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新進展
本文關鍵詞:丙型肝炎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新進展
更多相關文章: 實驗室檢測 檢測技術方面 丙型肝炎病毒 抗原抗體 窗口期 抗體檢測 病毒基因型 檢測質量 核心抗原 實時熒光定量
【摘要】:正HCV檢測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由于HCV抗原結構的特殊性,直接檢測血清中HCV抗原的技術問題還未徹底解決。2抗體(抗-HCV)出現時間晚,從HCV感染后到抗體轉陽的時間平均為50~70 d,有的患者可延長至6~9個月,檢測的窗口期較長。3病毒基因型復雜而且容易變異,使基因水平的檢測質量不夠穩(wěn)定[5]。隨著醫(yī)學檢驗的迅猛發(fā)展,已經在HCV檢測技術方面有了重要進展,現將HCV實驗室檢測技術進展綜述如下。
【作者單位】: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醫(yī)學檢驗中心;
【基金】:衛(wèi)生部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發(fā)展研究中心專項課題(項目編號:28-1-13)
【分類號】:R373
【正文快照】: HCV檢測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由于HCV抗原結構的特殊性,直接檢測血清中HCV抗原的技術問題還未徹底解決。2抗體(抗-HCV)出現時間晚,從HCV感染后到抗體轉陽的時間平均為50~70 d,有的患者可延長至6~9個月,檢測的窗口期較長。3病毒基因型復雜而且容易變異,使基因水平的檢測質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文貴;;分枝桿菌感染的實驗室檢測技術[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7年06期
2 常宏偉;王明麗;;人腸道病毒71型的研究進展[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09年06期
3 金玉娟;甘莉萍;陳應堅;楊慧;;腸道病毒71型和柯薩奇病毒A組16型實驗室檢測研究進展[J];職業(yè)與健康;2009年17期
4 鄧曼玲;腸出血性大腸桿菌SLT毒素的特性及實驗室檢測[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1998年02期
5 全文琦;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的實驗室檢測[英][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1999年06期
6 ;關于加強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公報;2005年07期
7 喬彩霞;高志強;張利峰;蒲靜;谷強;張偉;劉來福;劉金華;張鶴曉;;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能力驗證樣品制備及其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1年08期
8 楊瑞鋒,徐國賓,閆存玲,張國華,李海霞,夏鐵安;SARS冠狀病毒的生物學性狀及實驗室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3年S1期
9 汪士薔;基礎實驗室檢測出血性大腸桿菌O_(157):H_7方法的改進[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4年05期
10 張媛;張鵬;吳尚為;;耐萬古霉素腸球菌耐藥機制及實驗室檢測的研究進展[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付有榮;;禽流感病毒及其實驗室檢測[A];湖北省微生物學會第十屆理事會分析微生物專業(yè)委員會第四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陸學東;;臨床新現病毒及實驗室檢測現狀[A];新發(fā)和再發(fā)傳染病防治熱點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朱南光;;論生物檢測實驗室檢測結果的質量保證(摘要)[A];廣西微生物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李王霞;;丙型肝炎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進展[A];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四屆輸血大會論文集[C];2006年
5 盧亦愚;;甲型H1N1流感[A];浙江省醫(yī)學會醫(y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及醫(yī)學病毒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廖遠泉;沈繼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研究新進展[A];第6次全國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7 劉小芹;劉慶坤;;條狀刃厚豬皮的實驗研究系列報告之一——條狀刃厚豬皮制備和檢測[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燒傷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記者 仇逸;上海完成甲感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2 記者 王曉華 通訊員 蘇國清 李樹梁;麥哲倫企鵝7月1日亮相太原市動物園[N];山西經濟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藺露;豬肺炎支原體MY-99株P46基因的克隆測序及原核表達[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2020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202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