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日報》網絡問政研究
【學位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G216.3
【部分圖文】:
圖2-1媒體、網民、政府主體關系圖逡逑從媒體主體來看,媒體在網絡問政中不僅需要承擔網絡問政平臺的搭建任務,同還需要媒體把本職工作新聞宣傳、輿論監(jiān)督,即把“內容”做好,這就使得媒體需要備一定的獨家內容、優(yōu)質報道的生產能力!逗映厝請蟆穲猿忠詢热轂橥,加強新聞
邐政府逡逑反映訴求、監(jiān)督政府邐,邋問政于民、接受監(jiān)督逡逑圖2-1媒體、網民、政府主體關系圖逡逑從媒體主體來看,媒體在網絡問政中不僅需要承擔網絡問政平臺的搭建任務,同時逡逑還需要媒體把本職工作新聞宣傳、輿論監(jiān)督,即把“內容”做好,這就使得媒體需要具逡逑備一定的獨家內容、優(yōu)質報道的生產能力。《河池日報》堅持以內容為王,加強新聞策逡逑劃,加重民生新聞、社會新聞報道分量,并以“三貼近”為報道原則,加強深度報道、逡逑監(jiān)督報道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優(yōu)秀的報道作品和輿論監(jiān)督。如于2011年開創(chuàng)的特色逡逑網絡問政專欄“網絡問政熱帖追蹤”,這是河池日報社在廣西最早嘗試推動“媒體融合”逡逑開辟的一個以輿論監(jiān)督為主要職能的融媒體專欄,共發(fā)稿1800余篇,先后榮獲2012年逡逑度廣西新聞獎一等獎、2013年度中國地市報新聞獎專欄類一等獎。從“熱帖追蹤報道”逡逑實際產生的作用來看
這一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是復雜的,首先,作為河池市黨委機關報,《河池日報》點正位于金城江這一市轄區(qū)內,主要圍繞這一地區(qū)開展新聞宣傳工作,報社影河池市其他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屯輻射。其次囿于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河池可能派出足夠數(shù)量的記者到各個縣份內進行新聞采寫,各個縣區(qū)的新聞稿件主用通訊員采寫稿件并投稿,而后《河池日報》再錄用的形式,但通訊員來稿形陷和不足,部分通訊員并非專業(yè)的新聞工作者,有可能對于某些新聞的敏感度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志安;;基層黨報融合轉型的路徑選擇[J];中國報業(yè);2015年23期
2 虞崇勝;劉遠亮;;從網絡問政到網絡理政:中國政府的網絡認知自覺[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3 呂曉陽;王會;;構建問政云平臺促進政民互動與信息處理集約化——基于對奧一網及惠州網絡問政平臺的研究[J];電子政務;2014年12期
4 苗國厚;;互聯(lián)網對政治權力的解構及民主政治建設的促進[J];人民論壇;2014年32期
5 田敏;;地市黨報的“本土化”戰(zhàn)略——以河池日報為例[J];新聞與寫作;2014年08期
6 田敏;;《河池日報》:“報網融合”讓輿論監(jiān)督帶來正效應[J];中國記者;2014年07期
7 孫立明;;互聯(lián)網與中層民主的興起——互聯(lián)網與政治發(fā)展的中國實踐[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8 李昌;;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地市級黨報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前沿;2013年17期
9 張華;仝志輝;劉俊卿;;“選擇性回應”:網絡條件下的政策參與——基于留言版型網絡問政的個案研究[J];公共行政評論;2013年03期
10 李欣;;政治社會學視野下的大眾媒介與利益表達[J];新聞大學;2013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潘麗玲;地方政府網絡問政發(fā)展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2 劉飛亞;場域理論視野中的地市級黨報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3 謝阜康;論“網絡問政”對公共話語空間的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宛婧;網絡問政初探[D];廣西大學;2011年
5 馬雙麗;政治傳播視野下的“網絡問政”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278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827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