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謠言傳播分析
本文選題:新媒體 + 謠言傳播; 參考:《視聽》2017年02期
【摘要】:當今所處的媒體時代是新媒體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時代。媒體無所不在,新媒體以微博、微信為基本代表媒介;謠言傳播范圍廣、速度快、危害深。然而,常見的傳播概念并不適于描述和研究它們。因此,本文嘗試從新媒體時代的角度出發(fā),研究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微信謠言傳播,在此基礎上闡述謠言的傳播機制,并提出針對謠言的應對之策,以改善謠言傳播的現(xiàn)象及為后來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Abstract]:Today's media age is the era in which new media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 Media everywhere, new media Weibo, WeChat as the basic representative media; rumor spread wide, fast, deep harm. However, common communication concepts are not suitable to describe and study them. Therefo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spread of WeChat rumor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media era,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expounds the spreading mechanism of rumor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rumo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henomenon of rumor spread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分類號】:G2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志安;束開榮;;微信謠言的傳播機制及影響因素——基于網(wǎng)民、媒介與社會多重視角的考察[J];新聞與寫作;2016年03期
2 陳虹;鄭廣嘉;李明哲;劉叢;;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公共事件關注度、信息公開評價與政府信任度研究[J];新聞大學;2015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宮秀軍;論謠言的傳播機制及理性應對[D];湘潭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婧;邵喜武;;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校公共關系教學應對研究[J];吉林教育;2017年21期
2 薛可;余來輝;余明陽;;媒介接觸對政府信任的影響:基于中國網(wǎng)民群體的檢驗[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年04期
3 嚴鋒;孫愈中;;網(wǎng)絡謠言“戈培爾效應”剖析與對策研究[J];東南傳播;2017年03期
4 金恒江;聶靜虹;;媒介使用對中國女性政治信任的影響研究——以中國網(wǎng)民為對象的實證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7年02期
5 任曉利;;微信謠言傳播分析[J];視聽;2017年02期
6 車捷;楊康;;微信謠言自我凈化機制現(xiàn)狀研究——基于謠言傳播及受眾認知調(diào)查的結(jié)果分析[J];新聞知識;2017年01期
7 黃曉軍;劉婷;;災害時期網(wǎng)絡謠言的傳播機制與引導策略——以2016年洪災謠言為例[J];青年記者;2016年33期
8 黃曉軍;劉佳琳;;“反轉(zhuǎn)恐慌癥”的影響因素及啟示——以“和頤酒店女生遇襲”為例[J];東南傳播;2016年06期
9 田豐;孫正昕;;青年對政府評價的影響因素[J];青年研究;2016年03期
10 張超;周怡;;從跨界到顛覆:2015年網(wǎng)絡傳播研究綜述[J];現(xiàn)代視聽;2016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凌芳;醫(yī)患關系激化型網(wǎng)絡謠言的媒介應對策略[D];廣西大學;2016年
2 謝聰;微博謠言的形成機制與防控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張麗巨;新媒體時代謠言傳播及防控機制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4 李慧;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對策研究[D];山東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5 同海怡;網(wǎng)絡謠言的三段式演進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6 張文浩;“微”視角下謠言傳播與組織因應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7 馬曉亮;突發(fā)群體性事件中政府危機管理問題研究[D];湖北大學;2013年
8 王雨萱;謠言誘發(fā)集合行為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9 王雅菲;主流網(wǎng)絡媒體應對網(wǎng)絡謠言的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2年
10 呂鵬;社會學視域下的中國群體性事件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志安;束開榮;何凌南;;微信謠言的主題與特征[J];新聞與寫作;2016年01期
2 芮國強;宋典;;信息公開影響政府信任的實證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2年11期
3 李春成;張少臣;;大學生的政府信任度及其結(jié)構模型初探——基于上海市五所高校的問卷調(diào)查[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4 劉昀獻;;當代中國的政治信任及其培育[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杜海峰;李樹茁;W.F.Marcus;悅中山;楊緒松;;小世界網(wǎng)絡與無標度網(wǎng)絡的社區(qū)結(jié)構研究[J];物理學報;2007年1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金沐;清代流言及其社會影響[D];吉林大學;2007年
2 王繼先;互聯(lián)網(wǎng)謠言傳播的控制與辟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殷玉平;;公共事件中的謠言傳播及其應對[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石子河;;政府信息“高速”才能遏制謠言傳播[J];新聞三昧;2009年07期
3 吳浩;;戰(zhàn)爭中謠言傳播的特點及其對策[J];軍事記者;2009年11期
4 余歡歡;;微博時代的謠言傳播及對策——以日本大地震為例[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5 張芳;司光亞;羅批;;一個基于溝通函數(shù)的謠言傳播仿真模型[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1年11期
6 余歡歡;;從日本大地震看微博時代的謠言傳播[J];新聞界;2011年09期
7 石慧敏;;轉(zhuǎn)型期中國的謠言傳播現(xiàn)狀及政府管理對策研究[J];未來與發(fā)展;2012年02期
8 石慧敏;;防控謠言傳播的媒體作為[J];青年記者;2012年05期
9 王剛;;謠言傳播的話語機制研究——以日本大地震中的謠言傳播為例[J];今傳媒;2012年03期
10 沈彬彬;;謠言傳播的話語機制初探[J];新聞世界;201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孫嘉卿;;身份標簽對謠言傳播效果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永平;;謠言傳播的本土語境及風險防控[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0)——信息全球化時代的新聞報道:中國媒體的理念、制度與技術論文集[C];2010年
3 孫嘉卿;;災難性事件后謠言傳播的心理機制——以“5.12汶川地震”謠言為例[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4 郭迪;;汶川地震中的流言、謠言傳播及管理[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柯觀;謠言傳播的心理學[N];北京科技報;2012年
2 張培元;斬斷網(wǎng)絡謠言傳播的“葡萄藤”[N];中國商報;2013年
3 黃智敏 肖夏 卞子琪;如何防治網(wǎng)絡謠言傳播?[N];人民郵電;2013年
4 蕭春雷;謠言傳播學的生動案例[N];中國藝術報;2014年
5 張培元;為百萬條“辟謠短信”叫好[N];中國消費者報;2006年
6 記者 李松 黃潔;善導輿論擠壓謠言傳播空間[N];法制日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史謙;從三個方面入手遏制網(wǎng)絡謠言傳播[N];人民公安報;2013年
8 彭鵬;公共安全危機中謠言傳播現(xiàn)象探析[N];中華新聞報;2003年
9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匡文波;消除干部人事網(wǎng)絡謠言傳播的空間[N];中國組織人事報;2012年
10 ;謠言傳播不是言論自由[N];西部法制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芹;謠言傳播規(guī)律與應對策略研究[D];上海大學;2013年
2 邱小燕;復雜網(wǎng)絡中謠言傳播模型及防控策略研究[D];上海大學;2016年
3 王佳佳;謠言傳播機理與免疫策略研究[D];上海大學;2014年
4 王輝;在線社交網(wǎng)絡上謠言傳播關鍵問題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麗巨;新媒體時代謠言傳播及防控機制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2 李靜;謠言傳播與當前社會風險的關系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3 孟祥茂;基于復雜網(wǎng)絡的SIR模型擴展與應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5年
4 余雅紅;復雜網(wǎng)絡系統(tǒng)動力學行為分析及控制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5 劉曉丹;社會危機事件中微博謠言傳播的影響因素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6 王維;面向網(wǎng)絡公共安全事件的人工社會多Agent擴散趨同仿真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7 朱冠樺;考慮從眾現(xiàn)象的社交網(wǎng)絡謠言傳播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5年
8 宋偉;基于代理的社會網(wǎng)絡謠言傳播建模[D];南京郵電大學;2015年
9 王婷婷;微博謠言傳播機制及治理策略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10 周夢哲;幾類謠言傳播模型的動力學分析[D];東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8059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80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