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外基質金屬蛋白酶誘導因子降解途徑的初步研究
本文關鍵詞:細胞外基質金屬蛋白酶誘導因子降解途徑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細胞外基質金屬蛋白酶誘導因子 SYY細胞 蛋白酶體途徑 泛素
【摘要】:目的:觀察蛋白酶體抑制劑MG-132對細胞外基質金屬蛋白酶誘導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CD147)表達的影響,探討CD147的降解途徑。方法:在SY5Y細胞中分別加入0,1,2.5和5μmol/L不同濃度劑量的蛋白酶體抑制劑MG-132作用24 h后,通過Western Blot和In-cell Western的方法檢測CD147的相對含量;免疫熒光雙標檢測SY5Y細胞中CD147與泛素(ubiquitin)的表達及共定位情況。結果:在一定時間內,隨著MG-132濃度的增大,CD147的含量相對增多;與0μmol/L組比較,5μmol/L組的CD147含量在兩種實驗方法中分別增加了約151.81%±36.26%(P0.05)和76.43%±18.02%(P0.05);CD147與泛素在細胞胞體中存在共定位的特征。結論:蛋白酶體抑制劑MG-132可增加CD147的含量;CD147可被泛素化。提示CD147可能通過泛素-蛋白酶體途徑進行降解。
【作者單位】: 河北醫(yī)科大學人體解剖學教研室;邯鄲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內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271191) 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C2012206133)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2010132312002)
【分類號】:R329.2
【正文快照】: 細胞外基質金屬蛋白酶誘導因子(extracellular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CD147)是一種跨膜糖蛋白,最早是由Biswas發(fā)現存在于腫瘤表面,能夠通過刺激成纖維細胞分泌基質金屬酶類MMP的表達,促使腫瘤細胞周圍細胞外基底膜和間質成分降解,從而有利于腫瘤的侵襲、轉移和擴散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侯玲玲;王濤;;蛋白降解途徑與帕金森病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1年01期
2 張勇;孫鳳艷;;泛素-蛋白酶體系統(tǒng)與神經退行性疾病[J];神經解剖學雜志;2009年02期
3 宋長征;;泛素-蛋白酶體通路的轉化研究進展[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3期
4 吳慧娟;張志剛;;泛素-蛋白酶體途徑及意義[J];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06年01期
5 呂春秀;汪治宇;;泛素-蛋白酶體抑制劑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年2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樊銳太;胡勇;劉俊啟;張晶晶;陳昱丞;宋銳;顧浩;;硼替佐米對U87膠質瘤放射增敏及細胞周期分布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年08期
2 陳斌;俞昌喜;;泛素-蛋白酶體通路異常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生[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3 王雪晶;郭紀鋒;江泓;沈璐;唐北沙;;BAG5蛋白與帕金森病相關蛋白Parkin的相互作用[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11期
4 杜峰;路名芝;劉勇;袁晟;;采用組織芯片技術檢測乳腺癌中泛素、cyclinE和p27的表達[J];江西醫(yī)藥;2008年03期
5 王曉菊;崔速南;汪明明;;泛素蛋白酶體通路與肝臟疾病的研究進展[J];臨床肝膽病雜志;2008年03期
6 趙美榮;師永紅;;HIF-1對乳腺癌EMT相關蛋白的調節(jié)作用研究進展[J];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7 袁永勝;張克忠;;帕金森病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3年04期
8 李明;彭解英;周中蘇;張睿;;檳榔堿誘導上皮細胞cyclinD1表達下調[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4年01期
9 張悅;師永紅;;去泛素化酶與腫瘤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4年05期
10 張學文;朱逸;鈕洪艷;;MG132和DDP聯合應用對人鼻咽癌細胞CNE-1凋亡影響及其機制的探討[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1年1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楊銳睿;馮峰;郭宏鈺;周越;;泛素-蛋白酶體途徑與運動骨骼肌細胞凋亡[A];2007全國運動生理學論文報告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明;檳榔堿對上皮細胞周期、凋亡、惡性轉化影響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王雪原;急性顱腦創(chuàng)傷患者腦脊液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郭啟芳;改善泛素系統(tǒng)提高植物逆境適應性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7年
4 孔明望;補腎化痰法對Alzheimer病模型大鼠泛素—蛋白酶體通路的影響[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7年
5 李越;20S蛋白酶體在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老化中的改變及其在誘導衰老中的作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8年
6 馬怡茗;大腸癌發(fā)生發(fā)展及轉移相關分子的篩選和生物學功能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黃曉薇;泛素—蛋白酶體途徑對擬除蟲菊酯神經毒性的影響及機制初探[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李勇;豬泛素蛋白酶體途徑連接酶E3中FBXL相關基因的表達譜、SNPs檢測及性狀關聯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張大偉;HAb18G/CD147促進肝纖維化發(fā)生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10 趙爽;關于CD147通過IGFBP2調控惡性黑色素瘤凋亡的體內外相關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邵明;硼替佐米對K562細胞增殖、凋亡及其對XIAP表達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0年
2 馮亞楠;轉小麥泛素基因煙草的低溫耐性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汪春軍;結核分枝桿菌Pup-蛋白酶體系統(tǒng)蛋白的表達純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4 陳瑋;OLC1的泛素化降解機制研究以及β-catenin在人食管鱗癌中的表達和預后分析[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5 張誠;柔紅霉素聯合硼替佐米對Raji細胞增殖、凋亡及bax基因表達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1年
6 關慧;酒精性肝病中蛋白酶體活性抑制與內質網應激間相關性的體外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韓彥玲;朊蛋白核酸疫苗免疫效果初步評價[D];安徽理工大學;2010年
8 賈浩;基于序列特征的胞內蛋白穩(wěn)定性計算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9 高琪;日本七鰓鰻(Lampetra japonica)口腔腺表達序列標簽(EST)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丹丹;Maspin、P53、P27、Skp2在結直腸腫瘤中的表達及意義[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Michael A.Maldonado;;The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and Its Role in Inflammatory and Autoimmune Diseases[J];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6年04期
2 倪曉光;趙平;;泛素-蛋白酶體途徑的組成和功能[J];生理科學進展;2006年03期
3 李明;繆澤鴻;丁健;;蛋白酶體及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8年05期
4 楊華;蔡于琛;龐冀燕;李永強;曾昭蕾;許遵樂;冼勵堅;;苯并呋喃類木脂素衍生物通過抑制細胞周期蛋白質活性誘導MCF-7細胞G_2/M期阻滯及凋亡[J];藥學學報;2008年02期
5 李景;張大永;吳曉明;;泛素-蛋白酶體及其抑制劑的分類與合成[J];藥學學報;2009年12期
6 王國芳;趙晶;;泛素-蛋白酶體抑制劑用于腫瘤治療[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7年07期
7 周詠明;郭偉;黃士昂;;蛋白酶體抑制劑的抗腫瘤作用及其臨床應用[J];中國新藥雜志;2006年2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春,詹金彪,沈芬平,沈建根;溶酶體參與蓖麻毒素A鏈降解途徑的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年03期
2 梅柱中,鄭曉飛,董燕,宋宜,劉斌,孫國敬,孫志賢;抑制端粒酶催化亞基的表達促進Survivin蛋白的降解[J];癌癥;2005年05期
3 朱建偉;張四維;童村;;脫乙;^孢菌素C降解動力學的研究[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1985年11期
4 林勝利;EDEM促蛋白質折疊與分泌作用[J];生理科學進展;2005年02期
5 劉黎明;許正平;;真核生物mRNA降解途徑[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8年10期
6 樓姣英;于妍妍;金哲;;中藥清毒栓對宮頸癌SiHa細胞P53泛素化降解途徑的實驗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2009年01期
7 侯玲玲;王濤;;蛋白降解途徑與帕金森病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1年01期
8 胡會青;;番瀉葉及其提取物的穩(wěn)定性研究[J];國外醫(yī)藥.植物藥分冊;2005年02期
9 王德明;;用薄層層析法分離和定量測定安乃近及其降解產物[J];世界臨床藥物;1983年03期
10 張忠東,呂鐵鋒,婁國強;蛋白泛素化降解途徑與病毒感染的關系[J];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200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蕓;;差異蛋白質組分析對氯硝基苯的降解途徑[A];第十次全國環(huán)境微生物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馬迎飛;;對氯硝基苯(CNB)降解菌-睪丸酮叢毛單胞菌CNB-1(Comamonas testosterone CNB-1)的全基因組分析[A];第十次全國環(huán)境微生物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周虹;陳洪齡;;機械化學法降解甲基紅的研究[A];第三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下)[C];2006年
4 唐新國;董燕麟;李林;;TNFα在嚴重燙傷大鼠骨骼肌泛素依賴的蛋白質降解途徑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燒傷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7年
5 譚銀玲;董燕麟;;嚴重燙傷大鼠骨骼肌蛋白質降解途徑及泛素作用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燒傷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7年
6 王麗紅;陳歡林;;三唑磷降解菌的分離純化及降解途徑研究[A];第一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下)[C];2004年
7 金小君;陳東之;陳建孟;;二VA烷高效降解菌的分離鑒定及降解途徑的研究[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8 金若菲;陳琛;周集體;;Escherichia coli厭氧降解TNT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摘要集[C];2009年
9 常青云;王慶飛;童汝亭;;甲基橙在SnO_2/PbO_2電極上的氧化降解途徑[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10 林德晨;張鈺;楊海;郝佳潔;徐昕;韓亞玲;張開泰;王明榮;;PLK1通過泛素化降解途徑調節(jié)β-catenin蛋白表達的機制研究[A];第八次全國醫(yī)學遺傳學學術會議(中華醫(yī)學會2009年醫(yī)學遺傳學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偉峰;植物源農藥的優(yōu)缺點[N];河南科技報;2007年
2 ;植物源農藥緣何“墻內開花墻外香”[N];科學導報;2007年
3 華農大昆蟲毒理研究室 徐齊云 高燕 胡美英;植物源農藥的優(yōu)缺點[N];河北科技報;2006年
4 鐘文華 本報記者 景后寅;植物源農藥緣何“墻內開花墻外香”[N];中國縣域經濟報;2006年
5 本版編輯邋陳杰 張國 文杰;沒有故事的微生物學家[N];人民日報;2007年
6 鐘華文 徐齊云;高燕;胡美英;植物源農藥不該受冷落[N];農民日報;2006年
7 徐齊云 高燕 胡美英;植物源農藥的優(yōu)缺點[N];農資導報;2006年
8 王秀文;氯代芳烴污染難題有了解決方案[N];中國化工報;2004年
9 尹明明 那日松 劉細平;綠色農藥的發(fā)展方向[N];農民日報;2005年
10 通訊員 張國 記者 馮國梧;南開破譯一株能“吃”石油的細菌[N];科技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志強;多芳環(huán)化合物降解菌的篩選、特性及降解途徑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2 秦勇;表面活性劑好氧初級生物降解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6年
3 劉慕君;Cx31疾病相關突變致病機理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4 袁勇軍;Ochrobactrum intermedium DN2煙堿降解途徑及其在煙草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5 許育新;氯氰菊酯降解菌株CDT3、PBM11的分離、降解特性及協(xié)同代謝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年
6 呂玄文;淡水養(yǎng)殖魚塘中氯霉素污染及微生物降解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
7 楊尚源;氨基硅油的生態(tài)毒性及其在廢水中的脫除與降解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8 劉亞納;滑動弧放電等離子體—生化法降解有機廢水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9 李鵬;Ⅰ.小金海棠MxIRT1的離子轉運、細胞定位與降解途徑研究 Ⅱ.水稻OsNAT7的底物轉運功能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唐玉朝;N摻雜TiO_2的結構及可見光催化降解有機物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越;X20菌的鑒定及其對MCLR的酶學降解途徑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2 徐昶儒;2,,6-二硝基甲苯的微生物降解及降解途徑的研究[D];哈爾濱商業(yè)大學;2010年
3 趙楠;3-苯氧基苯甲酸降解菌M4的分離及降解特性、降解途徑的初步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年
4 王一奇;多菌靈降解菌Pseudomonas sp. CBW的分離、鑒定及其降解特性與降解機理[D];浙江大學;2010年
5 孫萃芳;二甲基甲酰胺降解菌的分離篩選及其降解途徑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賈凌志;雙酚A高效降解菌的篩選及其降解機理的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7 吳蘭艷;超聲波/零價鐵體系降解五氯酚的作用機理及動力學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8 韋莉元;微量水平下生物共代謝4-氯酚特性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9 秦鵬;高壓脈沖電暈降解液相苯酚的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10 董小軍;聯苯降解菌Achromobacter sp. BP3的分離鑒定及降解基因的克隆[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2707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27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