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主流媒體媒介批評的話語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4 21:54
本文以《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發(fā)表的467篇媒介批評文章為樣本,探討當前我國主流媒體媒介批評話語實踐的現(xiàn)狀。論文先采用內(nèi)容分析的方法,從來源、議題、層面、標準、態(tài)度及媒介類型這六方面來呈現(xiàn)主流媒體媒介批評實踐的整體樣貌。作為一種話語實踐,主流媒體媒介批評在話語的生產(chǎn)過程中受到專業(yè)因素和政治因素的雙重影響,凸顯出“新聞性”“可讀性”“功能性”三個特征:既重視新聞傳播規(guī)律,講究話語生產(chǎn)的藝術和方式,又兼顧輿論引導的功能。從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來看,主流媒體媒介批評的話語實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作者群體渙散、批評空間匱乏、批評針對性不強等,其社會影響力還需進一步提升。最后,論文探討了主流媒體媒介批評實踐的現(xiàn)實意義。當前我國主流媒體媒介批評的話語實踐,不僅符合“批評”的內(nèi)涵及學科傳統(tǒng),而且與我國當下的傳媒活動緊密聯(lián)系,具有強烈的本土色彩,為我國媒介批評理論的建構(gòu)提供了優(yōu)越的“試驗場”。與此同時,主流媒體媒介批評實踐對糾正批評活動中的不良風氣,整合來自各方面的媒介批評力量都有著重要作用。
【文章來源】:暨南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人民網(wǎng)”媒介批評專欄
rman Fairclough)在《話語與社會 3。費爾克拉夫認為,話語分析組成!拔谋尽毕蚨龋╰he text de discursive dimension)說明了文the social practice dimension)傾實踐的本質(zhì)等。[32]他特別指出:性的,它有助于再造社會本身(也有助于改變社會。[3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新聞評論中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關系[J]. 馬少華. 新聞與寫作. 2012(12)
[2]“媒介批評”的概念歧義及其敘述困境[J]. 丁云亮. 新聞知識. 2012(05)
[3]文化、權(quán)力與多元性:關于媒介批評學科體系建設的思考[J]. 常江. 國際新聞界. 2012(03)
[4]“新媒體格局”下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策略[J]. 王君超. 新聞與寫作. 2010(12)
[5]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是胡錦濤的一貫思想[J]. 陳力丹. 國際新聞界. 2010(10)
[6]當前中國媒介批評的幾個問題[J]. 鄭保衛(wèi).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0(04)
[7]深入研討,辨清學理——關于媒介批評實踐與理論的思考[J]. 胡丹. 新聞與寫作. 2010(04)
[8]解碼當代媒介的理論與方法——對話美國著名媒介分析家阿瑟·伯格教授[J]. 王君超,阿瑟·伯格.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09(05)
[9]跨語境媒介批評理論模式的建構(gòu)[J]. 田萱. 當代傳播. 2009(05)
[10]當前媒介批評實踐的議題分析——以新聞專業(yè)期刊“媒介批評”專欄文章為樣本[J]. 董天策,劉薇.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9(05)
博士論文
[1]輿論引導論[D]. 劉春波.武漢大學 2013
[2]清末民初知識分子與媒介批評研究[D]. 胡丹.暨南大學 2012
[3]傳播的話語分析理論[D]. 胡春陽.復旦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試論我國主流媒體對當代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播[D]. 趙婧.東北師范大學 2011
[2]基于網(wǎng)絡平臺的新聞媒介批評研究[D]. 翟國瑞.鄭州大學 2011
[3]媒介話語生產(chǎn)機制的突破與重建[D]. 時紅燕.華中科技大學 2009
[4]當前我國媒介批評實踐的研究[D]. 盧松.新疆大學 2008
[5]我國媒介批評的現(xiàn)狀與思考[D]. 劉薇.暨南大學 2008
[6]網(wǎng)絡與網(wǎng)絡媒介批評芻議[D]. 朱希良.西北大學 2007
[7]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媒介批評[D]. 胡運熾.中央民族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569116
【文章來源】:暨南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人民網(wǎng)”媒介批評專欄
rman Fairclough)在《話語與社會 3。費爾克拉夫認為,話語分析組成!拔谋尽毕蚨龋╰he text de discursive dimension)說明了文the social practice dimension)傾實踐的本質(zhì)等。[32]他特別指出:性的,它有助于再造社會本身(也有助于改變社會。[3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新聞評論中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關系[J]. 馬少華. 新聞與寫作. 2012(12)
[2]“媒介批評”的概念歧義及其敘述困境[J]. 丁云亮. 新聞知識. 2012(05)
[3]文化、權(quán)力與多元性:關于媒介批評學科體系建設的思考[J]. 常江. 國際新聞界. 2012(03)
[4]“新媒體格局”下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策略[J]. 王君超. 新聞與寫作. 2010(12)
[5]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是胡錦濤的一貫思想[J]. 陳力丹. 國際新聞界. 2010(10)
[6]當前中國媒介批評的幾個問題[J]. 鄭保衛(wèi).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0(04)
[7]深入研討,辨清學理——關于媒介批評實踐與理論的思考[J]. 胡丹. 新聞與寫作. 2010(04)
[8]解碼當代媒介的理論與方法——對話美國著名媒介分析家阿瑟·伯格教授[J]. 王君超,阿瑟·伯格.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09(05)
[9]跨語境媒介批評理論模式的建構(gòu)[J]. 田萱. 當代傳播. 2009(05)
[10]當前媒介批評實踐的議題分析——以新聞專業(yè)期刊“媒介批評”專欄文章為樣本[J]. 董天策,劉薇.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9(05)
博士論文
[1]輿論引導論[D]. 劉春波.武漢大學 2013
[2]清末民初知識分子與媒介批評研究[D]. 胡丹.暨南大學 2012
[3]傳播的話語分析理論[D]. 胡春陽.復旦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試論我國主流媒體對當代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播[D]. 趙婧.東北師范大學 2011
[2]基于網(wǎng)絡平臺的新聞媒介批評研究[D]. 翟國瑞.鄭州大學 2011
[3]媒介話語生產(chǎn)機制的突破與重建[D]. 時紅燕.華中科技大學 2009
[4]當前我國媒介批評實踐的研究[D]. 盧松.新疆大學 2008
[5]我國媒介批評的現(xiàn)狀與思考[D]. 劉薇.暨南大學 2008
[6]網(wǎng)絡與網(wǎng)絡媒介批評芻議[D]. 朱希良.西北大學 2007
[7]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媒介批評[D]. 胡運熾.中央民族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5691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56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