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形象話語體系建構中的符號媒介考量
本文選題:中國形象 切入點:話語建構 出處:《云南社會科學》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一國的國家形象形成于國家間的社會互動與博弈,是本國自我話語描述和他國話語描述相互博弈的結果。國家形象除了受意識形態(tài)、一定文化意義系統(tǒng)的影響制約之外,國家間不同的信息傳播能力和話語建構能力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在國家形象話語體系的建構中,符號媒介充當了"急先鋒"的角色,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對外傳播中,應廣泛運用符合中國形象戰(zhàn)略傳播目標的中國符號媒介,并采取整合傳播策略,不斷提升中國國家形象話語能力。
[Abstract]:The national image of a country is formed by the social interaction and game between countries.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game between the self-discourse descriptio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discourse description of other countries. In addi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y and a certain cultural meaning system, the national image of a country is restricted. The different abilitie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discourse construction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image discourse system, the symbolic media acts as the "vanguard". In the shap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the Chinese symbol media should be widely used in line with the target of Chinese image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and the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trategy should be adopted to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Chinese national image discourse ability.
【作者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上海外國語大學2015年度校級規(guī)劃課題“文化符號傳播與中國形象的有效構建”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中國國家形象調(diào)查報告2012》發(fā)布會[J];對外傳播;2013年01期
2 馬鑫;;提高政府的聲音,修護中國國家形象[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3 王晨燕;;網(wǎng)絡對外傳播的策略:網(wǎng)上重塑中國國家形象[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4 劉瑜;吳國娟;;從《中國國家形象片》看我國對外宣傳的弊端與策略[J];新聞世界;2011年08期
5 賈中山;朱婉君;;西班牙媒體三大報紙上的中國國家形象分析——以“十八大”期間涉華報道為例[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6 賀心穎;;2011年《中國國家形象片》傳播效果研究——以在京留學生對中國國家形象認知調(diào)查為例[J];文化與傳播;2013年01期
7 唐曉芬;;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的挑戰(zhàn)與應對[J];傳媒觀察;2014年05期
8 庹繼光;黃基秉;;北京奧運會信息傳播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博弈[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3期
9 史偉;;試析西方媒體北京奧運報道與中國國家形象[J];東岳論叢;2009年08期
10 翟石磊;李川;;皮尤關于中國國家形象調(diào)查結果的跨文化解讀[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婉婉;;國際視野下中國國家形象的“整合傳播”之道[A];中國傳媒大學第七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周虎城;傳播中國國家形象需要記者轉(zhuǎn)型[N];南方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胡俊剛;奧運會的“額外”效應[N];中國審計報;2008年
3 國新;國外主流媒體對中國負面報道減少[N];中華新聞報;2006年
4 記者 曾革楠;藍海電視臺與CNN 同步播出中國國家形象片[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5 上海外國語大學 郭可;向世界傳播一個真實的中國[N];社會科學報;2012年
6 沈影 四川大學政治學院;俄羅斯區(qū)域媒體看中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7 喬木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形象塑造”與中國國家形象展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8 徐玉蘭;韓國媒介中的中國國家形象研究[N];中華新聞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茜;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中國國家形象宣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2 黃瑛;對外傳播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策略研究[D];湖北大學;2016年
3 顏露;巴西主流媒體中的中國國家形象研究(2004-2016)[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7年
4 鄭貴蘭;全球化語境下中國國家形象的構建與傳播[D];湘潭大學;2007年
5 張亞菲;塑造中國國家形象的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6 胡祖光;論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的現(xiàn)狀和對策[D];山西大學;2013年
7 馬瓊;東南亞華文傳媒與中國國家形象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8 任彥;試論中國國家形象傳播[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王雪妍;德國媒體中的中國國家形象[D];重慶大學;2010年
10 王航;中國國家形象廣告意識的覺醒[D];河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888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588884.html