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用戶興趣分析方法及其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14:35
【摘要】: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的不斷進步,社交網(wǎng)絡作為時代背景下的產(chǎn)物,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及發(fā)展。微博,這一基于用戶關注關系的社交網(wǎng)絡,以其高效的信息傳播能力及功能特點,已經(jīng)成為目前用戶增長最快并且最具研究價值的社交網(wǎng)絡媒體平臺。越來越多的用戶都希望通過微博進行情感的表達與交流,并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因此,根據(jù)用戶的不同需求,如何在海量的社交關系數(shù)據(jù)中挖掘其興趣偏好,并推送感興趣的信息,從而降低用戶的搜索成本,并進一步優(yōu)化關系網(wǎng)絡,已經(jīng)成為眾多學者和專家的研究熱點。本文對如何分析微博用戶的興趣并進行個性化好友推薦的方法進行研究和探索,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總結和闡述:(1)提出基于領域知識的微博用戶興趣分析方法。根據(jù)用戶不同層級的需求,利用數(shù)據(jù)挖掘等技術手段對用戶的屬性特征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用戶的標簽詞匯不規(guī)范、博文內容涵蓋廣,均不能有效代表用戶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根據(jù)用戶之間的行為規(guī)律特點,構建并合理的組織領域知識庫,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了以目標用戶所關注的關鍵節(jié)點用戶(名人和內容類微博)來分析其興趣的方法,并通過訪談驗證和統(tǒng)計驗證表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2)在掌握用戶興趣分析方法的基礎上,以微博好友推薦作為其實際應用場景。構建微博用戶的二級關系網(wǎng)絡,結合用戶之間的關系類型和互動強度,分別計算出不同層級用戶之間的親密度以及相似度,綜合二者得分,得出候選資源的最終推薦價值,并以TOP N的形式輸出最終的推薦結果。最后,對本文所提的方法進行實驗,選取相關評價指標,并與目前新浪微博線上的推薦策略進行比較,驗證本文方法的精準性以及用戶對推薦結果的接受程度。
【圖文】:
點逡逑洛的需求理論[35],,人類需求呈金字塔狀態(tài),從低到高共具有五種層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xiàn)需求,只有當?shù),人們才會追求高層次需求的實現(xiàn)。而微博用戶的需求也同樣具有圖2.2所示,用戶使用微博最基本的目的及需求,即通過關注行為
(1)性別一興趣分析逡逑微博用戶會選擇不同個數(shù)和內容領域的標簽來代表自己的興趣偏好。實驗收集的用逡逑戶人均擁有4.5個標簽,涉及娛樂、體育、情感、時尚等不同的領域。如圖2.3所示,逡逑用戶的性別不同,興趣特征存在顯著的差異。其中,男性用戶更喜歡體育、IT、時政、逡逑財經(jīng)等領域信息;而女性用戶則明顯對娛樂、時尚、傳媒、休閑等更感興趣。逡逑壀邐0011逡逑文2邐一.邋■邋4S%^邋1邋柋逡逑||邋■丨逡逑時邐?■H409知逡逑^邐J逡逑房產(chǎn)逡逑^邐'fin邐■艾士逡逑運苗邐109^邐“‘逡逑m邐2^^逡逑圖2.3性別-興趣特征圖逡逑Fig2.3邋The邋characteristic邋of邋gender邋and邋interest逡逑-15邋-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206
本文編號:2703225
【圖文】:
點逡逑洛的需求理論[35],,人類需求呈金字塔狀態(tài),從低到高共具有五種層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xiàn)需求,只有當?shù),人們才會追求高層次需求的實現(xiàn)。而微博用戶的需求也同樣具有圖2.2所示,用戶使用微博最基本的目的及需求,即通過關注行為
(1)性別一興趣分析逡逑微博用戶會選擇不同個數(shù)和內容領域的標簽來代表自己的興趣偏好。實驗收集的用逡逑戶人均擁有4.5個標簽,涉及娛樂、體育、情感、時尚等不同的領域。如圖2.3所示,逡逑用戶的性別不同,興趣特征存在顯著的差異。其中,男性用戶更喜歡體育、IT、時政、逡逑財經(jīng)等領域信息;而女性用戶則明顯對娛樂、時尚、傳媒、休閑等更感興趣。逡逑壀邐0011逡逑文2邐一.邋■邋4S%^邋1邋柋逡逑||邋■丨逡逑時邐?■H409知逡逑^邐J逡逑房產(chǎn)逡逑^邐'fin邐■艾士逡逑運苗邐109^邐“‘逡逑m邐2^^逡逑圖2.3性別-興趣特征圖逡逑Fig2.3邋The邋characteristic邋of邋gender邋and邋interest逡逑-15邋-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2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國霞;劉賀平;;個性化推薦系統(tǒng)綜述[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2年07期
本文編號:27032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70322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