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信息可信度評價指標體系
發(fā)布時間:2023-10-03 20:52
隨著微博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應用,使用微博平臺獲取和發(fā)布信息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但微博上信息的真實性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微博平臺中虛假信息和不實信息的傳播,不僅會給網(wǎng)絡環(huán)境帶來負面影響,也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穩(wěn)定帶來嚴重危害。本論文運用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和層次分析法對微博平臺上信息可信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歸納,歸納了影響微博信息可信度的書要因素,包括:微博(關注)用戶、微博主(發(fā)布用戶)和微博信息/內容等三個主要的影響因素。在對這些影響因素分析的基礎之上,給出了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微博信息可信度評價的分層指標體系并構建出評價模型。本論文結論對微博信息可信度評價方面具有探索性意義。它將有助于提高政府對于微博信息的監(jiān)管和加強微博辟謠力度,有助于微博網(wǎng)絡平臺提高監(jiān)督管理能力等。本論文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內容如下:第一部分:本部分包括第一章——緒論和第二章——微博信息可信度相關基礎理論及概念界定。在第一章中,本文作者分析闡述了微博信息可信度的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運用文獻研究方法分析微博信息可信度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內容...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創(chuàng)新點
2 微博信息可信度相關基礎理論及概念界定
2.1 微博
2.1.1 微博的內涵
2.1.2 微博的產生及發(fā)展
2.1.3 微博的功能
2.1.4 微博的特征
2.2 微博信息可信度理論概述
2.2.1 網(wǎng)絡信息可信度
2.2.2 微博信息可信度
3 數(shù)據(jù)搜集與分析
3.1 數(shù)據(jù)搜集
3.1.1 樣本選擇
3.1.2 抽樣方法
3.1.3 樣本規(guī)模
3.1.4 數(shù)據(jù)搜集方法
3.2 數(shù)據(jù)分析
3.2.1 樣本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3.2.2 信度與效度分析
4 微博信息可信度影響因素分析
4.1 微博(關注)用戶影響因素
4.2 微博主(發(fā)布用戶)影響因素
4.3 微博信息/內容影響因素
5 微博信息可信度評價指標體系選擇
5.1 微博信息可信度評價指標體系選擇的原則
5.1.1 科學性原則
5.1.2 系統(tǒng)性與全面性原則
5.1.3 可量化原則
5.1.4 可行性原則
5.2 微博信息可信度評價指標體系選擇的方法
5.3 微博信息可信度評價指標體系
5.3.1 微博(關注)用戶(B1)
5.3.2 微博主(發(fā)布用戶)(B2)
5.3.3 微博信息/內容(B3)
6 基于層次分析法(AHP)的評價模型構建
6.1 判斷矩陣的構建
6.2 指標權重的確定
6.3 評價模型的構建
7 提高微博信息可信度的措施
7.1 內容層面
7.2 技術層面
7.3 制度層面
7.4 道德層面
8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850623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創(chuàng)新點
2 微博信息可信度相關基礎理論及概念界定
2.1 微博
2.1.1 微博的內涵
2.1.2 微博的產生及發(fā)展
2.1.3 微博的功能
2.1.4 微博的特征
2.2 微博信息可信度理論概述
2.2.1 網(wǎng)絡信息可信度
2.2.2 微博信息可信度
3 數(shù)據(jù)搜集與分析
3.1 數(shù)據(jù)搜集
3.1.1 樣本選擇
3.1.2 抽樣方法
3.1.3 樣本規(guī)模
3.1.4 數(shù)據(jù)搜集方法
3.2 數(shù)據(jù)分析
3.2.1 樣本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3.2.2 信度與效度分析
4 微博信息可信度影響因素分析
4.1 微博(關注)用戶影響因素
4.2 微博主(發(fā)布用戶)影響因素
4.3 微博信息/內容影響因素
5 微博信息可信度評價指標體系選擇
5.1 微博信息可信度評價指標體系選擇的原則
5.1.1 科學性原則
5.1.2 系統(tǒng)性與全面性原則
5.1.3 可量化原則
5.1.4 可行性原則
5.2 微博信息可信度評價指標體系選擇的方法
5.3 微博信息可信度評價指標體系
5.3.1 微博(關注)用戶(B1)
5.3.2 微博主(發(fā)布用戶)(B2)
5.3.3 微博信息/內容(B3)
6 基于層次分析法(AHP)的評價模型構建
6.1 判斷矩陣的構建
6.2 指標權重的確定
6.3 評價模型的構建
7 提高微博信息可信度的措施
7.1 內容層面
7.2 技術層面
7.3 制度層面
7.4 道德層面
8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8506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85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