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說英雄的人—中國新聞獎獲獎廣播專題中英雄敘述的敘述者分析
本文關(guān)鍵詞:言說英雄的人—中國新聞獎獲獎廣播專題中英雄敘述的敘述者分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英雄敘述 廣播專題 敘述者 中國新聞獎
【摘要】:進入新世紀后,廣播作為老大哥級的傳統(tǒng)媒體卻煥發(fā)了新的生命力,說英雄、贊英雄的敘述文本繼續(xù)占據(jù)著廣播內(nèi)容生產(chǎn)的一席之地。敘述者作為敘述行為的執(zhí)行者,在文本中,他以何種方式現(xiàn)身出現(xiàn)?他大顯身手的顯露出哪些功能呢?他行事的特點又如何?在本文中,筆者以敘述學(xué)的視野觀察廣播專題中的英雄敘述,并對以上三個問題進行探討。第一章緒論部分。闡述了本研究選題的緣由、意義和研究方法的選擇;通過閱讀文獻分析當前英雄敘述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第二章重點論述了英雄敘述中敘述者的身份歸屬。以敘述學(xué)符號學(xué)、新聞學(xué)的理論為支撐,界定了敘述者的定義,英雄敘述與英雄神話的關(guān)系,以及敘述者身份的三種類別劃分。第三章探討了英雄敘述中敘述者如何在敘述框架中顯現(xiàn)人格。以符號學(xué)的全文本、伴隨文本理論為依托,對英雄敘述文本進行了針對性的分析,并后文的研究提供基礎(chǔ)。第四章以實用為出發(fā)點,探討了敘述者的敘述特點以及在當前媒體環(huán)境中的困難與突圍。將敘述者放置在個人與社會兩種維度中加以考慮分析,分析出不同的敘述特點,并提出針對先當下快餐文化和受眾逆反心理的困境,必須堅持新聞專業(yè)主義,調(diào)整傳統(tǒng)思維與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的有機融合。第五章結(jié)語對文章的主體部分進行簡要總結(jié)。
【關(guān)鍵詞】:英雄敘述 廣播專題 敘述者 中國新聞獎
【學(xué)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222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緒論7-10
- 1.1 選題緣由和意義7-8
- 1.2 研究現(xiàn)狀和創(chuàng)新8-9
- 1.3 本文的研究文本來源9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9-10
- 1.4.1 跨學(xué)科的分析一綜合法9
- 1.4.2 文本分析法9
- 1.4.3 例證法9
- 1.4.4 語料庫研究法9-10
- 2 我說故我在:英雄敘述中敘述者的身份歸屬10-21
- 2.1 敘述者10-11
- 2.1.1 敘述是人類生活的常態(tài)10
- 2.1.2 無處不在的敘述者10-11
- 2.2 英雄敘述11-13
- 2.2.1 何為英雄12
- 2.2.2 英雄敘述與英雄神話的重疊12-13
- 2.3 敘述者的身份歸屬13-21
- 2.3.1 真實信息的傳播者13-16
- 2.3.1.1 新聞職業(yè)倫理14-15
- 2.3.1.2 真實:作為評獎游戲的第一法則15-16
- 2.3.2 社會萬象的把脈者16-18
- 2.3.2.1 監(jiān)督類的報道16-17
- 2.3.2.2 友善的大哥:少數(shù)民族的報道17
- 2.3.2.3 身邊的師長:典型人物的報道17-18
- 2.3.3 大局為重的宣傳者18-21
- 2.3.3.1 科學(xué)發(fā)展的支持者:經(jīng)濟建設(shè)類的報道18-19
- 2.3.3.2 沉穩(wěn)的救援者:災(zāi)難類的報道19
- 2.3.3.3 剛毅的和平使者:和平年代的軍事報道19-21
- 3 框架與人格:英雄敘述中敘述者的現(xiàn)身路徑21-34
- 3.1 廣播專題的敘述體裁歸屬21-24
- 3.1.1 體裁分類的理據(jù)21-23
- 3.1.1.1 內(nèi)在時間向度22
- 3.1.1.2 “事實性”向度22-23
- 3.1.1.3 媒介性質(zhì)向度23
- 3.1.2 體裁歸屬的判定23-24
- 3.2 敘述者現(xiàn)身的全文本路徑24-34
- 3.2.1 狹義文本的路徑25-28
- 3.2.1.1 觀察視角的選擇25-27
- 3.2.1.2 評論干預(yù)27-28
- 3.2.2 伴隨文本路徑28-34
- 3.2.2.1 副文本:附加信息的參考意義29-31
- 3.2.2.2 型文本:文本類型限制31-32
- 3.2.2.3 前文本:模仿和借鑒32-34
- 4 策略與創(chuàng)新:英雄敘述中敘述者的敘述特點與突圍34-47
- 4.1 孤獨的領(lǐng)唱:個人的英雄史詩34-37
- 4.1.1 主旋律的精神內(nèi)核34
- 4.1.2 古希臘悲劇的基調(diào)34-35
- 4.1.3 觸手可及的典型性35-37
- 4.2 合唱的諧音:社會的英雄史詩37-43
- 4.2.1 儀式化的傳播外衣37
- 4.2.2 多聲部的聲音呈現(xiàn)37-42
- 4.2.3 大全景的歷史鏡頭42-43
- 4.3 困境與創(chuàng)新:英雄敘述中敘述者的突圍43-47
- 4.3.1 困境43-44
- 4.3.1.1 快餐文化的困擾43-44
- 4.3.1.2 受眾的逆反心理44
- 4.3.2 突圍之策44-47
- 4.3.2.1 堅持新聞專業(yè)主義44-45
- 4.3.2.2 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45-47
- 5 結(jié)語47-48
- 參考文獻48-50
- 致謝50-51
-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著)及科研情況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第十屆中國新聞獎獲獎篇目[J];新聞戰(zhàn)線;2000年08期
2 劉保全;消息也應(yīng)有一個好的結(jié)尾──兼評部分“中國新聞獎”獲獎消息的結(jié)尾[J];新聞愛好者;2001年09期
3 劉永祥;情真意切 回味無窮──簡評第11屆中國新聞獎副刊作品[J];新聞與寫作;2001年11期
4 ;第十一屆中國新聞獎獲獎篇目[J];新聞戰(zhàn)線;2001年09期
5 ;新聞, 將輿論功能發(fā)揮出來[J];新聞三昧;2001年07期
6 湯世英;意深情滿展輝煌——談中國新聞獎獲獎通訊《上海的輝煌 祖國的輝煌》[J];新聞與寫作;2002年11期
7 白克信;小舞臺也能做出大文章——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三任書記的扶貧歌》采寫體會[J];新聞戰(zhàn)線;2002年08期
8 ;第12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jié)束[J];新聞前哨;2002年08期
9 劉保全;形象生動 說服力強——評第十二屆“中國新聞獎”評論一等獎作品《“真抓”與“假抓”》[J];采.寫.編;2002年05期
10 劉保全;海納;;形象生動 說明力強——評第12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作品《“真抓”與“假抓”》[J];新聞實踐;2002年1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第二十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jié)果目錄[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2 記者 駱蘭蘭;本報兩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N];檢察日報;2012年
3 林政農(nóng);第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我省創(chuàng)佳績[N];江西日報;2013年
4 記者 劉淼淼;四川6件新聞作品獲中國新聞獎[N];四川日報;2013年
5 記者 盧晶;第十屆中國新聞獎評選在浙舉行[N];人民日報;2000年
6 ;第十五屆(2004年度)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一等獎、名專欄目錄[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7 記者 晉雅芬;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揭曉[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8 ;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目錄[N];中華新聞報;2006年
9 ;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目錄[N];中華新聞報;2006年
10 ;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目錄[N];中華新聞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先念;中國新聞獎獲獎評論研究[D];廣西大學(xué);2008年
2 申俊輝;近年來中國新聞獎通訊作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8年
3 尹成;中國新聞獎的價值分析[D];湘潭大學(xué);2010年
4 肖艷;中國新聞獎題材內(nèi)容述評報告[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8年
5 李新文;中國新聞獎通訊作品研究[D];廣西師范學(xué)院;2010年
6 程曼曼;從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改革看中國新聞發(fā)展[D];廣西大學(xué);2016年
7 翟航儀;中國新聞獎獲獎趨向演變探析[D];遼寧大學(xué);2016年
8 張旭;2011-2015中國新聞獎特別獎和一等獎作品實證研究[D];河北大學(xué);2016年
9 許寧;言說英雄的人—中國新聞獎獲獎廣播專題中英雄敘述的敘述者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6年
10 劉青;淺論中國新聞獎評選價值取向的演變[D];遼寧大學(xué);2011年
,本文編號:5516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55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