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蘆醇對代謝綜合征大鼠腸道主要菌群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3-07 08:46
【目的】觀察白藜蘆醇對代謝綜合征(MS)大鼠腸道菌群的影響。【方法】采用高脂高鹽高糖飲食誘導大鼠MS模型。將造模成功的MS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白藜蘆醇組和二甲雙胍組,并另設正常組予普通飼料喂養(yǎng),后連續(xù)灌胃對應給藥或飲用水4周。末次灌胃后,取大鼠糞便進行培養(yǎng),觀察腸道主要菌群數(shù)量的變化;酶聯(lián)免疫吸附分析(ELISA)檢測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和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逆轉(zhuǎn)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法檢測肝組織禁食誘導脂肪因子(Fiaf)、脂蛋白脂酶(LPL)、乙酰輔酶A羧化酶α(ACCα)、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表達水平!窘Y(jié)果】與模型組比較,白藜蘆醇組大鼠糞便大腸桿菌和鏈球菌數(shù)量顯著降低,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數(shù)量顯著增加(P <0.05或P <0.01),血清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顯降低,肝組織Fiaf mRNA表達量明顯升高,LPL、ACCα和Fas mRNA表達量下降(P <0.05或P <0.01)!窘Y(jié)論】白藜蘆醇能明顯減輕MS大鼠炎癥反應及調(diào)控脂代謝相關靶基因的表達,其機制可能與調(diào)...
【文章來源】: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0,37(04)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各組大鼠肝組織Fiaf、LPL、ACCα、Fas mRNA表達量比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碳水化合物反應元件結(jié)合蛋白在肝臟和脂肪組織中的作用及其調(diào)節(jié)脂質(zhì)生成的機制研究進展[J]. 冉慧,蘇青. 上海醫(yī)學. 2018(12)
[2]代謝綜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評價[J]. 李耀華,謝萍,王娟. 醫(yī)學研究雜志. 2017(04)
[3]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片對高脂血癥患者血脂、載脂蛋白及腸道菌群水平的影響[J]. 朱玲軍,項美香.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6(10)
[4]從氧化應激談白藜蘆醇對高尿酸介導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響[J]. 趙旭,劉壽榮,馮仙菊,包劍鋒.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6(05)
[5]肥胖及相關代謝性疾病與腸道菌群[J]. 劉云慧,趙鐵耘. 生理科學進展. 2012(02)
[6]健脾活血方對Lieber-DeCarli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腸道菌群的影響[J]. 成揚,汪;,胡義揚,彭景華,平鍵,陳高峰. 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1(01)
本文編號:3068756
【文章來源】: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0,37(04)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各組大鼠肝組織Fiaf、LPL、ACCα、Fas mRNA表達量比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碳水化合物反應元件結(jié)合蛋白在肝臟和脂肪組織中的作用及其調(diào)節(jié)脂質(zhì)生成的機制研究進展[J]. 冉慧,蘇青. 上海醫(yī)學. 2018(12)
[2]代謝綜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評價[J]. 李耀華,謝萍,王娟. 醫(yī)學研究雜志. 2017(04)
[3]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片對高脂血癥患者血脂、載脂蛋白及腸道菌群水平的影響[J]. 朱玲軍,項美香.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6(10)
[4]從氧化應激談白藜蘆醇對高尿酸介導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響[J]. 趙旭,劉壽榮,馮仙菊,包劍鋒.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6(05)
[5]肥胖及相關代謝性疾病與腸道菌群[J]. 劉云慧,趙鐵耘. 生理科學進展. 2012(02)
[6]健脾活血方對Lieber-DeCarli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腸道菌群的影響[J]. 成揚,汪;,胡義揚,彭景華,平鍵,陳高峰. 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1(01)
本文編號:30687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30687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