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進入全球公共領(lǐng)域的中國《邸報》
發(fā)布時間:2023-04-28 04:41
盡管19世紀末為《邸報》保留下了較為充分的記載,但關(guān)于它早期情況的文獻仍相當不足,19世紀前的原始副本留存數(shù)量非常有限。其他有關(guān)《邸報》的資料來源,主要是清初生活在中國的傳教士編纂的歐語文獻,迄今為止幾乎未被發(fā)掘。一方面,它們記錄了中國《邸報》早期的實貌、規(guī)格、版式、內(nèi)容和使用情況,并涵蓋了中文史料中未記載的信息。另一方面,它們介紹了這些歐洲人在中國如何閱讀《邸報》,以及他們作為全球代理人如何向歐洲介紹中國,進而使中國《邸報》加入全球信息網(wǎng)絡的情況。本文重點關(guān)注雍正時期(1723~1735)的歐語資料,分析耶穌會士龔當信的三封書信并研究中國《邸報》的歐洲接受史,以發(fā)現(xiàn)這些書信對伏爾泰、魁奈和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這些資料證實了關(guān)于中國的信息進入全球公共領(lǐng)域的時間遠比我們所認為的更早。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一、 引 言
二、 龔當信對中國《邸報》的描述
三、 第一封信
四、 第二封信
五、 第三封信
七、 《中華帝國全志》
八、 啟蒙思想家的接受
九、 結(jié) 論
本文編號:3803761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一、 引 言
二、 龔當信對中國《邸報》的描述
三、 第一封信
四、 第二封信
五、 第三封信
七、 《中華帝國全志》
八、 啟蒙思想家的接受
九、 結(jié) 論
本文編號:38037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8037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