;脂質體包裹的神經生長因子生物學穩(wěn)定性研究[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馬如煥;;脂質體用于化療[J];醫(yī)學分子生物學雜志;198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春艷;劉慶良;;包裹乙肝表面抗原和天然骨架CpG ODN的脂質體乙肝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姜燕;呂昌龍;單風平;徐佳;李成;;Ag85A口服脂質體DNA疫苗的制備與初步活性研究[A];中國免疫學會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3 王寧遂;張靜;鄧兵;朱靜;;輪狀病毒脂質體DNA疫苗對輪狀病毒的免疫應答反應[A];全國新出現傳染病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4年
4 陳曉光;馮明釗;龔婭;鄭學禮;沈樹滿;;適當比例的DNA:脂質體混合物能顯著增強DNA疫苗的免疫效果[A];中國原生動物學學會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5 ;技術方法[A];中國解剖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09年
6 苗麗;;狂犬病毒街毒暴露后凍干人用狂犬病脂質體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A];吉林省第六屆生命科學大型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7 吳長君;張春梅;;超聲介導微泡破裂促進脂質體轉運內皮抑素基因的體外實驗研究[A];慶祝中國超聲診斷50年暨第十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8 宮環(huán);劉德培;粱植權;;小RNAs在疾病發(fā)生及治療中的作用[A];中國遺傳學會七屆一次青年研討會暨上海高校模式生物E——研究院第一屆模式生物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9 蘇恒;蔣鐵建;周智廣;;脂質體與完全弗氏佐劑預防NOD鼠胰島炎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內分泌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10 孫濤;辛鐘成;宋衛(wèi)東;張志超;金哲;袁亦銘;郭應祿;姜學軍;;EGFR信號通路與TGB-β信號通路相互作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男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余志平;siRNA治療研究異彩紛呈(中)[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2 北京獸藥研究所 蔣桃珍;脂質體佐劑的應用前景[N];中國畜牧水產報;2000年
3 記者 常麗君;納米疫苗能更有效激發(fā)免疫反應[N];科技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戚鳳春;新型流感疫苗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2 李光宇;缺氧對人RPE細胞表達HIF-1α的影響及T7-siRNAs對VEGF的干涉作用[D];吉林大學;2005年
3 李宗海;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介導的靶向性基因治療導入系統(tǒng)[D];復旦大學;2005年
4 王亞軍;新型降糖活性物質及新型脂質體疫苗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高景霞;G蛋白偶聯(lián)受體激酶對表皮生長因子信號調控分子機制的初步探討[D];復旦大學;2005年
6 李詠梅;重組免疫毒素EGF-Linker-TCS的制備及其靶向抗腫瘤效果的評價[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7 郭秀俠;凍干人用狂犬病脂質體疫苗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劉更;1.低濃度MNNG激活內質網應激及其對EGFR通路的影響 2.內質網應激參與低濃度DNA加成性損傷劑誘發(fā)的細胞應答反應[D];浙江大學;2005年
9 孫悅;微流控芯片上單細胞分析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10 尹曉光;HSP65-PSA多表位融合蛋白疫苗的功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亞軍;脂質體流感疫苗的制備及免疫效果評價[D];吉林大學;2006年
2 李崢;脂質體蛋白轉染方法比較及運用該方法制備結核特異性靶細胞[D];武漢大學;2004年
3 曾憲卓;EGFR基因重組噬菌體疫苗的構建及抗腫瘤效應的初步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4 柴子奇;脂質體流感疫苗的制備及免疫效果評價[D];吉林大學;2008年
5 唐麗華;U_(14)-CBE脂質體瘤苗誘導的細胞和體液免疫應答[D];江西醫(yī)學院;2005年
6 張偉;H-2K~d-抗原肽復合物表面展示脂質體的制備及初步鑒定[D];揚州大學;2008年
7 蔡新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為靶向重組T7噬菌體抗腫瘤疫苗構建及免疫活性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8 石麗萍;酸敏脂質體的制備及其性質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2年
9 余榮嬌;表皮生長因子在精原干細胞中的作用及其機理研究[D];江西醫(yī)學院;2005年
10 楊倩;狂犬病毒脂質體疫苗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971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29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