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化生存視閾下戈夫曼戲劇理論的再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3-06-18 00:46
戈夫曼的戲劇理論,將戲劇表演類比到人們日常生活的信息傳播和情感交流當中,從微觀的層面探討了個體在進行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如何向他人建立并傳達個體的角色印象,以及在建立和維護這種角色印象的過程中所涉及的手段和技巧。在進入媒介化生存的時代后,媒介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中心。在這種新的語境下,戈夫曼戲劇理論中所涉及的人際交往情景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本文所要討論的重點,正是這種變化是如何產(chǎn)生和呈現(xiàn)的,這種變化所帶來的對個體和社會的影響又是怎樣的。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以對大量相關文獻進行研讀和梳理為主,同時結合研究者對日常生活中媒介化生存景象的深入觀察和思考,分析并總結媒介化生存視閾下戈夫曼戲劇理論的基本內容和主要觀點所呈現(xiàn)出的新的變化和發(fā)展。戈夫曼戲劇理論依然適用于媒介化生存的語境,探討人際交往如何進行以及人們如何在交往中完成印象管理。高度媒介化的交往方式,使人們在交往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具備了媒介化的特征。在作為人際交往基本單位的劇班中,表演者在不同劇班間的流動更為簡單迅速。不同劇班之間的戲劇互動也變得更加頻繁。媒介超強的傳播特性和功能,使表演區(qū)域的混合程度不斷加深。這也使得印象管理不再局限于前...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目的及意義
四、研究方法
五、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一)關于戈夫曼戲劇理論的研究現(xiàn)狀
(二)關于媒介化生存的研究現(xiàn)狀
(三)梅羅維茨的媒介情境論
第一章 戈夫曼戲劇理論的基本內容
一、框架、角色與情境
二、表演的區(qū)域
三、劇班
四、印象管理
第二章 媒介化生存
一、媒介化的內涵
二、媒介化生存的內涵
三、媒介化生存中人的“異化”
(一)交往的異化
(二)娛樂的異化
(三)思維的異化
第三章 媒介化生存視閾下戲劇理論的再思考
一、媒介化的角色
二、表演區(qū)域的混合程度加深
三、“流動的”劇班
四、出現(xiàn)在后臺的印象管理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34454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目的及意義
四、研究方法
五、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一)關于戈夫曼戲劇理論的研究現(xiàn)狀
(二)關于媒介化生存的研究現(xiàn)狀
(三)梅羅維茨的媒介情境論
第一章 戈夫曼戲劇理論的基本內容
一、框架、角色與情境
二、表演的區(qū)域
三、劇班
四、印象管理
第二章 媒介化生存
一、媒介化的內涵
二、媒介化生存的內涵
三、媒介化生存中人的“異化”
(一)交往的異化
(二)娛樂的異化
(三)思維的異化
第三章 媒介化生存視閾下戲劇理論的再思考
一、媒介化的角色
二、表演區(qū)域的混合程度加深
三、“流動的”劇班
四、出現(xiàn)在后臺的印象管理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344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83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