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shù)論文寫作中的批判思維
本文選題:學術(shù)論文寫作 + 新聞獎 ; 參考:《新聞與寫作》2017年11期
【摘要】:正所評論文題目:全球數(shù)據(jù)新聞生產(chǎn)特征與敘事模式——基于2012-2017全球數(shù)據(jù)新聞獎提名作品的實證研究原文摘要:本文對2012-2017年獲得"GEN數(shù)據(jù)新聞獎"提名的413部作品建立數(shù)據(jù)庫開展實證研究,以數(shù)據(jù)新聞領(lǐng)域最早的專業(yè)獎項作為切入點,以期管窺全球數(shù)據(jù)新聞業(yè)發(fā)展的基本特征,并歸納出數(shù)據(jù)新聞評選的三個基本維度和發(fā)展趨
[Abstract]:Current commentary title: characteristics and narrative models of Global data News production: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nominations for the 2012-2017 Global data News Awards Abstrac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ummary of 413 works nominated for the 2012-2017 GEN data Journalism Award. Establishing a database for empirical research, Taking the earliest professional awards in the field of data new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tries to peek a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data news industry, and sums up the three basic dimens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election of the data news.
【作者單位】: 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分類號】:G212.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民安;’99陜西新聞獎評選揭曉[J];新聞知識;2000年05期
2 ;中國和美國新聞獎之比較[J];新聞窗;2000年02期
3 ;美國設(shè)立網(wǎng)絡(luò)新聞獎[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1年03期
4 ;第十屆“北京新聞獎”一等獎獲獎作品目錄[J];新聞與寫作;2001年07期
5 畢永軍;“我們的記者也是英雄”——記范長江新聞獎獲得者高艾蘇[J];新聞與寫作;2001年08期
6 ;第十一屆(2001年度)“山西新聞獎”評選揭曉[J];新聞采編;2002年02期
7 ;本刊文章榮獲首都女記協(xié)好新聞獎[J];中國遠洋航務公告;2002年10期
8 賈保民;2002年度陜西新聞獎評選揭曉——《報刊之友》有三篇分獲二、三等獎[J];報刊之友;2003年03期
9 ;第十四屆山西新聞獎評選揭曉[J];新聞采編;2005年03期
10 許萬全;經(jīng)濟報道創(chuàng)新的三個趨勢——評第22屆“湖北新聞獎”經(jīng)濟報道作品[J];新聞前哨;2005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賈培信;;我與范長江新聞獎[A];新聞學論集第29輯[C];2013年
2 張志安;陰良;;新聞生產(chǎn)、報道空間與社會情境:——以1987“深度報道年”為個案[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8):傳播媒介與社會空間論文集[C];2008年
3 張志安;;新聞場域的歷史建構(gòu)及其特征——以《南方都市報》為個案(1995-2008)[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9)——1949-2009:共和國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國論文集[C];2009年
4 褚悅聞;;范式轉(zhuǎn)移:受制于政治外力的新聞生產(chǎn)——以《解放日報》六十年國內(nèi)新聞報道為視閾[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9)——1949-2009:共和國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國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福明;本報兩件作品獲云南新聞獎三等獎[N];大理日報(漢);2007年
2 雷清明;2006年度山西新聞獎揭曉[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7年
3 占英;第十七屆太原新聞獎(2007年度)評選揭曉[N];太原日報;2008年
4 王玉;北京體育暨奧運好新聞獎評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5 記者 王崢嶸;本報一新聞作品獲云南新聞獎一等獎[N];大理日報(漢);2009年
6 吉宣;第十七屆內(nèi)蒙古新聞獎評選揭曉[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9年
7 ;第十六屆“撫順新聞獎”獲獎名單[N];撫順日報;2010年
8 ;第十八屆(2009年度)“長治新聞獎”報紙作品獲獎名單[N];長治日報;2010年
9 記者 張偉嵩;第十九屆“山西新聞獎”評選揭曉[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10 記者 孫仁貴;第12屆江西報刊新聞獎(攝影)評選揭曉[N];九江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芮必峰;政府、市場、媒體及其他[D];復旦大學;2009年
2 張志安;編輯部場域中的新聞生產(chǎn)[D];復旦大學;2006年
3 洪兵;轉(zhuǎn)型社會中的新聞生產(chǎn)[D];復旦大學;2005年
4 馬鋒;現(xiàn)代風險報道生產(chǎn)偏向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田秋生;市場化生存的黨報新聞生產(chǎn)[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耿磊;安徽省新聞獎嬗變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2 戴美清(Tay Mei Ching);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生產(chǎn)與社會責任[D];南京大學;2014年
3 喻賢璐;“微新聞生產(chǎn)”調(diào)研[D];南京大學;2016年
4 朱奕霖;微信新聞生產(chǎn)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6年
5 孫瑩;眾籌新聞對新聞生產(chǎn)模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6 李慧芳;“機器人記者”新聞生產(chǎn)方式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趨勢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7 范曉影;大數(shù)據(jù)時代新聞生產(chǎn)方式的轉(zhuǎn)變與創(chuàng)新[D];黑龍江大學;2016年
8 李茹;眾籌新聞生產(chǎn)中受眾參與行為研究[D];河北大學;2016年
9 高占強;微信公眾平臺的新聞生產(chǎn)[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10 鄒融榕;都市報眾籌新聞生產(chǎn)模式探究[D];湘潭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8829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88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