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類游戲中的倫理失范與規(guī)制路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30 03:11
電子游戲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路穩(wěn)步發(fā)展,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不斷提升國家經濟效益的同時,游戲在社會層面也存在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這類問題通常規(guī)避于法律所能制裁的范圍之外,僅靠法律難以解決。因此在堅持法律手段的同時,也需要從道德倫理的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約束。本文采用參與式觀察法、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和深度訪談法,以角色扮演類游戲為研究對象,將游戲作為一種傳播媒介,探究其中存在的倫理失范問題。首先梳理角色扮演類游戲的發(fā)展過程,總結角色扮演類游戲的幾點特征;其次,結合問卷調查和訪談的結果,對游戲內容、游戲用戶及游戲的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倫理失范現象進行描述;然后對角色扮演類游戲中倫理失范現象的成因進行分析,通過研究發(fā)現,游戲開發(fā)商、游戲用戶和外部環(huán)境都會造成游戲中不同程度的倫理失范問題;最后,針對目前角色扮演類游戲中已經出現的倫理失范現象,結合已有的規(guī)制路徑,從游戲廠商、游戲用戶和政府的層面提出一定的建議,來引導游戲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游戲及游戲產業(yè)
1.1.2 游戲領域中問題頻發(fā)
1.2 研究意義
1.3 文獻綜述
1.3.1 對電子游戲的研究
1.3.2 對媒介倫理的研究
1.4 概念界定
1.4.1 角色扮演類游戲
1.4.2 游戲與倫理失范
1.5 研究方法
1.5.1 參與式觀察
1.5.2 文獻分析法
1.5.3 問卷調查法
1.5.4 深度訪談法
2 角色扮演類游戲的現狀及特征
2.1 角色扮演類游戲的發(fā)展現狀
2.2 角色扮演類游戲的特征
2.2.1 沉浸性
2.2.2 社交性
2.2.3 文化性
3 角色扮演類游戲中的倫理失范現象
3.1 游戲內容中倫理失范的表現
3.1.1 游戲中奉行等級至上的設定規(guī)則
3.1.2 賭博和偷盜模式頻繁出現
3.1.3 游戲設計抄襲等侵權問題嚴重
3.2 用戶體驗與倫理失范的表現
3.2.1 游戲匿名下的暴力
3.2.2 游戲里的過度消費
3.2.3 婚戀關系的娛樂化
3.3 游戲運營中倫理失范的表現
3.3.1 低俗虛假的游戲廣告宣傳
3.3.2 私自侵占用戶的虛擬財產
3.3.3 未成年防沉迷系統(tǒng)的虛設
4 角色扮演類游戲中倫理失范的成因分析
4.1 游戲開發(fā)商導致的倫理失范
4.1.1 利益驅使改變了倫理標準
4.1.2 游戲開發(fā)商把關意識淡漠
4.1.3 游戲技術帶來的異化
4.2 游戲用戶造成的倫理失范
4.2.1 用戶道德意識淡漠缺乏媒介素養(yǎng)
4.2.2 用戶的道德標準在虛擬世界里面臨著挑戰(zhàn)
4.2.3 用戶心理需求的異化引發(fā)倫理失范
4.3 外部環(huán)境對倫理失范的影響
4.3.1 相關的法律政策還不夠完善
4.3.2 地域文化背景的差異
4.3.3 社會教育對倫理規(guī)范的缺位
5 角色扮演類游戲中倫理失范的規(guī)制路徑探究
5.1 游戲開發(fā)商需加強管理
5.1.1 提升游戲內涵,打造優(yōu)質內容
5.1.2 增強把關意識,組建監(jiān)管小組
5.1.3 設立獎懲機制,增加反饋渠道
5.2 游戲用戶應自我約束
5.2.1 主動接受媒介素養(yǎng)提升教育
5.2.2 正確認識虛擬和現實的關系
5.2.3 在倫理反思中實現自我認同
5.3 政府應發(fā)揮主導作用
5.3.1 構建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完善相關法律政策
5.3.2 吸取國外經驗,建立起適應國情的分級制度
5.3.3 加強家庭教育,加大對媒介通識知識的普及
6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附錄4
本文編號:3806299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游戲及游戲產業(yè)
1.1.2 游戲領域中問題頻發(fā)
1.2 研究意義
1.3 文獻綜述
1.3.1 對電子游戲的研究
1.3.2 對媒介倫理的研究
1.4 概念界定
1.4.1 角色扮演類游戲
1.4.2 游戲與倫理失范
1.5 研究方法
1.5.1 參與式觀察
1.5.2 文獻分析法
1.5.3 問卷調查法
1.5.4 深度訪談法
2 角色扮演類游戲的現狀及特征
2.1 角色扮演類游戲的發(fā)展現狀
2.2 角色扮演類游戲的特征
2.2.1 沉浸性
2.2.2 社交性
2.2.3 文化性
3 角色扮演類游戲中的倫理失范現象
3.1 游戲內容中倫理失范的表現
3.1.1 游戲中奉行等級至上的設定規(guī)則
3.1.2 賭博和偷盜模式頻繁出現
3.1.3 游戲設計抄襲等侵權問題嚴重
3.2 用戶體驗與倫理失范的表現
3.2.1 游戲匿名下的暴力
3.2.2 游戲里的過度消費
3.2.3 婚戀關系的娛樂化
3.3 游戲運營中倫理失范的表現
3.3.1 低俗虛假的游戲廣告宣傳
3.3.2 私自侵占用戶的虛擬財產
3.3.3 未成年防沉迷系統(tǒng)的虛設
4 角色扮演類游戲中倫理失范的成因分析
4.1 游戲開發(fā)商導致的倫理失范
4.1.1 利益驅使改變了倫理標準
4.1.2 游戲開發(fā)商把關意識淡漠
4.1.3 游戲技術帶來的異化
4.2 游戲用戶造成的倫理失范
4.2.1 用戶道德意識淡漠缺乏媒介素養(yǎng)
4.2.2 用戶的道德標準在虛擬世界里面臨著挑戰(zhàn)
4.2.3 用戶心理需求的異化引發(fā)倫理失范
4.3 外部環(huán)境對倫理失范的影響
4.3.1 相關的法律政策還不夠完善
4.3.2 地域文化背景的差異
4.3.3 社會教育對倫理規(guī)范的缺位
5 角色扮演類游戲中倫理失范的規(guī)制路徑探究
5.1 游戲開發(fā)商需加強管理
5.1.1 提升游戲內涵,打造優(yōu)質內容
5.1.2 增強把關意識,組建監(jiān)管小組
5.1.3 設立獎懲機制,增加反饋渠道
5.2 游戲用戶應自我約束
5.2.1 主動接受媒介素養(yǎng)提升教育
5.2.2 正確認識虛擬和現實的關系
5.2.3 在倫理反思中實現自我認同
5.3 政府應發(fā)揮主導作用
5.3.1 構建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完善相關法律政策
5.3.2 吸取國外經驗,建立起適應國情的分級制度
5.3.3 加強家庭教育,加大對媒介通識知識的普及
6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附錄4
本文編號:38062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80629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